天意文学网 > 凤开新元-孟丽君传奇 > 惊天阴谋 同

惊天阴谋 同


  惊天阴谋

  昭华又打开了一只匣子。匣子里,静静的躺着几页纸。昭华将它呈递给帖木尔。帖木尔打开,看见封皮上,写着几个大字:《元蒙互市合约》,不由惊疑不定。

  昭华微笑:“这是妾出发前夕,特地找元朝皇帝要来的。可汗只要署上自己名字,用上自己的印玺,传一份给中原皇帝,这长城边境,立即可以开放出五处地方,作为元蒙互市的区域。从此,蒙古想要什么,都可以立即从边境互市上得到,包括丝绸、珍珠、瓷器、书籍、药品……”

  帖木尔怔道:“我们蒙古人自有自的生活,要那么多汉人的东西做什么?”

  昭华微笑:“可汗是不需要丝绸,不需要珍珠瓷器,但是书籍与药品呢?更何况,丝绸珍珠这些东西,可汗不喜欢,里面的汗国,却有人喜欢——可汗,难道不想从他们那里挣一点小钱来花花么?何况,只要互市,就有机会得到中原的更多消息……”

  帖木尔这才明白过来:“你是说,可以趁互市的机会,派遣……细作?”

  昭华微笑:“正是。当然,中原那边,肯定会加以防范的。我们这边,也要加以防范。这样,就要看我们谁更高明了。”

  帖木尔大喜,高高举起妻子:“我现在才知道,向元朝皇帝索要和亲,是我这一辈子做得最对的一件事!”

  昭华微笑:“放我下来。我给可汗看最后一件嫁妆。”

  帖木尔急忙将妻子放下:“我知道,你给我带来的,肯定是最珍贵的东西!”

  昭华笑:“正是,在臣妾心中,它是最珍贵的东西。”

  帖木尔睁大了期待着眼睛。

  昭华微微笑着,打开最后一个匣子。

  匣子里的东西,居然平平无奇:一套男子的内衣,一套孩子的小衣服。

  帖木尔看着匣子,有些不解。

  昭华捧着男子的内衣,呈递给帖木尔:“从此,妾,就是蒙古人,就是蒙古可汗的妻子。妾,愿意做可汗的贴心人……妾也希望,可以与可汗共同拥有一个孩子……”

  轻轻说着,昭华的神色,到底有些羞涩。帖木尔心中大动,将昭华搂进自己的怀里:“是,从此之后,你就是蒙古人,是蒙古可汗的妻子……”

  新婚营帐,风光旖旎。“爱卿,却下错一子了。”铁穆笑着,掂起一枚棋子,“卿家应该将棋子下在此处。下在这里,不是送给朕白吃么?”

  孟丽君尴尬的一笑,道:“这大元天下都是皇上的,小小一枚棋子,自然也是皇上的。”

  “小小一枚棋子,自然也是朕的……这话好。”铁穆不由大笑起来,伸手将棋子抹乱,“我们不必再下了。卿家心不在焉,朕胜之不武。何况卿家心即使在焉,也是要想方设法输棋给朕,没有什么趣味。”

  孟丽君松了一口气,站起来行礼道:“多谢皇上。”

  “谢朕什么?”铁穆笑,“说起来,还是要朕多谢你……这几日有你运筹帷幄,朕也觉得心宽了不少。”看着孟丽君的瘦脸,道:“这几个月操劳,你又黑瘦了一些。”

  孟丽君尴尬笑道:“臣曾禀告过,臣这脸,是最经不起日晒的。这一阵夏天太阳毒辣,太阳底下走了几个来回,臣就又晒黑了。”

  铁穆沉思道:“如此说来,倒是朕的不是了。每日宣你进宫,让你晒两头太阳。不过朕还真少你不得。不如这样吧,朕就在皇宫中为你安排一个住处,你索性就安歇在宫中如何?你我君臣,也好多一些相聚机会。”

  孟丽君大惊,跪下道:“皇上,这于理不合,臣也不敢逾越!”

  铁穆也不过是故意试探而已,眼见这臣子如此惊惶的样子,心中愈发有数。看着孟丽君低垂的脖子,脖子后面,尚还有一些黑色的颜料,未曾全部深入她细致的肌理里。想着后宫中的三千佳丽,日日用最好的化妆品来打扮自己,想求得自己的眷顾临幸;而眼前这个女子,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容貌,却每日小心翼翼的用化妆品丑化自己,不由心中五味杂陈,当下叹息道:“爱卿,你如此奔波劳碌,却是为何?”

  “臣为皇上办事,也不算奔波劳碌。”听皇帝口气,对自己似乎有些怜惜——怜惜?孟丽君愈加小心翼翼起来:“臣曾说过,臣是皇帝陛下的臣子。为皇帝陛下劳动,份所应当。”

  铁穆听她如此回话,笑道:“卿家为朕之心,朕也早已知晓。这几日又累你黑瘦了,你却说说,你要朕如何回报你?”

  孟丽君听铁穆说话口气,似乎很是愉悦,急忙道:“臣子为皇帝办事,份所应当,臣怎敢向皇上索求回报?”

  铁穆一笑,道:“不管你要求什么,朕都会答应你。你即使告诉朕你有一个大秘密隐瞒着朕,要朕给你一个特赦,朕也答应你。”

  这话,简直是一个炸雷在头顶上炸响!

  孟丽君虽然早就有预感——这几个月,皇帝一直在试探着自己——但是,自己到底还是心中抱着奢望——或者,那些都是凑巧而已。自己隐匿身份多年,一直未曾被皇帝发现,没有理由,就洗这么一次脸,就会给皇帝看出破绽!

  但是皇帝这一句话,却是清楚明白的告诉自己:皇帝,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

  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硬一张嘴!

  皇帝到底是皇帝,我,到底是他最重视的臣子。

  他——总不能叫人来用最粗鲁的办法来验明自己身份!

  何况,皇帝的口气里——似乎有一丝松软——

  他说,会给自己一个特赦——

  那也就是说,皇帝,对自己还有一丝怜惜之意——

  自己,不能放过这一丝怜惜!

  当下脖子一梗,亢声道:“皇上,臣对皇上,对大元朝,都是一片赤胆忠心。却如何来什么秘密!皇上如此说话,是有疑臣之意!皇上如若有疑臣之意,那臣也不敢辩白,但听皇上旨意——或杀或贬或留或用,臣听皇上旨意就是!”

  铁穆见孟丽君如此激烈的措辞,倒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直接戳穿她的身份,她会如何?

  她会请死吗?或者干脆自杀?——也许会,因为她已经是死过两回的人了——她不怕死,自己知道。

  何况,万一,她不是她——万一,是云扬弄错了——万一,那些都只是巧合而已——

  那朕,就要留一个千秋万代的大笑话了!

  心中做的激烈的斗争,铁穆的额头已经冒出细汗:“朕不过是随口开一个玩笑而已,爱卿何必如此当真!”

  “为人君者,一言一行,当出郑重。”见皇帝道歉,孟丽君才松了一口气,道,“臣不敢抱怨皇上口出戏言,但是如若流传出去,皇上恐怕要使天下士子失望。”这叫乘胜追击。

  铁穆见孟丽君居然摆起面孔教训起自己来了,而且句句都是正理,不由啼笑皆非,点头称是。虚怀若谷的君王,绝对不能留下任何话柄,给孟丽君其他劝谏机会。转过话题,讨论起政事来:“这临安的谣言,该如何平息?卿家所说的办法,果然有效么?”

  虽然边塞之事,已经告一段落,蒙古士兵,也开始逐渐撤退,但是,临安城内,依旧人心惶惶。

  在战争之初,朝廷做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严厉禁止任何报纸透露任何有关战争的消息。皇甫少华已经吃了败仗,蒙古大军已经压在前线,但是官方报纸依然在粉饰太平。老百姓到底都是有眼睛的。大批的军人开赴前线,大批军需运往北方,老百姓,很容易猜测出事实。官方报纸上越是粉饰太平,民间百姓越是不信。越是不信,对于战败的猜测就越发的离奇。

  而民办报纸,虽然对这件事情很感兴趣,其中有些记者,也知道一些确切的内幕消息,但是就两年前的那件事情,大家都还心有余悸。谁也不想给自己报纸带来麻烦,甚至是灭顶之灾。

  所以,虽然朝廷严密封锁了兵败的消息,但是战争的发生总是催人心慌。尽管前线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民间百姓,大部分百姓,依旧在猜测前线在发生着多少激烈的战争。甚至有临安富户,已经开始着手收拾东西。

  临安,天子脚下,人心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百姓,更是难以想象的心慌。在这样的情形下,如果有有心人想要趁乱取事,只怕就要造成大乱。

  只要朝廷愿意适当开放消息在报纸上登载,这些谣言,都能够渐渐平息。也许有一些有见识的人不完全相信报纸上的消息,但是绝大多数百姓,都对文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处理适当,这个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作为一个有现代思想的女性,孟丽君一直认为,一个政权,应该对公众负责,应该实行透明化管理至少是半透明化管理。老百姓有权利知道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政府,到底在做些什么。

  但是在家天下的时代,这种思想,只能隐藏在心底。她能做的,只能是悄悄的撒播种子,然后,静悄悄的等待。等待着种子发芽成长,等待着幼芽长成参天大树,等待着参天大树撒播种子,在大元的土地上,形成郁郁葱葱的树林。

  但是水到渠成的那一天,自己是万万等不到了。

  早在兵败之初,孟丽君就曾想过这个问题。当时她就曾想过,要劝告皇帝,放开对报纸的禁制。但是,想着两年前的事情,孟丽君到底有些胆怯了。

  与几年前的血气方刚只凭着一身血气做事不同,现在的孟丽君,是冷静下来了。这也许是一种幸运,也许是一种不幸。现在考虑事情,她更多的考虑到自己:这样做,对自己的前程,到底有没有坏处。毕竟,如果我的前程受到影响,那么我毕生的心愿都将化为泡影。她为自己辩解说。面对着重新得到的信任,孟丽君不觉迟疑——她不想重新失去机会。而现在,自己所有的机会,都牵系在皇帝的信任上。

  在迟疑之间,时间悄然而逝。等孟丽君觉察到临安民间的惊惶时,她才开始自责。

  当下不再迟疑,立即趁着皇帝召见的时候,跟皇帝分析了如今的形势。铁穆也觉察到了民间的惊惶,当下也没有过多猜疑,就采用了孟丽君的建议——让官方报纸适当报导北边的部分消息。比如,为了保证大元与蒙古的和好,大元将下嫁公主的消息。而另一边,则授意民间报纸,对昭华公主下嫁的相关花边新闻大肆渲染。昭华公主成为大元的第一贤德公主,连当年在临安胡闹的经历也被翻出来炒了个滚热。

  当然,还是有禁忌的,那就是昭华公主的父亲。

  用花边新闻来冲淡老百姓的惊慌,用和亲的消息告诉百姓边塞已经基本安稳。铁穆到底有些不安——不知道这到底没有用。前天已经安排下去,今日又忍不住问起。

  孟丽君微笑回应:“皇上放心。根据下面反馈上来的信息,这临安城里的百姓,是基本安静下来了。臣担心的是昭华公主。”

  铁穆看着孟丽君:“卿家也认为,昭华公主……不可信么?”

  孟丽君微笑:“皇上,臣不是这个意思。那帖木尔,也是一个聪明人。臣的计策,到底明目张胆了一些……那个建设都城的计划,本可以暂时取消……”

  “朕昨天也与梁相谈论过此事。梁相认为,这一招虽然行险,但是所带来的效用,却值得我们来冒这个险。更何况,这帖木尔,是一个年轻人。喜好战功,喜好夸耀,是年轻人的本性。”说到这里,想到自己,铁穆不由有些脸红,但是很快就镇定下来,“所以,梁相与赵相都分析,这个险,值得冒……成功的可能性比败露的可能性要大。”他说的赵相,是赵云如。赵廉称病,已经有了数月。皇甫少华战败,当初主战的赵廉,实在没有多少脸面再在朝堂上呆下去。

  孟丽君道:“但愿如此……只是历史上,因为大兴土木而亡国的例子,实在太多……只怕北边也有有见识的人,就从这件事情中识破了我们的所有密谋……”

  铁穆笑:“识破了又如何?于我们来说,损失也不大。只不过是几名工匠而已。”

  孟丽君听皇帝那不在乎的口气,心中却又忍不住一阵悲凉……那些工匠,都来自民间。被重金征召,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阴谋中的一个环节……还有昭华公主。皇帝根本没有想过她。

  是的,昭华带去的嫁妆,价值连城的嫁妆,其实是一个惊天的阴谋。

  阴谋的主创者,就是我们的孟丽君。

  有了早年的准备,孟丽君早就将帖木尔的喜好摸了个一清二楚。这位雄心勃勃的少年可汗,从祖父忽必烈手中接下这个庞大的汗国之后,一直梦想着建立可以与祖父相媲美的功业。祖父曾经马踏中原,虽然最后被驱逐离开,但是也从中原得到了数不清的财富。所以,他也想要跟祖父一样,来中原走一圈。所以,即位几年来,一直窥视着大元的边境。这次抓住机会,他一定要狠狠捞一把。

  孟丽君知道这样的人,是野心勃勃的人。对这样的人,用柔情蜜意定然不能改变他的主意;更何况,昭华公主也是骄傲的人。如若要她采用女子的手段羁縻丈夫,保住两过和平,且不论公主做不到,就是公主本心也是极不情愿的。

  所以,孟丽君提出了这个阴谋——总的来说是四个字:祸水东引。

  帖木尔有野心,大元就成全他的野心。帖木尔一直羡慕着中原的文化,大元就将中原文化双手送上。帖木尔一直想要改进他们的武器,实现他的征战野心,那大元朝就将百炼钢技术,借昭华公主的手,偷渡给他。

  帖木尔当然不知道,经过几年研究,铁穆手里,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技术——灌钢技术。原先的百炼钢技术,元朝已经根本不稀罕。但是,元朝严密封锁消息,这帖木尔,根本不知道而已。

  得到了这个技术,帖木尔必定想用这个技术来装备他的军队。要装备他的军队,必定要找到好的矿山。现在蒙古的境内,虽然也有矿山,但是就蒙古人的那点勘探水平,只能够判定一些裸露地表的。昭华公主带来的工匠,自然也不会很积极的去寻找蒙古境内的矿产。

  这时候,昭华公主告诉他:东边倭国境内,有丰富的铁矿与银矿。

  帖木尔暂时也许不想远渡重洋打一场艰苦的征服战;但是他必定经不起铁矿与银矿的诱惑。这时候,昭华公主送给他一颗定心丸:船只制造技术。

  蒙古人素来只会在马上征战,不习水性。听到有船只制造技术,帖木尔的两只眼睛,必定放光。然后,他必定迫不及待的开始制造船只,制造大元奉送的最先进的战舰。

  制造船只,必定要用到大量木材。蒙古境内少有森林,而大元的国力不弱,没有必胜的筹码,帖木尔不会轻易向大元索要木材。这样,要木材,只有两个主意:一个是向西,向其他三个汗国索要;一个是向东,向东边长白山区的后金民族索要。既然准备船只是打算要东渡,那向后金索要成为最佳选择。后金民族虽然彪悍,但是必定打不过强大的蒙古帝国。从此之后,仇怨就像种子一样埋藏在人的心里。后金会成为蒙古人背后的一颗不定时爆炸的炸弹,会成为元朝收拾蒙古时候的助手。

  倭国虽然弱小,但是强龙难斗地头蛇。孟丽君读过历史,知道倭国与蒙古之间,也曾发生过一场战争。那场战争,以蒙古败退而告终。现在,孟丽君送给蒙古人一系列技术,希望借助技术的力量,增加蒙古人的分量——最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从此之后,蒙古人国力大损,几十年之内,再无窥视中原的力量。

  而在这几十年之内,孟丽君的汉化工作,必定取得一些效果。派遣教师,传授儒家文化,派遣和尚,宣传佛家思想。传授儒家文化,培养一批向往着汉家的少年;这些少年,几十年后,必定会成为蒙古人的中坚力量。如果蒙古人被真正汉化,那么,这蒙古的广袤土地,大元很可能实现不治而治。即使不能实现不治而治,等战事发生时候,这些人,有一部分,会在中间摇摆——那就够了。

  而宣传佛家思想,是比较毒辣的一招。佛家讲究的是因果报应,讲究的是今生修行,期待来生的善果。如果这个素来彪悍的民族接受了这些思想,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接受了这种思想,那么,草原之狼就有变成草原之羊的可能。

  其中最毒辣的一招,还不是将佛教送进蒙古。而是——谁也看不起眼的房屋建造技术。

  长期以来,中原皇帝,始终不能够将北方的游牧民族如何。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北方的游牧民族想要入侵中原,很容易,因为重要的城市都摆在那里,有固定的进攻目标;中原民族如果想要反击很难,因为你不知道游牧民族聚居在哪里。即使今天知道他们集结在哪里,但是等你前去的时候,很有可能扑个空——他们又搬家了。

  传授建造房屋的技术,甚至帮助蒙古人建设都城,就等于将蒙古人捆绑在土地上。从此,都城巍峨,游牧民族再也不能随意搬迁,大元军队,就有了固定的打击对象。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帖木尔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年轻人。昭华带来工匠,而且提醒他要建设华丽的都城,要建设两个三个陪都,而且暗示了陪都的军事作用——帖木尔必然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帖木尔必定要大兴土木。

  但是,建造一个都城并非易事。工匠与技术,还是次要条件。最重要的,是人力。且不论其他,要建造都城,必定要用到夯土与木材,还有石头。但是茫茫草原,茫茫戈壁,找木材不是易事。就是容易找到的石材,要搬运过来,也不是易事,更无论其他了。所花费的力量,绝对不能轻视。帖木尔属下的忽必烈汗国,力量必定不足以支撑。他必定要向其余几个汗国索要。蒙古几个汗国,虽然都尊帖木尔为天可汗,但是其实都各自为政。帖木尔如若要向这几个汗国强行摊派,必定会激化几个汗国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那就是在蒙古内部,埋伏下一颗不安定的种子。

  虽然这一招,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孟丽君到底担心。如果有熟悉中原历史的人在,必定会阻止帖木尔这一行动。因为,秦始皇因建造长城、阿房宫而亡国,隋炀帝因开凿大运河而亡身,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那么,很可能,其他事情里隐藏的阴谋,也会被看破。

  但是,几乎所有参与这件事情的人,都赞成实施这一计划。

  强自按捺下心中的不安,谢绝了皇帝一起用膳的邀请,回到了家。


  (https://www.tywx.com/ty3642/208921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