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名门小日子 > 第226章 返京

第226章 返京


  订阅,粉红,打赏都不太多,粉忧伤的~~~看书的童鞋们手上还有票,就砸过来吧~~~

  *****——******——******

  不管京都城里有多少官员开始上书弹劾大皇子,皇上都留中不发,却将那些上书的官员们的名字放在心中细细琢磨了一遍。

  皇上一言不发,却仍是有官员不断的在上朝的时候提出此事,请求皇上召回大皇子处理此事,就在情况愈演愈烈之时,德安侯的长孙许毅辉从大名县返回,带来了大皇子萧昱的“罪己书。”

  所有朝臣都以为萧昱是上书为自己辩解的,相反,萧昱在所上的折子中只是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讲河间府各县救灾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大名发生的事情简单叙述了一遍,至于为什么是简单叙述,因为河间府各县的县令都上呈了“救灾特别报道。”

  萧昱在叙述完事实后,用了大量的笔墨在做自我检讨,列举了自己的四大罪过:

  第一,赈灾整体部署不够细密,河间府每个县都留了人,导致最后在大名县人手不足,未及时为大名县的灾民搭建足够的帐篷;

  第二,救灾的同时不够关注天气,没有及时做到依据天气状况安排足够的救急措施,导致最后只能将灾民安置在县衙中;

  第三,灾民安置在县衙以后管理不到位,被有心之人寻到机会,导致部分灾民无辜丧命,虽然最后查清了下毒之人,但到底有损朝廷的威严;

  第四,事情发生后。因不明状况,自己急着调查未及时向父皇禀报.........

  随着折子和许毅辉一起回来的还有此次大名县一案的罪魁祸首崔县丞,萧昱在折子上说崔县丞对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先押解回京待皇上处置,本来他应该一起回来,但现在灾区的地瓜秧苗正值栽种的关键时期。萧昱表示自己要有始有终,等到整个河间府的庄稼都种完,确认今年不会是饥荒之年后,他再回京向皇上领罪,请皇上处罚。

  在折子的最后,萧昱讲述了自己在此次赈灾中的一些体会。说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地的缺乏灾害应急救助制度,以至于灾难发生后。百姓惶惶不安,流离失所,人心向背,因此郑重向皇上提出各地应该由州府主办,建立灾害应急制度,设立灾害应急专项基金。应急救助自愿者队伍等等,这样一旦有地方发生灾害,当地州府可以立即启动灾害应急专项救助。而不是等着上书朝廷,向朝廷伸手要钱后才去赈灾,这中间一来一回,岂不知有多少灾民已经丧命,多少家庭被迫分离.........

  萧昱坦诚的表示,这个灾害应急专项基金只是自己的一个初步设想,还不够成熟,具体要怎么运作,还要请皇上定夺。

  整个折子,丝毫没有为自己辩解之词,反而处处流露出一股心怀百姓,为国分忧的感情来,皇上看完后一言不发。

  底下站着的御史中丞岳大人见皇上面色沉静,以为是看了大皇子的辩解折子后有所动摇,忙躬身道:“皇上,请勿相信大皇子的辩解之言,臣愿意去灾区调查此事,只求皇上看在灾民的血书份上,先招大皇子回京接受调查,啊,哎呦........”

  话未说完,却见眼前一花,看到皇上抄起桌案上的折子扔了过来,他躲闪不及也不敢躲闪,便感觉到鼻梁一阵疼痛,忍不住哎呦叫出声来,随即感觉到一股温热的液体从鼻子里流了出来,可见皇上用了十成的力,他强忍着疼痛不敢吭声,跪倒在地。

  这是大皇子的事情闹出后,皇上第一次在朝堂上发火,而且是怒火:“朕不能相信大皇子的说辞,偏偏要相信你们的说辞么?好好看看大皇子的折子,哪里有什么辩解之词,这才是朕的好儿子,朕的儿子在灾区没日没夜的救灾,心系百姓的时候,你们在干什么?哼,只怕不知道在那个温柔乡里躺着想着如何算计朕的儿子吧,朕就应该把你们这些终日无所事事,蝇营狗苟的小人全部送到灾区去,好好过过灾民的生活,才能体验到是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来。”

  皇上的怒火是一发不可收拾,他指着眼前已经哆嗦着跪下的臣子,怒喝道:“好好看看大皇子写的折子,哪一句话是他的辩解之词,朕只看到了一个一心一意为灾民的好孩子,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们看看,去看看大皇子的折子里写了什么?”

  底下跪着的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料到皇上会突然发这么大的火气,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大皇子的自辩折子今日会递上来,按照常理来讲,他们折腾了这么久,大皇子的名声现在传的风言风语的,大皇子怎么可能不着急,怎么可能不写自辩的折子,如果写了自辩的折子,他们就有理由让皇上把他们其中一人派到灾区去,以查清事实为名去分摊救灾的功劳,至于大皇子么,皇上不应该在盛怒之下召他回京么?

  现在是什么情形?难道大皇子的折子里没有为自己辩解么?岳大人精神一阵恍惚,忍着鼻子上的疼痛,将离自己最近的折子捡了起来,快速的扫视一遍,顿时面如土色.........

  闹的轰轰烈烈的大皇子一案就这样落幕了,皇上震怒之下公布了大皇子的折子内容,相比较那些弹劾大皇子鱼肉百姓,不顾灾民死活的说词,大皇子折子中的自我检讨以及处处流露出来的心系百姓的感情无疑是最好的辩白,狠狠打了别有用心之人一个无声的耳光,京都城的风向顿时便又转了回来。

  沈清夕对于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她给顾照棠的信中除了讲了自己对于庆亲王的怀疑,也说了眼下不管查出什么,都让他们把崔县丞作为罪魁祸首先推出来,至于其他的,她认为如果她都意识到了不对劲,对庆亲王一直颇为忌惮的皇上肯定也早有防备,所以皇上后面肯定还有后招。

  至于萧昱最后提出的救灾专项救助制度,也是她的提议,这个在二十一世纪非常普遍,但在鸿朝,绝对是先进的理念,具体要不要实施或怎么实施,都还要皇上说了算,但让萧昱提出来,不过是增加萧昱为百姓谋福利的高大形象而已。

  没过多久,沈青扬也回来了,带回了顾照棠的信,信中说他一切都好,灾区的秧苗基本上都已经栽种完了,他和萧昱接下来的重心就要放在灾区房屋的重建上,这也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工程,好在他们都已经发动了大部分灾民参与这些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在六月初就能回来了。

  知道顾照棠一切安好,沈清夕便也放下心来,安心等着他归来。

  进了四月却是喜事不断,先是沈青珏的妻子罗秀梅终于怀了身孕,她吃了沈清夕开给她调养身子的方子也有三个月了,现在终于有了好消息,沈家上下都十分的高兴,尤其是二太太和罗秀梅,对沈清夕是谢了又谢。

  再就是四月底,沈青林终于和石春芬成亲了,沈清夕一直对石春芬非常有好感,觉得她是一个性格开朗,性格坚毅的女孩子,沈青林毕竟年幼的时候受过些苦,性格有时候还是有些执拗,她觉得石春芬的性格正好能弥补沈青林的缺陷,两人成亲后,沈青林脸上的笑容也日益增多,显然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和谐,沈清夕心里十分的高兴。

  时间转眼就进了六月,伴随着灾区第一道丰收的折子进京,也传来了大皇子和顾照棠归来的消息。

  沈清夕从午睡起来就有些坐卧不安,不断的派人去前头打探顾照棠是否回来的消息,惹来江氏和身边丫鬟们不断的打趣,就连两岁多的双胞胎都笑嘻嘻的和她说笑,她都有些心不在焉,她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更多的却是期待,她和顾照棠成亲有三年了,却从未分开过这么久,要说心里不想念是骗人的。

  明知道顾照棠要先陪着萧昱进宫交了差事才能回府,可还是心里忍不住焦急,好不容易听到外头丫头们欢乐的喊声:“大爷回来了!”

  她忍不住激动的站了起来,下意识的抚了抚自己的衣衫和鬓角,一抬头,便看到顾照棠已经站在了眼前,比走的时候瘦了好些,也黑了不少,在灾区应该就没吃好睡好吧,沈清夕的心中有些酸涩,更多的是心疼。

  顾照棠贪婪地望着眼前双眼发亮的小妻子,要不是顾忌父亲、母亲在场,他早就忍不住拥他入怀了,他勉强压抑着自己的冲动,和顾思平、江氏行了礼,回答了两人的一些问题,又哄了哄叽叽喳喳缠着他的双胞胎一番,好有机会和妻子说了几句话,说的无非是他在灾区的一些见闻而已。

  好在江氏也知道他们夫妻久未见面,只留他们用了晚膳便急急打发他们回去了。

  夫妻两人手牵着手回了宁晖院,一进正房,顾照棠便使劲一拉,将沈青夕紧紧的拥在了怀里,炙热的双唇便压了上来。

  沈清夕眼尖的看到外头丫鬟们都没有跟进来,心底一松,心中强烈的思念便浮了上来,开始热烈起顾照棠来...........


  (https://www.tywx.com/ty5130/314499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