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重回待嫁时 > 13.第十三章 赴宴

13.第十三章 赴宴


  因着要去薛府的赏花宴,孟含笙一大早就给孟夫人报备了。明玉明月在一旁收拾着出门要用的东西,尽管只是去赴宴,可要考虑到任何意外,换洗的衣物和路上的零嘴、还包括给下人的打赏,都得一一预备好。

  孟含笙前世就做惯这些了,要带什么不带什么,她吩咐得头头是道。孟夫人问了两句,也就放心了。等到孟含笙临近出门的时候,孟夫人才突然说道:“笙儿,把含笛带上吧?”

  孟含笙有些诧异,还是微笑着说好。

  前些日子传的事终究没成,孟含笛到底还是没有被改到蔡姨娘名下。孟含笙并不知道这事孟夫人有没有插了手,她只听明月说,父亲去了两天蔡姨娘的房间,含笛就被挪到蔡姨娘身边去住了。

  孟府几房都是分开的院子,三房的文荣院分的院子并不大,是三进的院落。原本,孟含笙是跟着孟知重和孟夫人住二进院的正房,含笛跟含筝各占了后罩房的一间。

  蔡姨娘进来后,孟知重做主让她搬进了三进院的厢房。可这样一来,含笛和含筝就离正房越发远了。现在含笛跟着蔡姨娘,倒显得含筝一个人可怜了起来。

  孟含笙转念间想了那么多,孟夫人也没解释为什么要带上含笛。说话间,含笛就从后面过来了。

  含笛许是知道今天本不该有机会出门的,对着孟含笙笑的很甜:“让姐姐费心了。”

  孟含笙应了一声,问道:“出门该带的东西要是备好了,就出发吧?”含笛笑得甜甜地跟孟夫人告了辞,才追着孟含笙的脚步出来。

  直到上了马车,孟含笙都没有跟含笛多说几句话。孟含笛自说自话了半天,终于低头问了一句:“笙姐姐气我跟你出门了?”

  孟含笙倒不是为这个不理人,她还记得孟含笛上辈子就是嫁进了忠勇伯府的。听见孟含笛这么问,也只说:“一会儿到了忠勇伯府,注意着衣裳服饰,别冲撞到贵人。若是遇到找麻烦的,躲着点。你头一次出门,按理说不该我这个姐姐领着,实在委屈的很了,也千万掖着藏着,别让人看了笑话。”

  说了这么大一通,孟含笛恩恩的应着,再不敢多问了。

  孟含笙也是带上了含笛,才突然想起她这赏花宴赴的不妥当。这时候京城的规矩是已婚夫人才会举办各种花宴,请了交好的夫人携子带女的参加。说白了也就是相看哪家的闺女合适,哪家的儿郎俊朗。

  这种事未出阁的小姐们都是由母亲领着去,再不济也是出了嫁的姐姐或者嫂子领着。断没有一个未嫁的姑娘带着另一个未嫁的姑娘去的。

  小姐闺秀能独自出席的场合,无非是各自玩伴约上三五人美其名曰诗会的场合。那是只有小姐们在的时候。可花宴不一样,儿郎们也有席面的。 

  孟含笙还当自己是前世的阮家儿媳,提及了含笛才想起,如今自己也是云英未嫁。孟含笙心里暗自苦恼,想必林姐姐出身江南没想到这一层,如今出了门,倒是不好掉头回去了。

  孟含笙想到出门之前,孟夫人淡淡的笑容。一定要她带上含笛,说不准就是为了提醒她。她没有给娘亲细说,恐怕娘亲一听是花宴就明白了。带上含笛,两个小姐再怎么样,也比独身一人赴宴的好听。

  孟含笙心想,罢了,就照林姐姐说的,只管找个清净地方自在赏花去,躲一躲,也没谁会专门注意一个四品官的女儿。 

  孟含笙这里烦着,那头齐正初也是对着隋安没个好气,薛二夫人的帖子冲着隋安就扔了过去,直嚷嚷道:“谁让你接的?”

  隋安苦哈哈地弯腰点头道:“是奴才的不是。”可手上还是低头捡起了帖子,世子再怎么说不去,转一圈还是会想明白去的,薛二夫人的帖子,世子不会不知道是谁的主意。

  齐正初见到隋安捡帖子的动作就气闷,二姨她儿子可还小着呢,犯不着办赏花宴,但是皇后和康王妃为他的世子妃人选伤透了脑筋,齐正初愣是一个也没松口。这身为亲妹妹,薛二夫人自然要为皇后分忧。

  齐正初想起了前世的世子妃,崔府的嫡小姐,他的亲表妹,为人端庄沉稳,可就是对着他怕到不行。齐正初开始还想宽解她,等到了这一世,见到了未出阁的表妹,才懂前世是怎么回事。

  他表妹心里有人呢,不乐意嫁给他。

  齐正初自打知道了这出,就越发不待见皇后和康王妃给他选的人。谁知道最后选中的姑娘心里是不是装着个别人呢?他堂堂一个世子,还不想再戴一顶绿帽子。

  隋安见世子待在原地出神,心思都不知道飘哪儿去了,也只好轻手轻脚地把帖子收起来了。反正世子最多就是快完了的时候才会想去露个脸,这时候还是不要讨骂了。

  孟含笙带着孟含笛到了忠勇伯府,门前已经是门庭若市。孟含笙看着那些车马,一一跟着京城的府邸相对应着。还看着呢,后面就有人吆喝着让道。

  孟含笙忙带着孟含笛下了车。一下车,林丹华安排的人就过来接两位小姐进府了。孟含笙只来得及匆匆扫了一眼,那后来的,正是礼国公府,崔府的小姐。

  孟含笙跟着引路的丫鬟走,心思却还在那崔府小姐上。崔府小姐崔时容,是前世康王世子妃。孟含笙又想起齐正初来,在她心里,齐正初还顶着崔府世子崔时茂的名头。

  想着齐正初允诺的交易,孟含笙暗道富贵人家的就是好,她还在千方百计地想和康王世子搭上线,人家不仅自己跟康王世子关系好,还能把亲妹妹嫁给他。

  林丹华是早就候着孟含笙了,见她进来魂不守舍的,还带了另一个小姑娘过来。林丹华是见过含笛的,忙道:“孟二小姐也来了?”边命人看茶上座。

  孟含笙被林丹华这一句一惊,醒过来才发现已经到了,对着林丹华告了罪:“见妹妹在家中无事,索性带出来一道长长见识。”她倒是没说孟含笛的排序如今是跟着府里,不是孟二小姐,而是孟五小姐了。

  孟含笛认识林丹华,笑眯眯地对着林丹华行礼问好道:“薛三夫人好。”林丹华忙拿了一个小荷包递过去,她是长辈,孟含笛是晚辈,按礼数该给的。

  孟含笛收了荷包,又卖乖道好。孟含笙出来打岔道:“咱们既不同薛二夫人的客人一处,倒不如这时就去找个地方,移到那儿去,清清静静地看看风景,说说话挺好的。”

  林丹华也是这个意思,她是早就给薛二夫人打了招呼的,当即抿嘴轻笑:“位置特意留好了,保管没人打扰。”

  一行人移步过去,孟含笙一看,果然是好地方。薛府的花园修了湖,就在湖边上,靠近后院院门的一处,移栽了柳树,下人们就在柳树下搭了架子,覆了纱,既免了蚊虫叮咬,又能看清景致。

  林丹华笑道:“二嫂的客人都在湖中呢,不会过来。后院的门是锁好的,这附近连下人也少来。若有急事,我手上也有钥匙。”

  孟含笙遥遥望见湖中修了水榭,也有隐隐的声乐传来。孟含笙便笑道:“得亏林姐姐费心。”

  薛二夫人安排的巧妙,宴席都在水榭上,若要赏花,湖中有船载着花流动,岸边也有侍弄好的花。她们就算躲在这偏僻的地方,也能看见朵朵白兰,更何况是位于湖中的人。

  虽只有三个人,林丹华还是请了一个琴娘来助兴,孟含笛边吃边听琴,脸上兴致勃勃。林丹华拉了孟含笙讨论绣样。这世间万般,唯有绣品入得薛三夫人的眼,孟含笙自然是含笑说着话。

  没过多久,孟含笛突然一脸不好意思的扯了扯孟含笙的衣袖,眼神示意她肚子。孟含笙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含笛这是只顾着点心,有些吃多了。

  孟含笙看看周围却有些难办,她出门带了丫鬟,可都留在外面了。林丹华的丫鬟们帮着弄好一切,也下去了。这里除了她们三个,就只有一个助兴的琴娘在。

  林丹华看出孟含笙的为难,随即道:“让琴娘帮忙领个路而已,不妨事。”随即让琴娘领着孟含笛去寻恭房,怕孟含笛着急,林丹华还特意开了门,让琴娘领着走后院去。

  可眼见去了有小一炷香的时间了,孟含笛和琴娘都没回来。林丹华有些放心不下,对着孟含笙道:“莫不是迷路了?还是带错了方向?”孟含笙看着林丹华像是想去寻人的样子,就是顾忌着自己。

  孟含笙看了看后院,只是做客的身份,她实在不好进去,更不好让孟含笛耽搁久了。薛府也不止三夫人一房,于是道:“还是拜托林姐姐跑一趟,去寻寻我妹妹。”

  林丹华是早就想去了,见孟含笙不动,明白孟含笙怕她遇到薛家的人为难,于是道:“是我不周到,早知道该留两个人才是。”

  孟含笙捧着茶笑道:“林姐姐说笑了,我在这里一时半刻也不会有人打扰。就是烦劳林姐姐亲自去了。”

  林丹华点点头去了。孟含笙独自坐着,边喝茶边欣赏着湖中流转的白兰。

  可不到一时三刻,身后还真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你是姑姑的客人吗?怎么让你一个人待着?”

  孟含笙扭头,就看见一个看起来比她稍年长的小姐,提着裙摆,疑惑地看着她。

  那小姐顺着孟含笙的目光看向裙摆,才啊的一声把裙摆放下道:“你可不要告诉我姑姑。”

  孟含笙听着这一声姑姑,已经猜出这是崔府小姐崔时容,于是笑道:“崔小姐不必担心,我是薛三夫人的客人,不过是借着二夫人的光,才进府来的。”

  崔时容看看孟含笙身边预备的点心茶水,问道:“介意我在你这里待一会儿吗?”

  孟含笙有些想笑,道:“崔小姐自便吧。我相信林姐姐不会介意的。”

  崔时容坐下来,也没碰那些点心,好奇的道:“你说的林姐姐,就是三夫人?姑姑好像特别喜欢她。”

  孟含笙回忆着前世那些人对世子妃的风评,开始怀疑传闻有误。前世的世子妃明明是个端庄得体、贤淑大方的人,怎么这一世,竟显得有些被宠坏了的感觉?

  孟含笙微笑接了一句:“林姐姐人很好。”

  崔时容特别自豪的仰起脸:“我姑姑喜欢的人是不会有错的。”

  孟含笙好笑地摇摇头,她现在倒觉得,这样的崔时容挺可爱的。就是不知道,嫁了人之后是不是又会变成前世那副样子。

  崔时容见孟含笙不是微笑就是沉默,也有几分不好意思,道:“对不起啊,我就是不想待在席上,才跑出来的。”

  孟含笙有些纳闷,崔时容的身份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光是有个皇后姑姑就得让宁淑娴也让她三分,薛二夫人又最是护短的性子,谁还能在她的席面上给崔时容难看?

  崔时容托着脸道:“你说,为什么女人长大了都要嫁人呢?”

  孟含笙想起前世那两年和阮安怀琴瑟和鸣的日子,微微笑道:“若有一个人,事事懂你、念你、护你,为你打算,让你开怀。你见了他,就觉得这是世上最好的礼物,你心里欢不欢喜?”

  崔时容想了想,道:“应该是欢喜的吧?可是谁有那么好的福气,一定就能遇上那个懂你念你护你,事事为你打算的人呢?若是遇不到,那还不如不嫁。”

  孟含笙笑道:“未嫁之前,你怎么知道他又不是那个人呢?”

  崔时容皱着眉道:“我就是知道啊。”

  孟含笙心里转了转,猜测这时也许就是崔时容和康王世子订婚的时候了,可看崔时容的样子,心里像是不愿意?

  崔时容又道:“若是像我哥哥那样,未成婚就有了几房妾室,那嫁过去肯定要吃苦受累。我才不想嫁。”

  孟含笙心里给齐正初画上一把大大的叉,想着那人的模样还有些郁闷。面上还在劝崔时容:“崔小姐的家世地位又何须计较那么多,你父母到底会顺着些你的意思。若你不愿意,就差人查查他的把柄,证据摆在父母面前,他们还会不犹豫一下?”

  崔时容听着听着眼神就亮了,道:“你说的对,就算没有,我给他捏造几个就好了!谢谢你!”

  孟含笙哭笑不得,谁知道怎么崔小姐就会错意思了。若是真这么做,她一定会被人找上门去的。赶紧劝道:“这些事情本就不该女儿家去操心,不如让你哥哥替你去,好歹是男人,总比你方便些。”

  崔时容想想道:“也对,我哥虽然做的不好,可我哄哄他,他肯定愿意帮我。”

  孟含笙抹了一把冷汗,这下就算出了事,那也只能摊在崔时茂头上了。

  齐正初骑着马,一脸闷闷不乐地到了薛府。薛府的下人们是早候着大驾,赶紧迎了进去。

  齐正初一进门,就看见薛二夫人一脸怒容的样子,忙道:“二姨别生气,我这不是来了吗?”

  薛二夫人才知道崔时容半路出了水榭,到现在都没回来,见齐正初来了,心想着让两个人培养一下感情,就道:“你表妹半路跑出了宴席,现在都没回来,我已经叫人去找了,你对薛府也熟悉,也去找找。”

  齐正初不想找崔时容,可毕竟是亲表妹,又不想在待在这里,听薛二夫人说教,于是应得好好地,就拐进薛府花园去找人去了。

  崔时容和孟含笙还聊着,听到有人叫她就躲在孟含笙身后,齐正初是习武的人,眼力极好,一眼就认出来道:“还不快跟我回去?”

  崔时容万万没想到是齐正初来找她,哭丧着脸叫了一声:“哥……”她是不想叫其他的称呼。 

  齐正初也没介意,看到孟含笙才皱眉,心想着怎么处处都能遇见这孟小姐。

  孟含笙看见齐正初忙背过身,可惜还是来不及了。齐正初冷哼一声,道:“孟小姐,舍妹多亏你照顾了。”

  孟含笙捂着脸道:“不敢当,只是陪着崔小姐说说话而已。”

  齐正初道:“孟小姐的筹码备好了吗?”

  孟含笙一激,就转过身直视齐正初道:“七月十三,我必将筹码奉上。”

  齐正初目光一凝,细细念叨这个日子。七月十三,是老宁国公大寿的正日子。齐正初想到这一茬,倒是多了几分谨慎,对孟含笙道:“那好,我就等七月十三……和孟小姐的见面了。”

  孟含笙不忿,道:“万望世子莫忘了约定。”你答应要引见康王世子的。 

  齐正初哼道:“自然不会。”他就是康王世子,这个孟小姐不会还没反应过来吧?

  崔时容躲在孟含笙背后,看两人打口舌官司,眼神一亮。她是听了姑姑说皇后姑姑有意把她许给齐正初才跑出来的。其实她很清楚,皇后做了的决定,很难改变。可她一点也不想嫁给齐正初,在她看来,齐正初跟她亲哥崔时茂一模一样,嫁给自己的哥哥,感觉总是怪怪的。

  崔时容盯着孟含笙打量一番,相貌不错,称得上是个美人,气度也不错,看着挺端庄的,家世背景虽然不知道,可能进了她姑姑的院子,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最重要的是——

  崔时容看着齐正初满脸不耐烦还和孟含笙对话的样子,世子哥哥似乎对这个孟小姐也不一般嘛?撮合了有情人,她正好逃过一劫。

  崔时容眼神发亮,盯着孟含笙就像盯着什么珍宝一样。

  齐正初跟孟含笙说了几句,招呼崔时容道:“走了,那边该等急了。”

  崔时容道:“孟小姐,以后我能给你下帖子吗?”

  齐正初一愣,这两个交际圈可接不到一起去,忙道:“时容不要胡闹。”

  孟含笙倒是憋着一口气:“能结交崔小姐,是我的福气。”

  崔时容得了允诺,高高兴兴的跟齐正初离开了。

  两个人一走,孟含笙才惊觉时辰不早,孟含笛这一去可真是太久了,就连林姐姐都没回来。

  坐等了许久,林丹华才领着哭哭啼啼的孟含笛回来,晦涩地对孟含笙道:“出了点事,你们姐妹今夜在府中留一晚吧?孟夫人那边我差人解释。”

  孟含笙见孟含笛哭成那副模样,心脏差点停掉,这发生在女儿家身上的事,还能有什么好事不成?可含笛才十一岁,算算年纪,就是有什么也不成立啊!

  林丹华见孟含笙吓得差点晕过去的样子,忙道:“不是那回事。只不过,含笛还是受了些委屈。你们在府里住一晚,明日我跟你们亲自去登门谢罪。”

  林丹华连忙带了两个人回了三房,让下人把姐妹两安排在一起,又请厨房煮了安神汤给孟含笛用。等到孟含笛睡着了,林丹华才说了事情经过。

  这事情说来也简单,琴娘领着孟含笛去了恭房,想着孟含笛恐怕需要一会儿工夫,就自行回去放了琴换了衣服。孟含笛弄完后,找不到琴娘,顺着记忆中的方向乱走,结果走到了下人出府的小门边,推门就去了街道上。

  孟含笛人小,又是女儿家,出门逛街这种事对她来说稀奇的很,也就不知道回去,结果穿着华丽在街上乱晃,又不带丫鬟婆子。就被拍花子的盯上了。

  琴娘放了琴回来,人早就不见影子了,也不敢伸张,自己满院子的找,正碰上林丹华来找人。林丹华一听,哪还敢回去,后院就这么大,附近都找遍了找不到,指定是顺着小门出府了。

  到了街上一问,看见的人还不少,林丹华也不敢告诉别人,快马给夫君传了信,派了几个心腹去找,最后好赖是发现的及时,还是把人找回来了。

  孟含笛见到林丹华就哭着要姐姐,林丹华才想起这一出连个信也没给孟含笙报,急忙就带着孟含笛过来了。


  (https://www.tywx.com/ty196254/431092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