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锦簪记 > 40.锦簪记开张

40.锦簪记开张


  “清彤,待会儿你想个办法去一趟书房,找清月打探打探,明日是什么亲戚要来我们府上做客。”徐梓衿看爹爹神色诡异,总觉得有些蹊跷。

  “欸,姑娘,我这就去。”清彤之前就与清月接触过,可谓是熟门熟路。

  “嬷嬷,你去佟嬷嬷那儿拿个出府的对牌,刚才在书房,爹爹已经应承李老爷,我可以时常到李府去走动走动,今日下午我便要去李府一趟,李五姑娘看中了清意做的兔儿荷包,我下午就给她送过去。”徐梓衿只想抱着李五亲上一口,出府的问题就这么被解决了啊!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姑娘正想去看锦簪记开张呢。姑娘,下午我可得与你一同去,城西毕竟要杂乱一些。”吴嬷嬷哪里不知道姑娘的打算,给李五姑娘送荷包必定是个幌子。

  “有嬷嬷在,我更安心些。对了,嬷嬷你可得找个嘴紧一点的的车把式,我准备先去一趟李府,再与李五姑娘坐李府的马车到城西去。”找人卜算的开张吉时实在下午,用过午饭后出门也来得及。

  “姑娘不用担心这个,就叫三儿赶车就是了,他跟着车把式老赵学过。去年大姑娘到学堂里学女经,是让他给大姑娘驾车,只是他那静不下来的样儿,叫人不大放心,大姑娘就打发了他。我也问过老赵,三儿驾车技艺还是过得关的。”

  “三儿是个能人,嬷嬷,三儿如今拿的是多少的月钱?另外,你去问问他老子娘,愿不愿意我给三儿起个名儿,三儿三儿的着实不好听。”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徐梓衿发现三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脑袋灵光,交代他的事总能做好,性子也算稳重。只是个人形象确实不大好,抓耳挠腮的瞧着让人不信服。

  “三儿顶的是三等丫鬟的位子,月钱就是三等丫鬟的,一两银子。姑娘若是愿意给他起名字,是他的福气。府里头的家生子都是“大儿、仲儿、三儿”“这么混呼着叫,就是因为当值后要由主子起名。”

  徐梓衿只知道一等丫鬟清澜是十两银子,二等丫鬟清彤、清意是五两银子,倒不知道三等丫鬟的月钱只有一两银子。“嬷嬷,你从我的私账上每个月给三儿多支一两银子的月钱,他不比苑子里的丫鬟,整日要在外面跑腿,用钱的地方也多一些。”

  “姑娘,说到这里,我想与姑娘讨个主意。府上丫鬟婆子的月钱都是由府里发的,但这只是明面上。就拿我们苑子来说吧,只有我还有清澜、清彤与清意四人签了死契,其他人都是签的活契。这些签活契的丫鬟婆子,府里其他几个苑子都是由主子们自己再发一些银钱,也不需太多,多半贯铜钱就是了。原先姑娘每月也只有二十两零花钱,并不宽裕,我就没有提这事,如今姑娘也活络一些,这些银钱还是不能省。一来这也算是府里的惯例,二来若是别的苑子有,我们苑里没有,她们少不得心里不舒畅,做事也就没那么认真。”签了活契到别人府上做活计的,大都是家里困难得紧,对这半贯钱也就看到重,有与没有差别很大。

  “那就按嬷嬷你说的办,每人多发半贯钱吧。”一两银子的月钱确实少,徐梓衿点点头同意。

  用过午饭,吴嬷嬷也拿回了对牌,徐梓衿麻利的爬上马车,由三儿驾着车直接到李府去拉着李五一同去城西。

  “怎样,我爹爹厉害着吧,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你父亲。”李五姑娘颇为骄傲的拿起徐府的对牌绕着手指晃动。

  “世叔出马自然是不同凡响,还得感谢我们五姑娘出手相助,待会儿到铺子里你只管挑,若有喜欢的拿去便是就算我送你了!”

  “锦簪记今日开张做生意,我自然是要买上几件给你添添彩头,要你送作甚。”李五姑娘早就打算好了,挑几只送奶奶与姐姐,董嬷嬷快要生辰了,也买一只簪钗送嬷嬷去。

  到了城西,三儿却将马车驶进了一个院落。

  “姑娘,这座茶楼正在锦簪记的对门儿,咱们就上楼上包间吃点小点心,也能看见铺子开张的热闹景象,岂不正好?再来,我听说这里的酥点可最是有名了。”

  “还是吴嬷嬷想得周到,徐二,你我还是坐楼上瞧热闹去,等放了炮仗揭了红布,再去铺子里看看。”李五姑娘最怕炮仗了,因此拽着徐二就往楼上走,倒省了吴嬷嬷一番口舌劝说。

  吃了三四盏茶,这才听见放炮仗得声音。徐梓衿俯在窗栏上,只见铺子门口已经围了十几个看热闹的路人,正中间巧嘴王说得正起劲,李坊主站在稍后的位置,不停的朝人群中与他打招呼的熟人拱手。、

  巧嘴王的嘴皮子果然利索,吉祥话一串接着一串,诙谐搞笑,片刻功夫,铺子门口就围满了人。

  接下来就是剪彩、揭红布了,李坊主在城西果然还是有些号召力,虽然揭布前说的那一番开张讲话有些磕巴,但群众还是很给面子,吆喝起哄声不断。

  “许久都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了,我看若你是想赚些个零花钱,锦簪记你是无需操心了,大可以跟我同去京城长长见识。”李五姑娘嗑瓜子嗑得欢快,见徐二若有所思的样子忙说道。

  “热闹是热闹,但我瞧着也没几个人进门呐。”不过才半个时辰,路人便走了个干净。

  “这金银簪钗又比不得小吃茶点,你当人人随时能进门去买上两只?再说,你不还有一家簪坊么?横竖是你自家的生意,你怕甚么。”

  “五姑娘说的极是,金银铺子讲究的是口碑,今日这一番造势,想必大家心里对锦簪记有了个印象,若以后嫁女收亲要买首饰自然会到咱们铺子里来瞧看。李坊主簪坊里的生意也未停歇,姑娘不必心急。”吴嬷嬷也出言劝说。

  “你们说的有道理,是我太急功近利了。”徐梓衿不是会钻牛角尖的人,当下就抒怀了许多。

  李五姑娘嗑完了一盘瓜子,站起身说道:“徐二,那我们到铺子里去看看,你这第一笔生意可得记到我名下。”

  吴嬷嬷本来不愿姑娘到铺子里露面,女儿家家的做生意毕竟怕惹人闲话,但见姑娘本来就有些不预,犹豫再三也就没出声。

  李五姑娘自然不在乎这些,衣袖一甩,连同小丫鬟都带上,一行五六人就往锦簪记去了。

  才出茶楼,就瞧见两位妇人进了锦簪记,徐梓衿顿时有些欣喜,放慢了脚步走进去,摇手示意李坊主不要请安,生怕惊扰了顾客。

  李五姑娘本来想着来瞧看瞧看,挑几只过得去的簪钗,就算给徐二撑场面了,但站在柜台前这么一看,还真是颇为意动,有好几只簪子式样都漂亮得紧,灵动又不失光彩。干脆与那两位妇人一起挤到左边的柜台,一言一语讨论起哪只簪子好看。

  徐梓衿自然不会往前凑了,只想着以后租个大一些的店面。左右环顾一圈,的确是不错,黑色木质结构的大体框架与浅色的暗纹门帘、桌布搭配着,有一种奇妙的和谐。

  徐梓衿坐在小凳上等了半天,李五这才心满意足的挑好簪钗,让伙计用锦布包好,喜滋滋揣在怀里。

  “你铺子里这两个伙计还挺有眼色,知道我是大主顾,尽挑些样式轻巧的足金饰给我看。不过,我倒没想到,你这锦簪记里做的簪钗,真比我在其他铺子里瞧的要好看一些。只是,适合我祖母戴的样式太少了。”曲通本就不是州府大城,因此在吃穿住行上比不上平城这些大地方。 

  “若不是为我捧场,你会到这城西来为你祖母买发饰?” 徐梓衿见铺子里伙计还算机灵,又有李坊主,不,应该说说是李掌柜这样老成的人压阵,确实不用太过担忧。

  “你说的也在理,何时到城东也开一家去吧,城东都是些富户,有钱的紧。对了,徐二,你铺子里的花样可是傅初五给你画的?”这傅初五不单给人画首饰花样,连李府织造作坊也请他画过花纹。

  “不是,你挑的几根簪钗,有两样是我画的样,有两样是我和清意想的主意,李坊主打得样儿。”徐梓衿很是得意,眨巴眨巴眼一副快来夸我的模样。

  “你在乡下这一跤摔得太值得了,不单把你的疯病摔好了,还会画花样了,不会养鸡种菜也学会了吧?哈哈哈……”李五姑娘大笑起来,坐在马车上了还止不住。

  “……”徐梓衿一脑门黑线,心想,看在你是大主顾的份上就大人大量不跟你计较了吧~

  而吴嬷嬷则搓着手暗叹,果然不该任由姑娘去画那劳什子花样,这可不是大家闺秀该做的事儿,下回姑娘再与清意悉悉索索的写写画画,可要拦住姑娘,哎。


  (https://www.tywx.com/ty132880/561039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