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 > 第29章 迎亲

第29章 迎亲


宋云棠倒没觉得意外,

        “镇上的大集有很多村里的人前去,他们不舍得吃十五文一碗的卤鸭,倒是三文一碗的卤素菜很舍得。”

        毕竟这一碗端回去就能当成一个肉菜吃。

        再节俭的人家也能狠狠心尝尝肉味。

        郭香儿立刻道,

        “那不如咱们明天就去县里卖,县里就不用切成小块,咱们直接卖整只的,我看一只卖个三百文,或者切一半卖一百五十文也会有人买的,咱们再搭些卤菜进去,就是正经一道菜了,有荤又有素。”

        田桑枝却是冷静的摇了摇头,

        “咱们村和隔壁村的鸭子都叫咱家买空了,更远的村子也没多少,要想再卖卤味就得考虑搭着买鸡或者买猪肉了。”

        郭香儿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神色很难看,“家家户户养的鸡也就几只……”

        而他们在镇里一天,就能够卖掉二十只鸭子,去了县里卖的只会更多。

        猪肉的话,自从猪被阉割后倒是能吃能长起来,味道也很好,但猪肉更贵些,并不如鸭肉鸡肉实惠,到时成本在那里,他们肯定要提价。

        宋云棠心想:这就是他一定要建一个养鸭场的原因了。

        单纯开一个卤肉店也行,到时向村里人收购鸡鸭鹅,再提倡他们多养猪,全部做成卤味卖出去也能大家一起发财。

        可这样就比较乱了,远不如做成一条养鸭、加工成鸭制品再售卖的产业链更能发家致富,鸭子的附属产品,例如咸鸭蛋、皮蛋、鸭绒也都是能够利用起来的。

        这些产品全面开花、闯出名声,也方便吸引外面的商人前来买货,否则整个上阳县的市场就那么大,他们又能开几家卤肉店?

        至于抛弃上阳县的市场去临江府发展,就有点违背宋云棠的初衷了,这是他的家乡,他人生的起点,他还是希望能够富庶起来的。

        次日不是大集,宋家准备了两只卤鸡和一众卤素去了镇上。

        接下来都是如此。

        利润虽然比不上大集的那一天,但连着几日下来,每天的利润都能保持在一贯钱,这已经非常不错了,宋家人都很满足。

        不过如果是去县里卖卤味,肯定能赚得更多。

        宋德刨有些惊奇自家婆娘的安静,忍不住问,

        “你怎么不提议说要去县里租房子卖卤味了?”

        郭香儿翻了个白眼,

        “你当我傻呀,再过几天就是大郎成婚的好日子了,天大的买卖生计都越不过去,我敢提一句娘指不定怎么收拾我呢!大嫂也得寻我的麻烦。”

        她顿了顿,又小声补充一句,

        “不提大郎这个财神爷,我到底是他二婶,成婚可是大事。”

        宋家秀才公成婚确实是一件大事。

        所有人都忙碌了起来,屋里被打扫一新,贴上了县里买来的红纸,尤其是作为新房的宋云棠现在住着的屋子,更是被重点装扮,挂上了红布,还买了一溜红木家具,红彤彤的,别提多喜气了。

        迎亲那一天要准备的食物、桌椅板凳都得提前准备好,比如荤菜,宋家本就不会在宋云棠的成亲上吝啬更别提近日赚了钱,所以似鸡鸭鹅、猪肉和鱼肉都考虑了不说,还特地买了一只活羊!

        素菜那就更不缺了,卤味作为他们家赚钱的门路,更是被纳入了菜单子。

        至于吃席那天的桌椅板凳,则都是向亲戚们借的,主要是就用这一回,村里人都是这么做的。

        本来宋家人虽然要大办,但也只商量要请邻居亲戚。宋家作为上林村的大姓,一些没出五福的人家都是要请的,然后是陆小禾那边的亲戚,三个媳妇的娘家亲戚。

        但这消息传出去后,就陆陆续续有人找上宋家,最后发展到全村吃席,哦不,还有县里书铺的周掌柜、陈夫子,十多个镇上找宋云棠学了番文的都说想讨杯水酒沾沾喜气。

        于是原定是二十桌的,翻了倍不说还有超的,闹得宋家人之前定下的荤菜都有些不足,宋德锯只要又重新跑了一趟。

        上林村的规矩是这样的,头一天准备,该杀的杀,该洗的洗,该切的切,次日请前来帮忙的亲眷好友吃席,第三天才是正式迎亲的日子。

        宋云棠作为新郎,要他操心的事不多,就一件最重要的,他得学会骑牛或者骑驴。

        上林村的规矩一向如此,即便是穷困的人家在成亲这件大事上,也不会走着去,而是会租借一头牛或者一头驴。

        牛的话宋家不缺,但宋云棠不会骑。

        不过君子六艺,原主在白鹿书院倒是有上过“御”课,被带着学会了骑马,宋云棠有相关的记忆,但他为了不出错,还是小心的学了几天骑牛。

        一开始姿势僵硬得连四郎都笑他——这娃胆子大,才五岁就敢央着他爹把他放到牛背上去。

        当然牛比马好骑多了,难怪有骑牛的牧童却没有骑马的。

        宋云棠很快学会了,坐在牛背上牛悠悠的在前面走,微凉的晚风吹拂而过,还挺舒服的。

        很快就到了定下的日子,第一天大爷爷家、里正家都来人帮忙杀猪宰羊还有鸡鸭鹅,猪杀了两头,是从里正家买的大肥猪。

        第二天更多的亲戚都来了,宋云棠也头一次不是从记忆中看到,到得那叫一个齐全。

        除了宋木匠、王秀琴这一辈的亲戚,还有三个媳妇的娘家也都来了人,三房吴月牙的父亲带着她的哥哥们直接抗了一头大野猪下来!

        把宋家人都惊呆了。

        “也是巧了,这不是听说大郎你要成亲了吗?我就带着儿子们在山上布置了陷阱,结果正好逮到了一头大的。”

        吴大勇笑得一脸凶神恶煞。

        比大虎他爹更甚。

        倒是吴月牙的娘吴赵氏看着清秀许多,长得也挺白的,吴月牙大概是随了她。

        山里的很多人家都有一手打猎的本事,但能打到大家伙的却不多,尤其是个头这么大的野猪,老话说一猪二虎三狼可见野猪的可怕。

        宋云棠在敬佩的同时,也是一阵心惊肉跳。

        他们上林村附近的山不高也不大,已经好几年没听过野猪下山毁坏庄稼这样的事了,可山里的人家却避不开野猪野狼。

        宋云棠有些沉默。

        他们上林村的人过得很苦,可山里的人家过得更苦,能吃上肉都是拿命去拼,更别提他们打到猎物自己能舍得吃的又有多少?

        多数还不是拿到镇上换成别的。

        像是米油盐、麻布棉布,山里种不出得不了,只能花钱买。

        他坚持用市场价买下了这只野猪。

        这些亲戚有的离得太远就在宋家住下了,宋家住不下就安排去了其他人家,比如大爷爷、二爷爷家,直到迎亲的那一天。

        一大早上宋云棠就起来了,沐浴过后穿上新郎服,带着一众堂兄堂弟、表兄表弟去接亲。

        宋家早早地请了吹拉弹唱的曲艺人,此时一个个也都穿着喜气的红褂子,热热闹闹的绕着村中走了一圈方才来到陆家。

        陆家是几十年前搬来的外来户,住得比较偏远,在宋家、李家、田家这种大户扎堆的上林村自然是有些弱气的,但自从陆老爹陆大牛救了宋木匠一命后,两家就亲近起来,后来定下儿女亲事后,更是被宋家视作了自己人,也算是在上林村扎下根来。

        陆家豆腐做得很好,经营着豆腐坊,不仅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会来陆家买豆腐,还有一些货郎在他这里进豆腐挑着去镇上、去周边村子卖。

        陆家很早就买了牛打了牛车,跟县里几家饭馆约定了豆腐买卖,村人想去县里,都不用去约,直接在村口等着陆家每天都会去县里的牛车,付几个铜板就行。

        所以别看陆家低调,但也攒下了不小的家底。

        做豆腐很需要劳动力,陆家便没分家,如今年纪最大的是陆小禾的曾奶奶都七十多了,一向很疼“陆小禾”——原来那一个。

        陆家担心老人家接受不了,特地请了大夫守着才把抱错的事说了,谁知老人家却比所有人都镇定,只花了一天就接受了这件事,对着一众儿孙交代,

        “既是换回来了,你们便不许再惦记那人,只把这一个当成是我陆家女儿,若她不嫌弃咱们庄户人家破败,你们也好好待她。她在家里待不了几年就会嫁进宋家,也培养不出深厚的感情来,但血脉是斩不断的,你们对她好,她也能看到。”

        “若她嫌弃就算了,只按照家中嫁女的规矩给她备好嫁妆,聘礼也不要收了,让她全带回去,记得好好与宋家说,千万别结了亲反成仇。”

        陆家一众人想起老人家中年丧夫,却靠着做豆腐的手艺养大了两个儿子,当年经历的事能少?

        那般担忧,着实小瞧了老人家。

        于是陆家纷纷淡定下来,只有几个小孩伤心哭了几场,但孩子忘性大加上陆小禾挺会哄人,就很快接受了这个新姐姐才是亲姐姐。

        宋云棠手头上五个大元宝一个悄悄给了陆小禾算是还了借的钱,剩下都加进了聘礼里,陆家也很敞亮,拿着这钱又添了些居然给陆小禾在镇上置了个六十两的铺子。

        这嫁妆一晒出来,众人纷纷赞宋家大方、陆家厚道。

        时下嫁妆都是女人的私产,若是夫家心怀鬼胎吞了,婆家是可以去告官的。

        婚后财产就不算在内了。


  (https://www.tywx.com/ty14580376/4242144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