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不周山 > 第二十四章 盐铁之事

第二十四章 盐铁之事


  

  几人不再议朝廷之事,把心思放在虎威军上。赵武问:“这几日三不管的乡宁有何趣事?”杨吾笑道:“趣事没有,怪事倒有一桩,近来昌宁粮价、盐价上涨,百姓叫苦不迭。”

  “哦?莫不是军寨在此地籴买粮盐了?”赵武诧异的问。

  “依小将军吩咐,军寨并未在此地采买。”杨吾苦笑道:“怪就怪在这里,几家屯粮大户见军寨人马众多,料定粮价会涨,惜粜之心日盛,等军寨前去籴粮,待价而沽。”

  “隆盛久货栈可曾粜与百姓米粮?”

  “日日有粜,但籴粮者日增,疑是屯粮大户暗中使人籴粮,囤积居奇。”

  “奸商可恶!就不怕本军强征了他?”赵武皱眉,略加思虑,徐徐出了一口气,叹道:“唉!却是不能开这个先例。”又一转念,说:“老总管可暗中散布本军即将南归的消息,使其心慌,待其抛售,由隆盛久货栈趁机压价籴入,日后慢慢粜与百姓,平抑粮价。”

  杨吾呵呵笑道:“如此甚好!却要调动人马,造成南归假象,迷惑之。”

  “对!”赵武又问:“盐价却是为何上涨?”

  “自州府县衙南奔后,官盐皆无,私盐泛滥,盐价猛跌,百姓倒是乐享其成,但却只有土盐,粒粗味苦,食用尚可,却不能擦牙。医药监擦洗伤口也要好盐,士卒的药袋也须备好盐,这乡宁的盐原本皆来自解州,却不知为何解州的盐枭和盐呆子不来此处贩卖。故而细盐价却是上涨。加之日后铁匠寨淬火用和铜钱监矿石的蒸烧、去渣物都要用许多盐,若是在此地籴买必会造成土盐价涨。”

  “解州的隆盛久货栈没贩运回解盐么?”

  “解州的隆盛久货栈倒运回一车解盐,皆被军寨用了。”杨吾掐算着时日,说:“算算第二次贩运,也早该到了。却不知为何晚了?”解州隆盛久货栈的伙计折返时,老总管便告知军寨急需解盐,理应从速运回,且谍者亦无任何消息传回,看来是出什么意外了。

  赵武想了想,范鹤鸣曾说过此地,看来是要走一遭了。“老总管备好骡马太平车,稍待几日,赵武带人马去取之,只是路途如何走才好?”范子虚曾说要四百二十里,是从昌宁出发,东出佛儿崖,走太平过绛州,穿闻喜到安邑。路途遥远,且金兵在襄陵失了兵马,定会有细作谍者出没,东出佛儿崖山口走官道不稳妥。若是按解州的谍者的描画,走昌宁,经圪丁石出马璧峪过稷山,可直奔安邑。顺道看看南出乡宁的道路地势如何,为日后早作谋划。赵武看着舆图监的士卒和虎骑哨掌管舆图的骑兵们忙着搭建军寨至垣曲的沙盘,决定南出马璧峪,也好顺便将沙盘舆图测绘好。

  “为何不见马元晨?”赵武看着李肃问道。

  “他在碾东岭收编贼寇降卒。几天里劝降了三股贼寇,倒也收得百余人,今天便能赶回来。”李肃答道。

  “小将军,还有一事,老军不知该如何是好。前几日,沙王沟一铁矿窑主找上隆盛久货栈说项,要将铁矿窑货与之,议价一千贯,估摸年产矿石四万斤,可得生铁一万四千余斤,市价三十文一斤,便是四百二十贯,若皆货与卖家可获利二百贯。等同买五年的生铁。”

  “好啊!可以买下,以保军寨所需。哦!看来商贾大户们对本军是否常驻这乡宁山里还有疑虑,该如何安其心,还劳烦老总管费神。眼下如有货出铁、石炭矿窑,田地的,可着人劝说,消其虑,若其执意坚售,可着隆盛久囊之,以安他人之心;对左右彷徨者,抑或参股其中,固其根本。总不能将乡宁的矿窑,田地皆买下来吧?一则军寨可没那么多银钱,士卒日见增多,衣着,兵器所需大增,军寨仅有的银钱松松手便没了。二来民事不可缓也,需要商贾大户们往来通商,供给民户之需,以利百姓。无商则不通,无商则不活嘛!三者亚圣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商贾大户们若能安居于此,则通商便利;通商便利,则商贾云集;商贾云集,则平民便有生计,才能安居乐业。”

  赵武看着杨吾,在想似乎还有什么事情到了亟待解决不可的地步。斟酌良久,说:“还有铁料、矿石许进不许出。要严控铁料、矿石的外流,把能控制的矿窑都控制住,以防敌方大肆收购,扰乱地方铁价。对来乡宁籴买铁料、矿石的商贾要暗中监视,有异常举动者,追其踪,摸其巢,探其究竟。凡具敌意者,立断其根,以绝后患。”

  “小将军可是要派士卒掌控?”杨吾问道。

  “不可!要掌控铁价,吸其流入,不使流出。”赵武不想采取强硬手段,徒伤商贾之心,误了利市大计。“铁料的使用,要多使生铁销拍成鑐铁以供工匠打造器具,经久耐用,减少损耗。亦可吸纳劳力,厚民生计。”

  “市肆上的石炭价可还平稳?”赵武想了想,又问。

  “还算平稳,乡、吉两县的石炭一向价低,若是多销拍鑐铁,可致价涨。”杨吾担忧的答道。

  “涨就涨吧!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工。”赵武叹道。

  几人正说着,马元晨大步进来,见过赵武,便坐下连叫头痛。

  “哦?说说看,何事叫虎影卫的都尉头痛?”赵武取笑着问。

  马元晨叹道:“还不是劝降之事!这劝降比破寨还累。半月来,跑遍了半个乡宁,磨破了嘴,只降了周家岭、东岭头、碾东岭三个山寨,合在一起不过二百喽啰,不如剿了痛快。”

  “哟呵!这马小六何时成了急脾气?要痛快还不容易?拉上大队人马踏平山寨便可。可这人吃马喂,兵器损毁,士卒伤亡可皆要银钱。军寨可是没钱。小六哥,却支借在下些许银钱,补上这痛快的亏空?”赵武戏谑的说:“损坏一副甲三十贯,一副马甲四十贯,一张弓二贯,一口腰刀一贯,一枝箭矢五十文,殁一士卒抚恤六十贯,一匹战马一百贯。”

  “小六哥,可知为何着你劝降?一是士卒的性命攸关,都是娘生父养,为将者一时痛快,便没了许多性命。二是银钱,没有银钱,何来米粮?士卒如何填饱肚子?没有饷银,士卒岂不哗变?这两样,军寨皆缺,却如何痛快?”

  马元晨愣在那,半饷没有吭声。即便是杨吾,也若有所思的回味着赵武的话。李肃、王毅皆呆呆的坐在交椅上,思虑着赵武的这番言语。

  赵武见众人皆愣神,知自己的话打动了众人的心,但要全部领悟,还要假以时日。慢慢来吧!

  赵武咳了两声,让几人回过神来,便与马元晨计议南出乡宁的道路该如何走好。马元晨说:“南出乡宁由昌宁过圪丁石走马璧峪,有三处山寨,碾东岭已降;云丘山,马首山一前一后扼住马璧峪。在下曾修书拜山,皆被挡了回来。”

  “哦?宁死不降?”赵武有些疑虑。

  “倒没那么说,只说是自在惯了,受不得约束,井水不犯河水云云。”马元晨悻悻的说。

  “二山可有结盟?”

  “不曾结盟。二山素来不和,常为劫道之事争斗。云丘山的寨主柏舜,本是附近山民,靠猎获野味换取米粮,以为生计,因在市肆与无赖争执,误伤人命,便上了云丘山落草为寇,啸聚山林,倚仗山势陡峭,山寨坚固,喽啰众多,武艺高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对官府、大户毫不容情,时常袭扰稷山县境。马首山寨主水苇,原是稷山县衙都头。因知县的岳丈在县境被杀,案发现场留有水苇早已遗失的腰牌,又在责限期内未曾破案,被知县忌恨,密书权知绛州事,欲陷水苇于死罪。所幸递书信者与水苇交好,将书信拆与他过目,水苇见信大怒,二人便搭伴反上马首山。二人皆视官府为恶仇,估摸对本军抱敌视之态,故而拒之。”马元晨把这两个山寨的内情摸了个透彻,扼要的禀报给赵武。

  赵武摇摇头,此地民风剽悍,名不虚传哪!看来要亲自出马,降服柏舜、水苇。几件事要同时进行才好。便问杨吾:“战马可曾拨至各哨?”

  “均拨与各哨,耶律哨的劣马也替换下来,供新卒练习。”杨吾答道。

  “好!王毅,令你与魏铁生二哨备足十日口粮,后日随本营校前去安邑。着陈梁率训练营新卒与我去云丘山进剿贼寇。”

  “马元晨安排好人员,河中府和万泉、荣河、河东、龙门、临晋、猗氏、虞乡县,河西、永乐镇;解州和闻喜、夏县、芮城县;绛州和正平、曲沃、绛县、翼城、垣曲县等南路诸府州县镇。皆要设隆盛久货栈,籴米粮,供给乡宁;并隐藏谍者,以为眼线。

  可先着人前去安邑、解县,探探虚实,若有敌情,联络隐藏谍者,大军到时,以为内应。”

  “令耶律哨,虎强都留守军寨,老总管权领之。”


  (https://www.tywx.com/ty70302/588133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