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相赴 > 第3章 夏侯笙冯毅吃战败

第3章 夏侯笙冯毅吃战败


这乌鱼汤确实煲得又鲜又醇,夏侯笙一连喝了好几碗。在军营总是粗茶淡饭,他虽觉得吃食之用不过是填饱肚子,但总还是想念家里的饭菜,觉得只有家里的饭菜才有温度。

        夏侯笙用着膳,冯念坐在旁边,一言不发,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望着他。

        冯念厌恶极了战争,不肯开口问他战场上的事情,夏侯笙自然知道冯念在担心他的伤口,但又怕一说惹得她更担心,两人就心照不宣地沉默着。

        冯念把夏侯笙带回来的腊梅做成了插花,放了一瓶在父母屋里,放了一瓶在自己屋里,放了一瓶在夏侯笙屋里。

        夏侯笙虽常驻军营,过得粗糙,但骨子里仍有王公贵胄的那份雅致,书画古玩收藏了不少,冯夫人和冯念也很懂得他的这份雅致,他的房间除了打扫从不许下人进,一切物件都是亲力亲为地布置。

        大年夜家里已经好几个年头没有热闹过了,冯夫人这次特地早早备好了七菜粥和屠苏酒,还托人买了好些烟花回来,说今年一定要好好热闹热闹。

        虽见过几次烟花,但冯念却仍旧稀罕得紧,期待万分。

        晚上一家人用过膳,军医来替夏侯笙换过药,冯念才终于提起心心念念的烟花。

        烟花冲向云霄,绽放如同坠落的星辰,美景尽收眼底,只可惜仅一刹那,一切便都烟消云散……

        夏侯笙和冯念并肩站着,在烟花绽放的瞬间,二人默契地扭过头,相视而笑。

        冯念暗自想着,若时间永远停在这一刻该有多好,夏侯笙也是这般想的。

        平康王殒命沙场多年,皇帝痛心兄弟的离去,忌讳这称号,不愿夏侯笙如父亲一般,便迟迟未让其继承封号。

        转眼夏侯笙已过二十,到了该娶妻生子的年纪,是时候自立门户了。皇帝思来想去,还是重拟了封号,破了规矩,赐了他“嘉宸王”。

        大臣们虽觉皇帝有些太过偏宠嘉宸王,但念在从前平康王战功赫赫,而今嘉宸王又子承父业,便不再多说什么。

        封了王,又过了弱冠之年,夏侯笙理应回王府,但他不肯搬出将军府,说是独自一人不懂得打理王府事务,又说自己身赴沙场命悬一线,暂不考虑成婚之事,便将皇帝搪塞过去,继续留在了将军府。

        其实只是舍不得将军府罢了,这些年相处下来,他早已融入将军府,把将军府当成了自己的家。

        年后一月余,夏侯笙的伤几近痊愈,又正赶上冯念十六岁生辰,还没来得及用过午膳,夏侯笙和冯毅又被召进宫,又是要出征的消息。

        宫里总搞这名堂,十次有十次召他们紧急入宫,都是这样。

        出宫后,冯毅直接入了军营点兵,想着孩子舍不得家,便让夏侯笙回来一趟。

        今夜厨房本该只做长寿面,却未料想又是熟悉的当归汤。

        夏侯笙乖乖地用了汤,只见冯念坐在银杏树下,面无表情地抚着琴,琴声悲凉,树也萧条。

        他知道她又在难过了,其实他也难过,他也不舍,他也不想离开,但他说不出一句话,他怕动摇,怕不想再去打仗,怕再也下不定决心保家卫国,但他必须要走。

        “我等你。”冯念站起身,眼中含着泪笑着说道。

        夏侯笙终究没有忍住,回头应了一声:“好。”

        夏侯笙走前说是这次只要两个月就能班师回朝,但三个月过去依旧没有回来的消息。

        冯念母女等得越来越焦急,时间越长,担忧便越多。隔三差五,母女俩总要去庙里走一趟。

        半年后,终于有了他们回朝的消息,消息一来,便是噩耗。

        此次北国和西疆秘密联手,北国派出一万兵在北边境明攻,再联合西疆由西起率五万精兵包剿。夏侯笙和冯毅两万人马强撑了半年,死守平宁郡,但终还是败了。

        北国和西疆素来死敌,未曾料想而今两国化干戈为玉帛,竟能联手攻打南国。

        战到最后,冯毅受了重伤,命在旦夕。他想到庆宁郡那战,平康王临终前将年幼世子托付给自己,平康王说皇家子弟深受百姓景仰爱戴,更应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本王的归宿是战死沙场,世子也当是如此。

        所以,多年来冯毅一直注重培养夏侯笙的军事才能,夏侯笙也总是不负所望,一路披荆斩棘,收复了一座又一座的失地。

        可冯毅不愿夏侯笙也如父亲般殒命沙场,比起平康王,这八年的朝夕相处,让他和夏侯笙更像父子。

        平宁郡已弹尽粮绝,临终前冯毅自知大势已去,叫来夏侯笙,交予他军符,要他换了便装带三十死侍从山后小路密潜回去。

        夏侯笙死活不肯,冯毅提着最后一口气,攥着夏侯笙的手说道:“念儿,念儿……。”

        说罢,便断了气。

        夏侯笙一想到冯念,泪水便忍不住往外流。冯毅深知自己为将多年,有不少仇家,若自己战死,夏侯笙也战死,冯念无人庇护,恐怕也难逃毒手。

        夏侯笙也明白这个道理,终是听了师父的话,一路南逃回都。

        夏侯笙遍体鳞伤,回到京都便倒了,新伤旧伤一并发作,在宫里昏睡了三日未醒。

        冯念得知父亲战死,哥哥重伤,心如刀绞,却无能为力。

        平宁郡陷落后,北方又接连失了三城。冯毅战殒,夏侯笙又倒,其他将军守也守不住,吃了几场败仗,兵力大衰。南国再也不敌北国和西疆,派人求和。

        北国提出的割地赔款,南国皇帝纷纷忍痛允了,唯独一条,让南国皇帝作难。

        那便是北国要冯毅独女入北国皇宫作文化使者,理由是北国文化贫瘠,此女又为南国京中数一数二才女,要其入宫交流南国文化,时限为两年。若满足条件,两年内,南北无战。

        说是文化使者,其实是人质。冯毅一生为国,战死沙场,死后女儿还要被国家送去敌国当人质,这只会寒了老臣心。但若再战,南国目前又无此实力,恐怕只会引起更大的祸乱。

        皇帝终究命人给冯念送了这消息。

        冯念从未想过有一天两国的和平会系在自己身上,她不愿背井离乡,不愿离开国家,不愿离开夏侯笙,可她必须去,因为如果不去,硝烟弥漫会带走她的国家,带走夏侯笙。

        决定那日,她在银杏下若有所思,抚了很久的琴,父亲不在了,哥哥也生死未卜,回想起昔日种种,她才觉得过往有多美好。

        翌日,冯念进宫面圣表明去意,皇帝这才松了口气,为抚人心,授了冯夫人一品诰命夫人。

        冯念要求走前见夏侯笙一面。

        夏侯笙醒来得知冯念出使北国的消息,便直奔养心殿,跪在皇帝跟前,抱拳决绝道:“臣愿战死沙场,与北贼拼死一搏!”


  (https://www.tywx.com/ty73182769/4273340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