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 第55章 星火燎原,举世皆反!?

第55章 星火燎原,举世皆反!?


第55章  星火燎原,举世皆反!?

        大秦的御史共分为三个级别。

        第一层。

        侍御史,专职奏事,弹劾。

        监御史,外派监督郡县地方,非常辛劳的差事儿,而且得罪人。

        第二层。

        御中丞,监察二把手。

        御史丞,监察一把手的副官。

        第三层。

        御史大夫,大秦三公之一,年俸万石,拥有独立招募属官的资格,可开府奏事,还有特赐的膳食与车马。

        并且。

        御史大夫还能够插手案件审理,甚至能够直接判决罪犯,权柄相当大。

        此刻。

        始皇钦点尹烈成为御史丞,就等同于直接把后者从一个无官无职的方士,直接抬升成为了御史大夫冯去疾的副手!

        “谢陛下!”

        尹烈拱手谢恩。

        孔白当场傻眼!

        他成垫脚石了?

        “宵小方士!”

        孔白极其想要反驳,但他发现自己在天命和民意两个议题上,绝不能再多纠缠下去。

        不然……他将没有任何优势……

        甚至真有可能被直接拖下水!

        武将有功高震主!

        文臣亦有权柄过高之危……

        诚然。

        孔白本身并没有啥实权,但他顺天应势,以请谏之名,行克君之事,就是犯了所有权臣的大忌讳!

        这时。

        尹烈负手低喝道:“孔仆射,我现在已是陛下钦点的御史丞,请注意你的言辞称呼,莫要乱了朝纲规制!”

        “你!!”

        孔白闻言顿时额头有青筋暴起!

        他方才对尹烈所说的话!

        现在全部被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了!

        孔白只觉自己的儒学心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一看到尹烈,他就隐隐有些情绪失控……

        或许这就是宿命之敌吧!

        “陛下!”

        尹烈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微臣要弹劾孔白目无朝纲纪法……”

        话音未落!

        “御丞!秦御丞……行了吧!”

        孔白终究还是妥协了!

        御史丞通常被称为御丞。

        御中丞则俗称中丞。

        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被称为副相,也叫辅相。

        就这样。

        乱拳打败老师傅。

        尹烈无可争议的获得了这场辩议的阶段性胜利。

        别看尹烈只是逼着孔白改个称呼。

        此等场合!

        两者气势针锋相对!

        尹烈开局被孔白呵斥改称,就意味着尹烈被横压了一头,妥妥的落入了下风!

        同理!

        尹烈现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他在辩议中逆势上扬时,又转而逼着孔白改称……

        这便是角色互换,位置互调!

        孔白接下来若想不出好的应对之策,重新扳回一城。

        那孔白就只能老老实实当尹烈的垫脚石了!

        上位。

        “……”

        嬴政无言的勾起嘴角,他突然发现尹烈的桀骜除了偶尔把他顶得下不来台之外。

        其余时候尹烈做他镇压不正之臣的左右手……简直不要太好用!

        四周。

        帝国诸公纷纷开始了交头接耳。

        “我等刚才属实是小瞧了这个阴阳家方士,没想到他油头粉面的,竟还真有点本事!”

        “这何止是有点本事,你没发现孔白的所有应对,都被方士秦烈预判了嘛?”

        “好像确实是……先以墨家的天志、明鬼引孔白入套,再间接证实所谓的天人儒家和宗法民意,进而抨击儒家的手伸得太长了。最后引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表天命,形成逆势碾压……”

        “不简单!看来阴阳家着实出了个不简单的人物啊!”

        “话说,伱们就没人感觉秦烈这个名字,有点太熟悉了嘛?”

        “你是想说这个阴阳家秦烈和狂徒尹烈的名字很像吧?或许只是凑巧了吧……”

        ……

        行家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尹烈显威,横压曲阜孔氏的当代家主,再度让帝国诸公们的态度倾向,出现了极为明显的转变。

        他们纷纷开始对尹烈刮目相看,顺带也重新正视起了阴阳家。

        人群中。

        东凰自然是把周围的议论之声,尽收耳底。

        她现在算是切身感受到了,与尹烈同乘一条船的绝佳好处!

        所以!

        东凰望向尹烈的目光中,除了照例的惊叹之外,这回还多了点异彩连连。

        有人欢喜……

        自然也就有人忧愁。

        我们的左丞相李斯此刻眉头紧锁,他从眼前新晋御史丞的身上发现了些许端倪。

        太像了!

        说话语气,行事风格!

        都太像那个极罪狂徒了!

        可尹烈却是皇帝亲自掌刑斩首的,并且那日天象异变的更加厉害,百官诸公和三军上下……尽皆有目共睹!

        问题在于!

        狂徒尹烈刚死没几天!

        阴阳家中便冒出了一个口才、眼界和学识,全都无比了得的青年方士,并被皇帝火速提拔为了三公副手:御史丞!

        这不得不让李斯多想……

        但李斯顶多也就是想想。

        兹事体大!

        又直接牵扯到始皇……

        李斯肯定不会去做那个挑事者,他得多观望观望,看看到底怎么个情况!

        旁侧。

        右相王绾和国尉屠雎面面相觑了一下,两人同是位列三公,并且之前都没有见过尹烈……

        不过极罪狂徒,死谏诤秦的事迹,他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的,一路上都传的神乎奇迹了。

        说是狂徒尹烈还有天命庇佑!

        国尉屠雎和右相王绾肯定是不信的。

        果不其然。

        他们一行人刚出函谷关,前脚步入中原之地,后脚便听到了狂徒尹烈被斩首的消息。

        此时。

        阴阳家冒出个方士秦烈,居然能够力压曲阜孔氏的孔白……

        那国尉屠雎和右相王绾肯定就要对其刮目相看了!

        至于武成侯王翦和通武侯王贲,两父子始终岿然不动,对于辩议诸事,他们似乎一点都不上心。

        仔细想想倒也正常。

        军武勋贵派系,看儒家不爽,看阴阳家更不爽。

        再者。

        战场杀伐之将,一念关乎千万大秦锐士的生死。

        尤其像武成侯王翦,帝国军武的擎天一柱,动则都是率领数十万大军出征,先灭赵,再灭楚!

        相比之下!

        尹烈与孔白之间的两人辩议,似乎也就不算什么了。

        当然。

        王翦心态漠然……

        却不代表别的军武将领同样情绪毫无波动。

        麃公的火爆性子,到哪都是忍不住的!

        “陛下,老臣认为秦御丞把中原儒家说得这般厉害……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

        麃公并没有对尹烈的平步青云,提出任何异议。

        泰山之上!

        始皇钦点!

        麃公就算再莽撞,他也不会做没脑子的事情。

        毕竟方才孔白顺天应势的请谏,步步紧逼,使得始皇都一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关键时刻。

        是尹烈身穿方士服站了出来,顶着莫大的压力,硬生生制住了孔白!

        这些麃公肯定也都是看在眼里的。

        但……

        麃公仍旧打心眼里瞧不上中原儒家!

        大秦尚法!

        唯有法家才是帝国典籍之正道也!

        “我大秦之所以能够东出函谷,定鼎九州,靠得乃是商君之法,还有军功爵位制度!”

        麃公继续道:“中原所谓的宗法制,依我看根本不如我们关中的……【令民为什伍规制】!”

        大秦属于绝对的军武立国。

        在户籍制度方面,也是按照军中编制。

        而行伍之间,一人犯错,全队受罚!

        于是。

        连坐法在关中施行开来。

        关中老秦人才会没什么异议,一切似乎原本就理当如此。

        战争,早已刻进了关中老秦人的血液骨髓里!

        正是因为有这个基础……

        秦末名将章邯才能带着一群刑徒,二出函谷,差点再次横扫中原。

        “老将军,商君之法中的军功爵位制度,乃是无可争议的战争利器。”

        尹烈微微侧身,继续道:“但眼下已经天下一统,四海太平。如果单论法家的【令民为什伍规制】与儒家的【宗法制】,究竟孰高孰低……我一定会选儒家宗法制!”

        话音未落!

        帝国诸公瞬间哗然!

        刚刚尹烈说儒家通过宗法制和祭祀之礼,能够操纵民意,把手伸得太长,百官觉得辩议嘛,说得夸张点似乎也正常。

        结果尹烈现在却把儒法放在一起对比,并说儒家更强……

        那关中文武能答应嘛?

        下一刻。

        麃公直接高声道:“李相,秦御丞抬儒贬法,都要顶到我们脸上了,你这个当世法家集大成者,帝国法家派系之首,不打算出来说两句?”

        李斯:“……”

        我们的左丞相大人现在真的很不想掺和眼前事。

        可他越想躲,就越是躲不过去!

        尹烈的拉踩之举。

        使得李斯躺着也中枪。

        孔白见尹烈口无遮拦,即将引起众怒,他反手便开始作壁上观了起来!

        孔白倒要看看……尹烈接下来要如何收场!

        “咳咳!”

        左相李斯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道:“【令民为什伍规制】乃是专门适配于大秦的军武立国之法,为了强国强军,东出一统。而儒家的【宗法制】则是统御中原万民之制,两者不可并论!”

        李斯在察觉眼前青年方士身份存疑之后,就注定他不会轻易下场辩议,索性就开始和稀泥。

        庙堂之上。

        多宛转几个来回,总是没错的。

        “李相总结的很好。”

        尹烈略做思索的道:“麃公老将军,我且问你一个问题,谏陨石书中所描述的军国主义惯性,你可知是何意?”

        “狂言悖逆之谏书,老夫不屑解其意!”

        麃公大手一挥,根本不接茬。

        忽的。

        彻侯蒙武站出来道:“陛下曾命我例行准备,驳斥那极罪狂徒提出的军国主义惯性,其无非就是想说……大秦会不可遏制的陷入战争泥潭,直至崩溃。”

        说着。

        蒙武猛的张开双臂,环顾八方的道:“然而纵观四夷,还有谁有资格将我大秦拖入战争泥潭?”

        帝国诸公闻言,尽皆发出轻笑之声。

        “武侯所言在理,我大秦的兵锋,无可匹敌,谁能挡之?”

        “打仗嘛!杀人升爵得奖赏,天经地义,什么狗屁军国主义惯性,危言耸听,笑话!”

        “宵小方士,一再提及那极罪狂徒的谏书,莫不是跟其一伙的!”

        “依我之见,就应该立刻把这个宵小方士拿下,然后严刑拷打,逼问出其他帝国余孽!”

        “呵呵!人家现在可是陛下钦点的御史丞,三公副手,有监察百官之权,你去严刑拷打一个试试……”

        ……

        周围议论之声阵阵。

        蒙武当即提高音调道:“现今我大秦已然一统天下,坐拥九州,自当出兵再把四方蛮夷之地,尽皆纳入帝国的版图之中!尔后以战养战,便可不断征伐到星海之尽头!”

        似乎每一个军武将领,都有一个以战养战的理念!

        然而!

        理想很丰满!

        现实却很骨感……

        尹烈反驳道:“首先,就拿北境匈奴举例,大秦兵锋再强,匈奴人打不过总是能跑吧?”

        “而匈奴人的羊群只要有草吃,便能够不断的产羊奶、生小羊,并且他们早已习惯了部落迁徙。”

        “那么匈奴人在避开大秦兵锋的时候,就根本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毕竟他们有绵延不断的羊群。可大秦的数十万锐士若是抵达了北境,如果没有足够的后勤物资,大秦锐士总不能吃草作战吧?”

        “如此,便绕不开军粮运输……”

        “想来蒙将军应该很清楚,从南郡楚地亦或者齐地临淄运输粮草至北境,中途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关中即便举例北地较近,一石粮食能运到十分之一,就已经是老天爷风调雨顺了。”

        ……

        大秦攻打山东六国,确实能以战养战。

        毕竟中原同样属于农耕文明。

        军粮不够……

        沿途抢一抢,搜一搜,总归还是能够撑一段时间的。

        可到了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北境除了草,还是草……

        甚至冬天只有光秃秃的白茫茫大地,连根毛儿都难找。

        “我大秦的兵锋,终究还是会受到农耕文明的生产力限制!”

        尹烈负手道:“即便退一步说,大秦攻灭了匈奴,也没有任何好处,更无法以战养战!”

        “可北境没了匈奴,照样还有东胡、大月氏、古羌等等,南边亦存百越诸地,难道大秦要一直透支九州之民力,去接连开启纯消耗的战争?”

        “毫无疑问!你们武将好战乃是传承我大秦的尚武之风!”

        “但……在我看来,永不停歇的战争车轮,就是实打实的军国主义惯性!”

        ……

        南征北战!

        绝对是历史上大秦二世而亡的直接诱因!

        尹烈自然是要扭转这一切的……

        “呵!危言耸听!”

        蒙武沉声道:“我大秦灭韩、伐赵、攻燕、破魏,再一举拿下齐楚,帝国版图扩充至九州,人口翻出三倍之余,国力蒸蒸日上、节节攀升!”

        “后续我大秦横扫四夷,能比仅靠关中一地的东出还难?”

        “秦御史,你可真不愧是阴阳家方士出身,鼠目寸光,可笑至极!”

        “现今我大秦能够聚九州之力,自当所向披靡,百战百胜,越战越强!”

        ……

        蒙武摆出了大秦纸面上的国力和战力!

        综合来看!

        大秦确实全方位获得了翻倍提升!

        霎时间!

        关中文武尽皆燃起豪情!

        “武侯这一番话,说得我是热血沸腾,恨不得今天便披甲上马,去横扫北境四夷!”

        “哈哈哈!陛下此番泰山封禅,八成就是要点将北伐了,我们都有机会!”

        “宵小方士,也敢在我武侯面前叫嚣,真是不知所谓!”

        “如此一看,似乎孔白也不怎么样嘛!竟然会被这等鼠目寸光之辈,辩的哑口无言!”

        “曲阜孔氏,有名无实尔!”

        ……

        关中勋贵派系自然是最想建功立业的。

        军武王家的一门双侯!

        就是他们最好的标杆!

        唯有开启大型战役,他们才有可能成为比肩军武王家一般的顶尖将门世家!

        旁侧。

        孔白听着周围某些人瞬间把他贬低的一无四处,他肯定心里是极为愤慨的。

        但当他瞧见尹烈被蒙武横压之时……

        他又觉得些许风言风语,比之亲眼看到尹烈被挫败,根本无足道哉!

        场中!

        尹烈蹙眉的道:“蒙武将军,不知你可知晓蛇吞象的典故?”

        蒙武:“岭南之象?”

        “对!”

        尹烈顺势道:“岭南之象,双牛之巨,蟒蛇吞之,要么直接被撑死,要么最起码得用半年进行消化!”

        蒙武故意道:“我不认为蛇能吞象……”

        “这是蛇能否吞象的问题嘛?”

        尹烈知晓蒙武是在调侃,他索性挑明道:“大秦鲸吞中原,虎踞九州,总要有个与民休息的【消化】过程吧?尔等马不停蹄的便要开启大型战役……蒙武将军,我且问你,大秦靠谁征收赋税?”

        蒙武负手道:“自然是各个郡县的数万秦吏!”

        “很好,假设战争初期,中原每户只用缴纳三成的赋税,数万秦吏确实能够收上来足额的税赋!”

        尹烈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道:“可一旦北伐之战进入中期,中原最起码每户就得缴纳五成的税赋。届时……你觉得九州三十六郡,仅靠数万秦吏还收得上来足额税赋嘛?”

        蒙武:“……”

        “倘若战争一直继续,个别郡县势必还要加税,到时候就会涌现大量乱民和流民!”

        尹烈深吸一口气,低吼道:“于是!为了镇压乱民,大秦就需要不断的增加秦吏的规模。可秦吏也要吃粮拿饷,粮饷何来?无非就是从加税中来……”

        “那么这便导致了一个问题,大秦越是劳师远征,中原就越要增加税赋,当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百姓群体抗税,乱民四起,便需要调遣军队镇压,同时扩充秦吏的规模,强行征收税赋!”

        “但镇压乱民的军队,以及翻倍规模的秦吏,必然又会造成税赋的进一步加剧……”

        “届时!只需恶性循环几回,九州万民全都活不下去,便只能星火燎原,举世皆反!!”

        “蒙武将军,试问若是会酿成此等局面,你也仍旧要一意孤行的征战到星海的尽头!?”

        ……


  (https://www.tywx.com/ty39227085/12312472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