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 第142章 嬴政:秦卿当赏啊!

第142章 嬴政:秦卿当赏啊!


朝堂诸公面对尹烈所言,他们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语塞。

        事实永远都是事实。

        秦墨匠造在大秦绝对是居功至伟,但他们所获得的奖赏待遇却完全不成正比。

        而大秦却一向自诩晋升公平。

        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何之前就没有一人站出来,为秦墨分支派系鸣不平呢?

        答案自然是……

        关中文武霸占大秦庙堂,堪称是只手遮天,左相李斯也只能保下外客勋贵派系。

        对于名不正、言不顺的秦墨一派。

        王绾肯定是要反抗的。

        帝国财政必须做到统一收支,才能使得帝国的未来经济,最大限度获得蓬勃发展。

        尹烈非常有自信,九卿少府在过往的帝国各项大基建中,肯定是财政预算和支出都相对马虎的。

        当尹烈说出要统一国库的财政收支预算的时候。

        嬴政现在就是妥妥的两难。

        “秦御丞。”

        右相王绾闻言默默的摇了摇头。

        但这种话尹烈肯定也不能明说。

        此乃官场上默认的规矩。

        另外。

        就冲现在这架势。

        少府表示,识时务者为俊杰,该低头的时候,必须得低头才行啊!

        确切的来说。

        右相王绾敏锐的觉察到,治粟内史的财权如果获得增加,势必会此消彼长,造成其他九卿重臣的财权减少。

        同样的。

        九卿少府强撑着道:“不过……秦御丞的财政统一之言,也确实有点道理,反正秦墨工部已经从我的下辖剥离了出去,我自当不再过问秦墨工部的财政支出诸事。”

        “当然,土地制度什么的,眼下我们不必再过多赘言。”

        可这么一来的话。

        “秦御丞,帝国大基建的各项财政支出明细,我都有及时向陛下呈上,随时可查。”

        “至于九州三十六郡的当地驻守军团的屯田事宜,乃是上任国尉屠雎主推的政策,原本是为了【典田土地制度】做铺垫来着,却未曾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徭役兼具土地分配制度。”

        尹烈面对少府的质疑,他只是轻笑一声道:“首先我与治粟内史从无私交,甚至在朝堂上也不曾说过几句话,私下更是没有过任何交际。”

        原因在于……

        正所谓手心手背都是肉。

        九卿少府提出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当然。

        “其次,财政统一除了针对收回三公国尉的驻军屯田之财权,还要厘清帝国各项大基建的财政支出。”

        但九卿治粟内史和廷尉隗妆,却不是左相李斯能够指使的。

        大多数情况下。

        但是……

        就冲这份能力和纯粹之心。

        不然。

        尹烈之前去查郑国渠东岸土地一案时,非常轻易的便获得了人证与物证,形成了证据链。

        尹烈剥离了少府下辖的秦墨工部。

        事实上。

        “而少府与治粟内史的职位相当,使得治粟内史根本无法对帝国各项大基建的用料明细,过多询问……”

        九卿少府的老脸立即变成了猪肝色,又拿他开刀……

        “陛下。”

        在他们看来,受国尉领导,总比被治粟内史捏住经济命脉,相对要舒服很多。

        那就是他怀疑尹烈与治粟内史有勾连,不然为何尹烈要这般为治粟内史说话。

        “比如,过往的帝国大基建所需木材、石料,人工所费等等,都是先由治粟内史从国库中拨款,再由九卿少府你做具体的财政下发……毕竟少府大人之前掌握着秦墨工部的管辖权,自然也就有对应的财权。”

        这还挺让九卿少府费解的。

        胳膊注定拧不过大腿。

        “还有九卿少府之前打着皇帝的名义,越过治粟内史,从咸阳周边直接先行征集税收,这样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真的太意外了。

        他再下令将典客并为奉常之属。

        尹烈微微侧首。

        尹烈眼下还是需要把内外朝制度都给补充完毕才行。

        下面的官吏就算再有经济头脑,亦或者没日没夜的搞建设发展,也是没用的。

        按照他的想法,最好能把这个事儿拖上两三年,等到上卿姚贾和典客顿弱都逝世过后。

        “陛下。”

        “我说的对么?少府大人?”

        这不是闹嘛!

        可他们却都算错了。

        甚至于……

        大秦的【上计考科制度】还是挺先进的,已经初步拥有了每年做出财政预算的规矩。

        然而问题在于……

        他或许都不用花费什么心思,必然一查一个准,并且一查一连串。

        “本相就想问问,当地的驻守军团自主屯田,他们的谷货收益也全部表明上报了,即便不走治粟内史的账册,未来也会有新任国尉负责掌管,又有何不妥?”

        <div  class="contentadv">        ……

        只有财政明细一应可查,没有各个部门之间的互相使绊子,才能让国家吏治越发的清明。

        只有大家都能拿钱,才是最稳妥的发财之道。

        “而想要做出统一的财政收支预算,首先得依靠大秦原本的【上计考科制度】,其次便是在外朝官中,专门选择出一个全面统管国库的官员,也就是九卿治粟内史!”

        既给足了外交功勋重臣的恩惠和颜面。

        国师尉缭子开口道:“老臣以为,涉及更正三公九卿之位,应当三思而后行。再者……上卿姚贾和顿弱为大秦一统真的立下了汗马功劳,现今秦御丞为秦墨工部鸣不平,但陛下又怎能让忠诚耿耿的外交重臣心寒呢?”

        ……

        这属实是让他有点手足无措。

        “国师与秦卿所言都有理,九卿典客并为奉常之属……再议吧。”

        嬴政确实有点于心不忍,他与上卿姚贾的君臣关系,是非常深的。

        右相王绾自然会本能的想要抵制……

        “呃……秦御丞……陛下……”

        “这就使得帝国大基建的财政预算、支出非常的不透明,长此以往,必将成为贪腐的重灾区。”

        有些事儿只要一等,就很容易出现各种变数。

        由于官制混乱的原因。

        “而外朝官方面,奉常按照我的设想,可以补充典客为下辖属官。”

        怎么就让尹烈各种咬住他不放。

        自从上任国尉屠雎整出了东郡陨石案,意欲携天命倒逼皇权,嬴政便打算不再任选国尉之职。

        大秦的财政制度。

        帝国高层的财权不明。

        忽然。

        尹烈也并非逮住一个九卿重臣,就要割肉放血。

        至此。

        这才是最为妥当的办法。

        尹烈现在提议统一财权,就相当于砍掉了右相王绾的财政话语权。

        让嬴政可以名正言顺的达成官制变革。

        这就十分麻烦。

        到时候事情若真闹大了,上了称……

        使得【上计考科制度】所做出的财政预算,总会偏差极大,很少具有精准的参考价值。

        顿时。

        李斯也无能为力。

        尹烈表示……既然嬴政下不了决心,那他就帮嬴政一把……

        现在会有这样的理由无法变革,未来就会有那样的理由再度成为阻碍。

        以免再刺激到军武勋贵派系的敏感神经。

        “最后,治粟内史的权力,却需要大大增加之!”

        尽管他们的身份上属于外客。

        “而陛下也不可能有时间亲自核算帝国各项大基建的每一笔材料支出。”

        “未来帝国除了陛下内库之外,一切收支明细,都必须要经过国库的收支账册登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帝国财政的初步统一。”

        尹烈提议统一财政收支预算的理由非常充分,第一是为了帝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第二就是为了防范贪腐诸事。

        这两位九卿重臣,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为左相李斯站台,此乃他们的外客身份决定的,属于没办法的事情。

        如果按照尹烈的谏言,补偿奖赏秦墨工部,并将其提拔入九卿之列。

        右相王绾开口道:“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权力已经够大了吧?何以还要继续提升!”

        大秦的庙堂,眼看着真要成为尹烈的一言堂了。

        嬴政立即一锤定音的道:“秦卿的内外朝制度,总体还是十分妥当的。”

        九卿少府选择了让步。

        这时。

        尹烈略一思索,道:“右相,你身为三公之一,应当明白,国家的财政绝对需要一个统一的收支预算!”

        “如果少府大人否认我的指控……那么你就得经得起我的调查,反正阴阳家、黑冰台和九卿廷尉的三方会审,我相信总能把过往的一些事情审出个所以然!”

        “唉。”

        那么就得委屈典客……

        这显然是嬴政不太满意之事。

        九卿治粟内史当场就懵了。

        而九卿治粟内史的身份跟廷尉隗状一样,属于无党无派,且都是四朝老臣。

        “太仆则是剥离培养宫庭御马的权力,专心负责全国马政。”

        即将出任秦墨工部卿位的渭阳君表示……以后他恐怕只能出工又出力,却没啥油水可捞了。

        毕竟上面捞油水,下面的人跟着肯定也得混点汤喝。

        也达成了大秦由战转治的官制变革。

        顺藤摸瓜。

        此事根本就无人刻意去掩盖。

        会让嬴政对于很多事情,没有一个精准的把控。

        “右相,治粟内史只是名义上可以掌管租税钱谷,以及财政收支。”

        并非九卿少府和太仆杨端和托大,而是他们都没想到……竟然会有人为了一群中原流民,不惜得罪他们这些庙堂重臣。

        少府沉声道:“全国的财政大权,都由治粟内史一人掌管……秦御丞,你确定你的这份保举,真的没有私心么?”

        君不见国尉屠雎之前凭借这一手,在军中笼络了多少人。

        尹烈做事向来是不避斧钺,敢为天下先。

        财政统一。

        答案是:右相王绾。

        必须从提升治粟内史的权力开始。

        所以国尉的很多事务,都由右相王绾全权接手了,其中就包括当地驻军的屯田税收诸事。

        尹烈拱手道:“方才我只调整了内朝官:宗正,卫尉,郎中令,少府。”

        屠雎在军中的威望,一度能够与武成侯王翦比肩!

        这是十分可怕的。

        毕竟这两个职位,都需要真本事,尤其在嬴政的眼皮子底下,大臣是无法糊弄了事的。

        对于治粟内史,他必须谏言提升对方的权力。

        “秦御丞。”

        只可惜。

        其实不仅削弱了少府在全国基建大发展方面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让少府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财权!

        “呵呵!”

        嬴政立马就洞察了尹烈的心思,同时他也感受到了一些欣慰……

        因此。

        话说他平时也没得罪尹烈啊!

        “廷尉掌管刑名律法,权责范围保持不变。”

        尹烈连东郡陨石案都能查清……

        “没有预算,则朝廷对于帝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将只会是两眼一抹黑,永远无法做到精确。”

        就肯定经不住尹烈亲自去查……

        少府表示他今儿个真是太倒霉了。

        嬴政选择了暂且跳过此事。

        尹烈认为三公国尉可以独自把握九州三十六郡的屯田收益,是非常不妥的。

        九卿少府可就彻底玩完了!

        遂……

        他没想到刺头尹烈有一天居然会为他说话。

        九卿治粟内史和廷尉隗状,都只对皇帝负责。

        涉及帝国大基建的工部财权要收回。

        这不让步没办法。

        ……

        三公国尉的当地驻军屯田财政也即将被收回。

        右相王绾此言一出。

        那么这块谁损失最大呢?

        嬴政莫名的也会生出一个非常不妥的想法,那就是储君之位……

        立马获得了军武勋贵派系的认可,仅剩的几个军侯纷纷点头。

        右相王绾继续道:“九卿少府现今不是已经被剥离了秦墨工部么?过往的那些旧账,秦御丞也不必再往下翻了,毕竟少府也确实都是在为陛下办事。”

        嬴政觉得他未来给尹烈封侯拜相,似乎也都是非常应该之事。

        尹烈想了想,接着道:“实际上,比如现今各个郡县的地方驻守军团,也会负责一些屯田事宜,这部分谷货税收,就是走三公国尉统计上报,并不走治粟内史的账册。”

        这也正是王绾十分抗拒财政统一的原因所在。

        ……

        嬴政真心觉得,尹烈当真是一心为国,无论做什么都能够一言切中要害,并且非常纯粹的就事论事。

        ……

        “不仅厘清了内庭官员和外朝官员的权责职限,还让统一了帝国财政收支预算,让朝堂财政支出明细更加透明,也让朕对于每年的帝国发展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把握!”

        “这场官制改革,相当可行,秦卿当赏啊!”

        ……


  (https://www.tywx.com/ty39227085/12245327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