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我全家都成了大佬(科举) > 第35章 买铺

第35章 买铺


揣着九十两银子、背上一筐二十本书,宋云棠带着宋得墨离开书铺,先去了一趟陈夫子家,他正在给学生授课,便没有多呆,只留下一本书,交代看门的老仆给夫子。

        又去了同在陈夫子的私塾读过书同过窗的师兄弟家里,各自一本。

        怀揣着剩下的十二本,宋云棠不由得庆幸,原主来往比较多的朋友算少的,否则剩下这十二本都未必保得住。

        他还打算送一些给亲戚呢。

        要知道,一本书一两银,这二十本就是二十两银子!

        周掌柜倒是说过可以免费送他,宋云棠想了想,拒绝了,他自己有十分之一的分成,白拿不好,又不是直接买断。

        结果周掌柜还挺坚持,就说给他打个折,算成本价。

        于是这折直接打去一半,二十两变成了十两,他就没拒绝了,十两可不是小数目。

        难得多了一笔巨款,宋云棠打算把它花出去,在县城买一间铺子。

        如今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县城的铺子几乎是年年都在涨只是涨得没他前世那么厉害罢了,但二婶既然有意在县城卖卤味,比起租房,他更倾向于直接买。

        没钱的时候打算靠着卤味攒够钱再买,有钱了就不用节省了,直接一步到位。

        只是找到中人一打听,才发现这县城的铺子比镇上贵多了。

        陆家给陆小禾陪嫁的铺子,说是铺子更偏向于带铺面的宅院,人流量不算小的正大街,前面是宽敞的有三十市井的铺子(三百多平,1市井约等于11平),还带个二层,后面则是七八间二进的大院子,一家人住进去都没问题。

        也只花了六十两。

        但县里的铺子最便宜也要九十多两,好一点的百两往上,似这样的铺子还不多,倒是住宅要便宜些,也便宜不太多。

        尤其是那种地段热闹的宅院,主人家心思灵巧,改了前面的一进,比单纯的铺子还贵一些呢。

        前面当铺子,后面一家人住,还能囤上许多货物。

        不知道是古代人少,还是这会儿都是大家庭住一块不分家,建的房子都喜欢往大了圈地。

        像一进的院子基本没有,都是二进三进的,动辄七八间、十几间,院子里打井,大家长住的正院,其他儿孙辈住的偏房、囤粮食囤菜的储物间,厨房厕所等一应俱全。

        中人听了宋云棠的预算,为难半天想到一个铺子,忐忑的把人带了过去。

        这也不是正大街的好位置。

        是从正大街穿进去的一条小街,上阳县除了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修得四通八达,人流量最大外,也穿插了许多小街道。

        中人介绍的铺子距离正大街约有百米,修的水泥路还挺宽敞的,能容纳三四个牛车并行,不是那种偏僻小巷。

        可等看到铺子后,他就明白为什么会这么便宜了。

        这铺子也是个小二层,后面也带了个小院。

        然而着实是真小。

        足足小了十倍,铺面也就三市井的样子,后面的院子就更小了,只修了两个屋子,一个厨房一个厕所然后就是水泥围墙了。

        不算两屋,空地怕是就两市井,想要做点什么都活动不开。

        还没有打井!

        中人尴尬的笑了笑,“路口那户人家有井,他们卖水,一个成人高的木桶一文钱,一天两文随便用,当然,若是要做吃食生意用的水多,则是150包月但会用板车给你拉到家。”

        宋得墨瞪大眼睛,这是抢钱吧,一月150文一天就是5文,这水也太金贵了。

        宋云棠倒是神色平静。

        他以前用自来水也要交水费来着。

        按他们家的利润来算,一月150文水费不算太贵。

        “再看看吧。”

        宋云棠主要是不满意面积太小了。

        一层的铺子做卤味店也就罢了,反正基本不堂食买了就带走,小点没什么,这宽敞的水泥路可适合排队了。

        二楼肯定是给二叔二婶还有二娘住的,隔成两间就小了点。

        院子平时用来处理鸡鸭各种肉就更小了。

        一旦下雨,那么小的厨房简直是噩梦。

        大概率只能拿到前面的铺子处理了。

        中人也觉得秀才公肯定看不中这铺子,只为难说,“没有更便宜的了。”

        宋云棠把预算提到一百两以上。

        他手头虽然只有九十两了,但公中应该拿得出二十两的存款,只是原来他打算让祖母存着,当是家庭预防风险、大病的底气。

        不过,以周掌柜的效率应该很快就能给他结尾款了。

        “至于这期间若出意外——”宋云棠沉重的想,“那我只能先吃点软饭,找小禾借钱了。”

        过后再连本带利还。

        倒也不是故意生分,主要是这铺子是给公中,他不好意思理直气壮以置办婚后财产的名义找人要。

        又和中人逛了一圈,宋云棠记下几个适合的铺子,赶在陆家的牛车回去前搭上回了家。

        他们外出了一天,家里人正担心着。

        尤其是郭香儿简直比田桑枝这个做母亲的还着急。

        因为宋云棠是打着挑院子的名义去的,郭香儿满以为他在县城住了几年,能找到关系挑一个兼具便宜和地段的好院子呢。

        结果就听到宋云棠把几个铺子的情况说了一下。

        众人还有点茫然。

        这不是租院子吗?

        怎么扯到铺面了?

        宋云棠拿出了九十两银子,“周掌柜准备把书放到临江府去卖,一次印上五千本,先给了一百两做定金,我买了二十本书送了夫子和同窗一些,剩下这十二本。”

        他给喜滋滋围上来的四人一人发了一本。

        见宋得墨远远站在后面,又招手让他上前,给了他一本。

        王秀琴颇为心疼,

        “这书太贵,你怎么买了这么多,哪用一人一本,像二娘和三娘合用一本,四郎与五郎合用就很好。”

        宋云棠失笑,

        “祖母不必心疼,这书定价一两银,我花了半价买的赚大了,若非是不好跟周掌柜那边抢生意,我都有心进一些货转卖出去。”

        王秀琴这才不说话了。

        宋云棠道,

        “剩下六娘与七娘还小,就由三婶你帮他们收着,没得出生晚就比哥哥姐姐们差了,等将来用这书启蒙。”

        他跟散红包似的。

        一家人还是心疼,这时候别说书籍这般珍贵之物,就是麻布棉衣精细点的人家也是哥哥穿了给弟弟,姐姐穿了给妹妹,哪有他这样的?

        但宋家人见他一脸笑容正在兴头上倒是不好打断。

        宋云棠拿着最后五本道,

        “大祖父与二祖父肯定要一家一本,婶婶们的娘家也应当一家一本,这就分完了。”

        王秀琴哭笑不得,你把你婶婶的娘家都记得挺牢了,怎么就记不得你自己的岳家呢?

        倒是田桑枝将手中的书递给了陆小禾,

        “小禾明天回门,这书就让她带回去吧,至于我娘家那边,我挑着时间去一趟县里给侄儿们买上一本,就当是我这姑姑送的礼物了。”

        宋云棠这才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郝然道,

        “却是我疏忽,居然将回门礼这么大的事给忘了。”

        众人不由得笑了起来。

        其实宋家与亲家来往的礼物一贯都是公中准备的,三个媳妇不偏不倚,自己私下添点什么别大声嚷嚷就是了。

        但书不是小物件,也不能藏着掖着,要拿出来用。

        就村里八卦的传播速度,宋云棠可不敢小瞧,分书分到只剩下十二本,他心里也是咯噔了一下,本打算再回去买一本的,后来觉得不妥显得回门礼重得过了,抬了岳家压了舅家,便故意忘了。

        果然皆大欢喜。

        不过就算母亲的情商没这么高或者故意忽略也没什么,陆小禾是会写字的,他大可以一边教她三字经,一边让她抄写一遍,再把这抄写的送过去。

        就是此次让母亲破费了,等尾款结了,或许可以给母亲买个金镯子当礼物。


  (https://www.tywx.com/ty14580376/4242143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