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名门小日子 > 第225章 进展

第225章 进展


  大名县衙。

  顾照棠一脸疲惫的走了进来,在屋里等候的萧昱见他进来,立刻问道:“怎么样?那个崔县丞可有招出什么?”

  顾照棠摇头,一只手疲惫的捏了捏鼻梁,脸色有些阴沉:“不论怎么审,他都一口咬定他都是按职责办事,只不过做事的时候急切了些,没有考虑到灾民的心情,做事欠妥当。”他们明知道这个崔县丞不怀好意,却苦于手上没有直接的证据,按崔县丞的这个说法,他们确实抓不到他什么把柄。

  “没想到他嘴这么硬,那个叫杨全的衙役可有问出什么?”萧昱小小的眉头皱在一起,想起那个报信说驿馆压塌的衙役,开口问道。

  “臣已经派人去查过了,驿馆的房间确实年久失修,但是却并非冰雹砸塌的,是人为的,但杨全说他赶到驿馆的时候房舍确实塌了,驿馆的人也都口径一致,至于事发那天晚上,我们的人也只看到杨全领了壶酒,和守在前院的衙役一起喝酒,其他的并没有看到他做什么。”顾照棠说着说着脸色忽然变得奇怪起来,一抚掌,喊道:“我们是中了他们的调虎离山计了,我们一直觉得杨全有问题,一直派人盯着杨全,但毒却不是杨全下的,有可能是他派别的衙役下的,比如说那个以躲懒为名早早跑出去的王头。”

  萧昱的双眼一亮,“确实是我们疏忽了,唉,说到底,还是我们手上能用的人手太少,不然也不会盯不过来。”他们一路从博陵县进入大名县。沿途留下了不少的人协助救灾,以至于到了大名县,他们手上可用的人越来越少。

  “唔,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咱们一路走来都十分平静,他们选择在大名县动手的原因,一是因为大名民风彪悍。出了事可以往灾民身上推,二是大名是河间府的最后一个县了,到了此处,咱们的人手所剩无几,反而方便他们动手。”顾照棠越想越觉得自己刚才的分析有道理,便坐不住了。“臣再派人出去查探一番。”

  刚走出门去,就看到顾松面带喜色的小跑过来。“爷,亲家大少爷到了。”

  青扬来了?顾照棠一怔,随即狂喜,抬头已看到沈青扬的身影进了院子,不由高兴的迎了上去,“青扬。你怎么过来了?”

  沈青扬上前友好的给了他一拳头,嘴里应道:“好家伙,几日不见。黑了不少,也瘦了不少啊,这要是我三妹妹见了,不定怎么心疼呢,还问我怎么来了,可不就是奉我三妹妹的命令来给你护送人来了。”说罢,头朝身后偏了一下,指着身后一个老实巴交的汉子道:“我三妹妹已经培育好了秧苗,要把有经验的老农送过来,怕别人耽误了你的事情,不就派我跑一趟喽。”

  秧苗培育好了?顾照棠又是惊喜,又感觉到在自己意料之中,自己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他还不清楚吗?既然承诺了自己,那肯定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办好这件事的。

  带着沈青扬、王老实去见了萧昱,说明了秧苗培育的事情,两人才又一道出来,“你既然给禁卫军请了假,索性留在这儿帮我几日吧,我这儿现在人手不足,这培育秧苗的事情又是重中之重,我担心有人破坏,你亲自盯着,我放心。”说罢,将大名县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沈青扬离开京都的时候这件事还没发生,进入河间府境内后才听说了此事,心中着实为顾照棠担忧了一把,此刻见顾照棠开口,哪有不应的道理,“你且放心吧,这件事交给我来办,你只放心的处理灾民被下毒的事情就好了。”

  有了沈青扬的帮忙,顾照棠安心不少,这才问起京都城的情形以及沈清夕的状况。

  沈青扬离开京都的时候,京都城还一片平静,并无什么大事发生,因此便简单的聊了两句,知道沈清夕一切都好,又接了沈清夕给他的信,便高兴的去查案去了。

  也许是真的找对了方向,也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顾照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了那个叫王头的衙役,重刑之下,王头熬不住终于招供:是奉了杨全的指示下的毒,谨慎期间,分了几次下毒,一小部分下在了饭食里,一小部分下在了晚上供给的热水里,是以大部分人都中了毒,却轻重不一样。

  顾照棠又将驿馆守候的衙役分开一一的套话,寻找他们的破绽,小小使了一番计谋便有人说驿馆塌之前曾看到驿馆的衙役首领与杨全在一起神神秘秘的说过话。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杨全的时候,他终于不淡定了,顾照棠已经明示他这件事如果他不招供,就直接由他来背所有的黑锅,杨全在沉默了一下午之后,终于坦白他是奉了崔县丞的指示做事,崔县丞许诺事成之后会让他升任大名县总衙役首领,其他的他什么也不知道,一切都是崔县丞在背后指示。

  顾照棠再去审崔县丞的时候,崔县丞看着顾照棠扔到他面前的众人签字画押的供词后,叹了口气,对于顾照棠对他的指正全盘接受,唯独在顾照棠问道他背后的主使之人时,双眼禁闭,一言不发,摆出一副别想从他这儿得到任何消息的样子来。

  对于这样的硬茬子,顾照棠也感觉有些棘手,即使他心里明白崔县丞在这件事中充其量只是个马前卒,并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却一时也想不到好的方法去撬开崔县丞的嘴,案子便僵持在了此处。

  好在有了杨全都一众衙役的供词,倒是可以对众灾民有个交代了,顾照棠亲自对灾民说了案子审理的状况,只说崔县丞受人指使,在灾民的饭食里下毒,意图陷害大皇子,又挑唆灾民行刺大皇子等等。

  庆幸的是中毒的灾民在大夫的全力救助下及顾照棠的指挥得当,大部分都已经无事,只有刚发现中毒情况时,中毒较为严重的人死了十几个,顾照棠承诺朝廷会妥善安葬这些受了无妄之灾的灾民,并发放安抚款给被害者家属,众灾民的情绪倒也安抚住了。

  趁着天气转好,眼看灾民都恢复的差不多了,外头的帐篷、公共食堂、厕所都基本救灾设施都搭建完成,顾照棠便让人将灾民都迁了过去,县衙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平静不过是表面上的罢了,崔县丞还在牢里关着,只要一日不找出背后的主谋,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其他的意外,因此顾照棠的神经依旧崩的很紧。

  王县令的伤养好了,又来向萧昱和顾照棠请了一回罪,毕竟崔县丞名义上是他的属官,也是他派了跟在顾照棠身边协助救灾的,现在查出崔县丞是下毒之人,他当即就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庆幸自己早就将崔县丞派了出去赈灾,他并没有太多机会回到县衙,否则这要是中毒的是大皇子或者顾照棠其中一个人,他的身家性命估计就都完了。

  萧昱对他的态度还算温和,感谢他替自己挡了一刀,表示他也是受奸人蒙蔽,崔县丞的事情与他无关,最后还表扬了他一番,说他在大名县赈灾中的表现兢兢业业,会上书请求皇上给予嘉奖,一番话说的王县令感恩戴德、兴高采烈的去了。

  既然案子一时没有什么进展,他们便暂时把精力放在了地瓜秧苗的培育上,现在已经三月中旬了,天气也开始慢慢的回暖,如果地瓜秧苗一旦培育成功,就推广至各县栽种。

  皇后派此次派了自己娘家的侄子也就是萧昱的表哥许毅辉来了大名县,许毅辉虽然是皇后的亲侄子,却并没有正经的差事在身上,且许毅辉个性忠厚老成,派他来探望萧昱实在是个合适的人选,当许毅辉接到命令,马不停蹄的赶到大名的时候,第一批地瓜秧苗正好培育出来,萧昱、顾照棠、沈青扬等人正在地头上兴高采烈的招呼灾民移种秧苗。

  民以食为天,突然间遭了天灾,地里的庄稼都冻死了,虽然眼下有朝廷的救济,可谁能保证朝廷能够一直救济他们到明年,还是地里头有收成心里才实在,因此看着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被栽种到了地里,大家的脸上都绽开了由衷的笑容,对萧昱和顾照棠已经完全没有前一段时间时间的抵触。

  见许毅辉来了,众人才收拾了一番,留了宋朝云继续在地头上,其他人都回了县衙,许毅辉先传达了皇后娘娘的问候,又将京都城里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这些都是来之前皇后反复叮嘱的,最后才说了皇后娘娘的叮嘱,让萧昱安心在大名处理赈灾事务,大名发生的一切皇上心里有数。

  听说父皇相信自己,萧昱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的喜色。

  许毅辉这才将沈清夕的信给了顾照棠,顾照棠看了信后,脸色变了几变,沉默了半晌,当夜又去了牢里见崔县丞.............


  (https://www.tywx.com/ty5130/314499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