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锦簪记 > 28.万事开头难(四)

28.万事开头难(四)


  李坊主这几日也忙得够呛,簪坊里接着镇上金银店的单子,还要操心铺子里的事儿,真真的是脚不点地。但有了主心骨,办起事来倒是精神奕奕。

  “坊主,这几日辛苦了,忙过这几日,等韵宝记开张了,就能稍微松快些。

  “姑娘,我正为这事儿来,我想来想去,要不,将韵宝记的招牌换掉吧。”李坊主一脸姑娘你听我的吧,表情诚恳。

  “改招牌?”徐梓衿略一思衬,心想,难道与当初娘亲将曲通所有韵宝记都关门有关?

  “韵宝记是夫人娘家皇商张氏的旗号,当年夫人与老爷从京城回到曲通,府里头不太宽裕,夫人这才借了韵宝记的招牌开了一家首饰店,就是城西这一家,其他的店子都是后来再扩大才慢慢开起来的。后来一番变故之下,又只剩城西这一家老店。曲通隔京城千里之遥,夫人过世之后大概一年时间吧,我也听说京城里张氏被摘了皇商的旗号,遍布中原的韵宝记也减少了七八成。因为没人拿个主意,而且当初夫人也未留下只言片语,我也不敢擅自做主将韵宝记名号改了。现在姑娘既然打定主意要好好将夫人留下的铺子经营好,我看还是换个招牌比较好。”李坊主料定当初张氏一族怕是得罪了什么大人物,才在不过半年之间就从从巨商之家变成现在这门可罗雀的模样,若不是还有几个混得不错的子孙撑着场面,想必要彻底败落。

  徐梓衿沉思片刻,她是个穿越人士,身边又没有个从前的旧人,对于这些往事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但换了韵宝记的招牌起码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真正做到改头换面,彻底改变从前韵宝记首饰珠宝缺斤少两的形象。这么一想,徐梓衿也就点了点头,“李坊主,那就换个招牌吧。只是换成什么好呢?”

  “这还的姑娘做主,只是要快些做决定才好,做个招牌也得好几日呢。对了,姑娘,我请人看了黄历,十天后是个好日子,不若就那个时候开张吧?”

  “既然是做簪钗生意,不如就叫锦簪记吧……”徐梓衿眼神转到一只五彩锦羽做的毽子上,说道。

  “这名儿好听!”二姑娘的脑残粉清彤端着茶盘走进屋里正好听见,心里念了两声,锦簪记,锦簪记,好听呢!

  “坊主,你看如何?”见有人认同,徐梓衿也有些兴奋,越想越觉得自己这名儿取得还算贴切。

  “好,好,好!”李坊主连道三个好字,眼角眯着笑,姑娘说什么都好,嗯,姑娘真是像极了夫人年轻时呀……

  “那,嬷嬷你叫三儿进来,我有事要交给他办。清彤,你将窖里冰镇的绿豆糖水端一碗给坊主,坊主这几日辛苦了,且喝一碗糖水去去乏吧。”天气渐热,徐府里头已经开了冰窖,她也早早就让嬷嬷每天早上都熬上一大盆绿豆糖水送至冰窖里,冰上两三个时辰,喝上一碗别提有多舒服。

  “谢姑娘。”李坊主乐嘻嘻的跟着清彤到旁边的凉亭喝糖水去了。

  这头,吴嬷嬷正领着左瞧右看的三儿和他的老子娘李婆子进了苑门。想是李婆子特意给他打扮了一番,衣裳虽旧但还算干净得体。

  三儿见了二姑娘倒是老老实实和李婆子一道请了安,低着头站在一旁没敢开开口,却时不时微微抬头撇上两眼。真真是跟变得不同了呢,像换了个人似的,三儿这么感慨。从前他也跟这府里的一大恶霸二姑娘一起玩过的,还差点闯了祸被他那胆子小的很的爹妈捉住了,一顿竹笋炒肉,现在想起来屁股肉还有些颤抖,真是痛得紧呢。

  李婆子暗道里推了推三儿,但平常跟猴儿似的儿子一到正经场面就像个木桩子没点反应,李婆子急得不行,虽然二姑娘不受宠但好歹是嫡出的呀,在二姑娘跟前做事怎么也是份差。

  李婆子只好舔着脸先开了口 :“姑娘,我这三小子,虽然平素看起来不太稳重,但还算有些机灵,姑娘若是有差事不妨交给他。”李婆子并不是徐府从京里带回来的老奴仆,因此并不如其他体面的婆子妈子一般会说话,在徐府混了七八年还是个看门的婆子。

  徐梓衿一见李婆子一道跟进来了就知道必定是这婆子求到吴嬷嬷跟前了,吴嬷嬷心软这是汀兰苑人人知道的,犯了错或是要讨点方便都愿意找嬷嬷,也正是因为如此,徐梓衿反倒有些不快,总觉得这起子人是利用嬷嬷的善良。所以她倒没答李婆子的话儿,只看着一双眼睛滴溜儿转的三儿,心里暗自琢磨这人可用不可用。

  “姑娘,你放心,若是这小子不听姑娘的话,姑娘只管打骂,若是姑娘懒得动手,只管交给我跟这小子的爹,保管教训的他服服帖帖!”李婆子看姑娘不说话,不自觉有些激动,过了八月三小子就十三岁了!还在府里头蹭爹娘的吃喝可怎么是好!

  “三儿,昨日的图样可有送到林匠人那?”徐梓衿在李婆子嚷嚷的整府里都要听见之前赶紧打断。

  “送到了,林师傅说过□□日就可以做好,用的是最结实的木料,定金是一两银子,做成后再付四两就是了。”三儿答得也顺溜,只是站着左摇右摆跟地上有刺扎一样的。

  听三儿这一番答话,还挺像那么一回事,只是,徐梓衿见他胳膊脚啊动个不停,心里默默怀疑,这娃儿是有多动症吧?

  她的原则是一切能用的人都得用上,心想不如给这个娃儿一个机会:“嗯,那柜台的事就交给你了,要支银子就去找清澜。嬷嬷,我们苑子里是不是还有几个差事的名额?”上回听嬷嬷说过汀兰苑还缺几个粗使的下人。

  “有是有,只是丫鬟的份例……”嬷嬷一脸无奈。

  “嬷嬷只管领着三儿去找三管事好好说上一说,毕竟这么大个苑子不能一个跑腿的都没有。李妈妈,三儿毕竟是小厮,只能住到府里头专门的地方去,你看可行?”

  “行的,行的!”李婆子喜出望外。

  “那既然如此,三儿就算是汀兰苑的人。李妈妈你也知道府里最重规矩,但李妈妈是府里头的老人了,对这些礼数什么的应该清楚得很,那就劳烦李妈妈和三儿好好讲上一讲。三儿,我看你为人处事倒有些小机灵,沉稳还欠缺一些,那倒也无甚大碍,一样米养百样人,什么样的人我这汀兰苑都容得下,但唯独有一种我这苑子里是容不下的,三儿,你可知是哪种人?”徐梓衿看三儿眼睛滴溜儿转,总觉得此人有些不太正道。

  “姑娘,三儿也是从小在府里长大的,规矩礼数都清楚,姑娘尽管放心!”李妈妈见三儿又不开口回话,只得上前打圆场。

  “三儿,你还没回答我呢。”徐梓衿不答李妈妈的话,侧头又问三儿。

  “可是背主求荣的人?”三儿还有些不习惯,从前一起掏鸟窝捣蛋的小伙伴变得这么威严,是的,他觉得现在的二姑娘真有些像庙里的菩萨,冷着脸吓人得紧。

  “嗯,你既然猜着了那我也不多说,你该是个聪明人。这阵子,我手里头一个簪钗铺子在整顿,有些跑腿的事还要你帮忙。眼下最要紧的事儿,就是铺子的招牌还没做好,名儿已经定下了,还要麻烦你去林匠人那跑一趟,争取五六天的时间把这招牌做出来。若是林匠人不得空,你自己权衡着再找一家,毕竟是招牌,一定得贵气,莫用些下等的木料。至于上头的字,三儿,你可识字?”有这么个人帮着跑腿,清澜也可以松快些。

  “我识字的,跟着府里头的家生子一起学过一年,打算盘我也会。”三儿又挠了挠头发。

  “那就好,铺子就叫锦簪记,因为苑子里没得书法出众的人,你问问林匠人,看有没有相熟的先生推荐一个,你且去求一副字来,送来给我看了再让林匠人拓着做。”清澜的簪花小篆倒是可以,只是字体大了之后做在招牌上却看起来有些死板,只好另想办法。

  “姑娘,城东那里几个秀才专门帮人写家书写招牌的,价钱也不贵,才十几个铜板,不如我去写两张,拿回来给姑娘看看。”三儿又没差事,府里头对家生子的儿女管得不严,所以他平时就爱出府乱逛,曲通倒是被他走了个遍。

  “可以。清澜,你给三儿拿五十个铜板。因为招牌的事紧急,最迟下午一定得回府。”

  “姑娘,我只要个把时辰就成了。”接过清澜手里头的铜板,三儿招呼未打转身拔腿就跑了。

  “姑娘,晚上我定好好教他!”李妈妈看着自家小儿子奔出了苑门,因为着急,木门哐当哐当的响,冷汗差点流进眼睛里。这小子,才说他是个懂礼的,这就现形了。

  “这倒无甚要紧,只要能把事儿办好,我也不会太过苛责。李妈妈,你是徐府里的老妈妈了,若是我们有甚不懂的地方还得向妈妈讨教呢。”这李妈妈人缘倒也不错,门房里时常有几个老妈子过来闲话。观察了这么许久,李妈妈这人虽然不是忠厚老实之辈,但大体上还是过得去的。

  “姑娘这么说就折煞老奴了。”李妈妈笑得见眉不见眼,又跟姑娘说了两句才走。

  “姑娘,那三儿好像有些不对劲……”李妈妈走后清澜轻声说道。

  “多动症,看现在的样子,应该已经无甚大碍,只是有些小习惯还未改过来。”她从前是见过多动症儿童的,三儿这样子还算是轻微的了,只是爱做些小动作,注意力倒还集中,情绪也能控制。

  “多动症?”这名字倒挺贴切的,不过,除此之外三儿倒是口齿清晰,做事也颇有章法,因此也没再多说了。


  (https://www.tywx.com/ty132880/561037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