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倾天下:风起天阑 > 第一章 惨遭抛弃

第一章 惨遭抛弃


  大疆万历末年,因在位的古治帝昏庸无能骄奢淫逸,大权旁落,苛捐杂税繁多,老百姓怨声载道,遇上灾年,官府不但不开仓放粮,贩济百姓,却依旧征收钱粮,逼得黎民百姓倾家荡产,流离失所,走投无路。

  被压榨走投无路的百姓在全国各地揭竿而起,一时之间,全国各地四处都有起义军与地方政府势力抗衡,地方正统军节节败退,一股又一股的起义军野火燎原般兴起,相互抗衡,谁都想抢夺江山,纷纷盘踞各地扩张势力,定都称王。神洲大陆原本一统的大疆皇朝江山分崩离析,支离破碎。

  一时间,战火不断,刀光血影染红了山河,各处民不聊生,尸伏遍野。

  就在各方势力打的难舍难分之际,一位长者出现在了世人面前,他,便是世人所敬仰的尊长独孤奇,他号令群雄暂停干戈,聚集各方势力的领头人围炉而坐,进行了三天三夜的谈判,最终签订了停战协议盟约,自此,各地方势力藩王才停止炮火,百姓才有机会重返家园重新生活。此盟约因在甲午年签订,故称为甲午盟约。

  甲午盟约承认各地方势力称王,承认他们所抢夺得到的领土和成池,自成一国,相互之间必须互相停战,不可再引发战争,如若违约,其余国可联合绞之。因长期伐战,其实每个地方势力早已衰竭,天灾**不断,他们早已经没有再继续抗战的资源和力量,不如自持所得土地城池好好整顿休养生息,哪里还怕没有一统河山之日。

  自此,大疆国在当朝太傅独孤奇的谈判当中这才避免了灭朝之灾,只是完整的山河被分成了七大块,不再完整。

  北渊、上元、东岳、大疆、天牧、和风、楚适。

  差点被灭朝的大疆国被掠土地甚多,现如今只剩下居中小小的一块疆土,成为了七国之中最小的一国,堂堂大国落得如此下场,不免让人扼腕叹息。大疆皇朝变成了大疆国,古治帝在六方大军还未破城进入内腹地便带着后宫娇妻美妾逃跑,在逃跑路上被不知哪个山头下来的强悍野匪给截杀了,在古治帝被杀之后,大疆国权臣赵跃拥戴当时年仅十岁的太子天沐霖继位,自己则为宰相摄政。是以太子天沐霖称穗渊帝,改年号万和。

  大疆国居神洲大陆中间内腹之地,被六国所包围,成为一块各国虎视眈眈的肥肉。

  大疆国的西北方是现今领土最大最广的北渊国,北渊国是唯一一个不与大疆有接壤领土的大国,北渊国东接上元国,南接天牧国,北渊是大疆王朝西北荒原之地的游牧民族,谁也没想到,这次战争,所获领土最广最多的会是一个不起眼的游牧民族。北渊首领安木吉称安武帝,年号北河,定都上京。

  上元国位于东北方,西接北渊国,南接东岳国,西南方为大疆国,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日光充足,是一块难得的乐土,是所谓有着“天下粮仓”的美誉。起义军首领原是大疆国定北侯龙吟致,龙吟致称龙元帝,年号现致,定都长安。

  东岳国位于大疆国的正东方,北接上元国,西接大疆国,南接楚适国,东岳国的开国皇帝乃是富甲一方的富绅一族—北辰氏,北辰宁极具政治手腕,更具商业头脑,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经济水平呈飞跃式发展,成为七国当中最富有的一国。北辰宁称星浩帝,年号天元,定都天都。

  西边的天牧国北接北渊国,南接和风国,有最丰富的矿产资源,起义军领袖乃是西域国国主,西域原本乃是大疆王朝的附属国之一,西域国人勇猛好斗,男女皆可上战场,看重战功,有战功者皆可立于朝堂之上,民风开放。西域国国王古牧清称牧清帝,年号古木,定都幽州。

  西南边的和风国北接天牧国,东边接大疆国,南接楚适国。和天牧国相似,领袖也是大疆王朝的附属国——南疆,南疆属少数民族聚集所在,国内的民族达到了三十二个之多,其中最强大的民族乃是现在和风国的皇族——风族,南疆一直比较贫瘠,但是在经过皇族的一系列建设,学习汉族的文化,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经济,现在也算是蒸蒸日上。风族族长风瞬称风庚帝,年号政和,定都风都。

  楚适国位于大疆国的东南边,北接东岳国,西接和风国。楚适国的主君原是大疆王朝的楚王,也算王族之一,是大疆王朝太子的母亲云氏的叔叔的小儿子,也就是天沐霖名义上的舅舅,楚王云浩称楚怀帝,年号尚武,定都澎城。

  神洲大陆形成了五湖四海八荒七国的态势,各国忙着休养生息,兴民生,发展经济,建设攻防,暂时是没空再发动战争了,相安无事的也相处了48年,老百姓才得以过上一段时日的好生活。

  壬午年六月十二日,和风国边陲小城安阳。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响彻在安阳城的茶肆——小安阳中,台上的说书先生讲的口沫横飞讲着当今五洲大陆的历史,声音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激昂亢奋时而唉声叹息,台下的吃瓜群众一片叫好。当说到精彩之处,说书先生一拍桌子,台下又是一片叫好声和掌声。

  小安阳茶肆临街的窗边趴着一个妙龄少女,少女百无聊赖懒洋洋的趴在窗框之上,热烈的掌声一波接着一波涌入那对光洁如玉的耳朵里,不耐烦的伸手揉了揉有些发红的耳朵,心情极为烦躁。

  妙龄少女不知道这是自己这几天来听得第几遍了,每天重复相同的内容,茶肆里的吃瓜群众也不腻,果然小城里的娱乐消遣方式太少了,这里的人看着还是很容易满足的。

  少女旁边还有一团雪白,圆如雪球。尖尖的耳朵,细长的眉眼,雪白的皮毛,眼睛魅而灵动。那团雪球通体雪白,只大大的尾巴末端一小片亮粉色,像一朵小云彩。小雪球也学着少女的姿态百无聊赖的伏在窗台之上,走近了才看清原来是一只白色的小狐狸。

  一人,一狐,就这样趴在临街的窗台上无聊的发呆。

  “小白,你说师父和先生都去了那么多天了,怎么还没回来?”妙龄少女季扶桑郁闷的用下巴顶着窗台,修长嫩白的手指划了一个又一个圈。

  “嗷~熬呜”

  旁边的小白狐似乎听得懂般的跟着叫唤了几声。

  “再不回来,我都快闷死了,叫我们在安阳等他们回来,说什么一定要等他们回来,不可以擅自离开,就这样把我们困在这里,没病都要闷出病来了。”

  季扶桑不满的嘟囔着,小白也配合的嗷呜了几声,似在说“对啊对啊,那两个不负责任。”

  季扶桑这两天甚是烦躁,眼皮时不时跳个不停,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季扶桑的师父携夫君出游,本不打算带着季扶桑和狐狸小白上路的,奈何季扶桑和小白一直缠着他们软磨硬泡,对着他们两个寸步不离地守着,无奈之下这才同意带着季扶桑和小白这两个比夜明珠还要亮上几倍的电灯泡出了蓬莱岛上了内陆。

  一路过来,从东岳到了楚适,从楚适一路又到了和风安阳,一路风光秀丽,恣意妄为,好不逍遥快活。

  就在到了安阳的第一天,师父和先生便说要去附近城池拜访一位故友,故友不方便见其他的人,便让季扶桑和小白留守安阳等他们回来,走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们一定要等他们回来,万不可离开安阳一步。

  师父和先生走后,季扶桑自己带着小白吃遍了安阳城,玩遍了安阳城的每一个地方,现在的季扶桑已经对安阳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连每家每户街头巷尾她都摸得一清二楚的,就连小安阳的说书她都可以倒背如流了,刚开始的新鲜劲慢慢的退去,她觉得甚是厌烦无趣的很,巴不得马上立刻离开安阳。

  茶肆里的台上说书先生依然在口沫横飞的说着,台下的群众依然还在十分配合的鼓掌,谁也没有注意在临街的窗边那惆怅的一人一狐。

  “咕咕~咕咕~”

  几声咕咕的鸟叫声自天上传来,本来趴在窗台上百无聊赖的一人一狐顿时来了精神,看到天上越来越近那青色的身影,四只精神倦怠的眼睛顿时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哎呀,咕咕,咕咕,你快来,我可想死你了。”一只青色的鸟被季扶桑那看似愉快兴奋的声音吓得差点从空中掉了下来,就这样拍动着青色的翅膀在空中不肯再靠近季扶桑,就这样居高临下的与那双带着热切希望的小眼神四目相对。

  咕咕是季扶桑的师父所饲养的信鸽,咕咕不是一般的信鸽,它通体羽毛是青色的,来自于西域,在西域,这种信鸽叫青信子,数量稀少,极其珍贵,颇具灵性,是为西域神鸟。

  咕咕回来了,那师父和先生肯定也就回来了。

  咕咕看着满脸堆笑的季扶桑心里直发毛,它歪了歪头思索了一下,想着季扶桑平日里总是欺负自己,这肯定有诈,自己还是不要靠近的好。

  然后抬一抬腿,便把绑在鸟腿上的信条甩了过去。

  信条脱离鸟腿呈一个完美的弧度向季扶桑飞去,咚的一声掉进了季扶桑的怀里,还没等季扶桑反应过来,扑通扑通的甩着美丽的翅膀头也不回飞走了。

  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谁知道呆会会发生什么不可预估的事,小命要紧。

  季扶桑见咕咕飞走,纳闷的拾起怀里的信条,含笑展开。

  信条展开,季扶桑原本极其优美的笑容僵在了脸上,手指开始不受控制的哆嗦起来,肩膀颤抖。

  为师和先生要去云游四方,你不必挂念,请务必照顾好小白。

  简简单单一句话,话的末尾还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季扶桑和小白,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惨遭抛弃了。

  那两只老狐狸……

  摆明了写着我两夫妻要去过二人世界,你两个电灯泡自求多福,敢情之前带着他们开开心心的云游都是装的,待他们放松警惕,就找借口开溜,什么务必等他们回来,一去数日,就是想好了走了几天,她和小白就没办法追踪得到他们的踪迹,也就一劳永逸的甩开了两条跟屁虫。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一人一狐,对着蓝天就是一阵哀嚎。

  嚎声凄厉婉转。


  (https://www.tywx.com/ty62838/786230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