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烽火李靖之南平萧梁 > 第4章 突厥退兵了

第4章 突厥退兵了


始毕可汗稳稳坐在大帐内,环顾周围的大将,各个威风凛凛,正斗志昂扬,随时准备大战一场。

        连续围攻雁门城二十余日,城内城外的将士们都疲惫不堪。尤其是大隋士兵,经过连日鏖战,几乎已经形不成战斗力。始毕可汗握了握腰间的弯刀,眼中一阵寒芒,他喝道:“我草原儿郎,是天生的勇士,个个都是天神下临。现在雁门城内的那群南瓜,已经抵抗不了我草原铁骑的步伐,只要我们再努把力,拿下雁门城。等活捉那杨广昏君,我们再去洛阳尝一尝汉人女子的味道,好不好?”

        “好,好,好”将军们群情高涨,都想着破城之后的美女与财宝,这二十几天的奔波转战,可算是憋坏了。眼见着雁门城就在眼前,稍微再使把劲,便能够好好释放,感受那人间天堂。

        此时,一名男子匆匆进入了军帐。此人正是阿史那思摩,行如风,站如松,一入军帐,顿时鸦雀无声。

        阿史那思摩走近了,将右手按于胸前,拜了始毕可汗。他说道:“可汗,这是可敦让末将转交给您的手书,请您务必看完再做决定。”说完,阿史那思摩将手书亲自交到了始毕可汗手中。

        始毕可汗接过手书,仔细瞧了个究竟,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良久,始毕可汗才缓缓说道:“各位,就此作罢吧,我们此行已经将那昏君老儿搞得够狼狈的了。现在他们集结了二十万兵马已经过了娄烦,不日便到马邑城下,我们不能冒这个险。”

        大帐内,将军们面面相觑,这手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堂堂一个草原上的可汗,难道还能被一个娘们儿一封手书劝退了?将军们不理解,顿时脸上露出不悦。

        阿史那思摩环视一周,已经察觉出一丝不对劲,随即喝到:“我阿史那族从来不惧任何敌人,无论是谁,也难不倒我阿史那族男儿。如今,南朝皇帝被困,一旦城破,皇帝宾天,南朝再推一位新皇帝。到时候,我们什么也得不到,反而会受到南朝的举国北伐,我们便会得不偿失。况且,现在草原上有些部落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我们若不再退兵,只会是落得进退两难的境地,到时候尔等都将变成刀下亡魂。”

        阿史那思摩这一顿开导,确实起到了作用。只见刚还趾高气昂的将军们,现在正如被霜打过的茄子,各个垂头丧气呢。

        “那就退吧,不然回纥在背后捅刀子,我们收尾无法相顾了。”执失思力站起来说道。顿时间,营帐内的将军们纷纷调了风向,要求撤退。

        突厥大军趁着夜色,在确认没有大隋将士追击的情况下,一夜之间,二十万大军全部撤出了马邑城。翌日凌晨,太阳一如往常照样升起,只是少了往日的血腥与杀戮,没有了攻城的呐喊声,也没有了炮火的哀鸣。

        “突厥退了!突厥退了!”号兵将突厥退兵的消息散布开来。

        突厥退兵的消息从城楼上遍传到行宫,一路上无不欢声雀跃,听到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杨广再也耐不住性子,大步出了行宫,要亲眼见到突厥退了心里才能安心。

        望着城外空无一人,杨广心里面感到无比的宁静,只是那些残留下来的血腥还夹杂在空气中刺激着他的感官。一阵风吹来,杨广在众多大臣的拥护之下,打道回府。

        云定兴还担心李世民的这种小把戏瞒不过始毕可汗的眼睛,没想到突厥真的退兵了,现在自己再到雁门将皇上接出来,定是大功一件。

        正在云定兴下定主意进城之时,马邑城外突然出现大批人马,这老匹夫当时便吓得双腿发软,要是这突厥去而复返该如何是好。李世民进了大帐,当即大笑三声。

        “大帅,突厥退兵了,何事让你这般胆怯啊?”

        云定兴定了神,假装镇定的说:“贤侄,你有所不知,刚才斥候来报,一队人马正朝着我们马邑而来,本帅担心的是突厥去而复返呐。”

        李世民暗想这云定兴必定在担心这突然出现的大批人马,于是接着煽风点火道:“大帅,这突厥一向是来无影去无踪,去而复返也未必不可,要不这样吧,小侄现在带领手上的五千人马去会会这批来历不明之人。”

        云定兴正愁没人可派,现在你小子既然要去,那就去好了,反正出了事老子又不背锅。

        “贤侄,你可要保重身体啊,赶明儿咱们见了皇上,一定将贤侄的救驾之功如实上报,本帅绝不抢你功劳。”

        李世民别的不敢信,但是这时候的云定兴说的话还是可信的。“大帅,这功劳嘛,小侄自然是信得过大帅的,只是我这一去也不知道有没有命回来,以后你见了我父亲,代我问声好。”

        云定兴假意点点头,李世民飞快地出了大帐,翻身上马。

        李世民双腿一用力,一声“驾”之后,那马儿应声而出,这云定兴的那点心思早被李世民看得一清二楚,现在云定兴只想着进城领功,多亏了父亲带着河东铁骑出现,不然,这功劳定被云定兴全抢了去。

        李世民没有回营,直接奔着马邑城外而去。

        雁门的突厥大军退后,满城欢呼,渐渐地恢复了进出,没一会儿,杨广便收到了义成公主的信件。杨广懒懒地躺在几名美女怀里,经历了这么多天的煎熬,这鬼地方再也待不下去了,于是吩咐左右通知下去三日后启程回洛阳。

        掌事太监将义成公主的信件交给了杨广。杨广看后,又陷入深深的思虑,这大隋举国上下,竟然只有三原李靖敢冒险营救自己。本来说好的突厥退后嘉奖功臣,现在看来,不奖也罢。

        “张公公,传朕旨意,明日召集群臣,对了,去吩咐一下,把城外的各位将军也叫来。”

        张公公拜道:“老奴遵旨,这就去办。”

        第二天,群臣抵达行宫大殿,除了一起与杨广被困雁门的大臣之外,还见到了云定兴等前来救驾的武将,关键是来了一位本不会出现的人——李渊。

        山呼万岁之后,杨广懒懒的坐在上位,李世民终于见到了杨广的真容,原来皇帝长这幅模样。本以为是神气威武,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就像自己父亲一样。见到杨广的真面容之后,落差感太大,李世民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杨广张口问道:“这次突厥突然向朕发难,看来是蓄谋已久,纵观我大隋,兵强马壮,却被困雁门近月余之久,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朕命令,河东与太原两郡兵马,加上马邑郡新招兵马,即刻加以整顿。待朕回到洛阳之后,定要兴兵北伐,好好一雪这雁门之耻。”

        萧瑀急忙出列道:“陛下,万万不可,这突厥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声无息,想必定有蹊跷。我军刚刚经历久战,已是疲惫不堪,若是再北伐,恐怕会引起军变呐。”

        李世民站在群臣之中,对杨广的安排简直失望到了极点。这个时候正是趁机收拾人心,奖赏群臣,拉拢将士的时候,却想着北伐来雪耻,只会导致君臣失和,将士离心。

        李世民心头生出一股可怕的念头,但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脸被涨得通红,他极力地深呼吸,才将这一小小的激动掩了下去。

        杨广怒道:“萧瑀,朕念你此次献策有功,便不追究你这直犯龙颜之罪,突厥欺我大隋,这仇一定得报。”

        群臣见到杨广脸色不对,也不敢再有人上前直言。只是李世民正要出列,被李渊死死地拽住手腕。李渊几乎以命令的眼神盯着李世民,这才将李世民拉了回来。

        此次,李渊本来不会出现在雁门的。自从李世民半夜出走之后,李渊觉得事情不对劲,问了管家,而管家也毫无隐瞒,将二少爷北上的事情说了出来。

        李渊便马上召集太原兵马,又命人前往河东将事情告知了李建成,两郡兵马同时出发,约定在楼烦集结。此时,杨广正在气头之上,要是在这时候出列进谏,无非是往刀口上撞,搞不好,还会连累整个李家。

        大殿上,一时间气氛变得十分尴尬,君臣之间,你看我我看你的,相对竟无言。

        “既然无事,那便退朝吧,各自回去收拾行装,后天班师回朝。”

        “皇上圣明。”

        出了大殿,李世民觉得这殿外的空气真的好自在啊。在殿内短短半个时辰,却像是过了好几个春秋一般。

        “父亲,你刚才为什么拦我?皇上这个时候不对功臣进行封赏,必然会失去人心的。再要北伐,三军将士势必会有怨气,到时候北伐再败,大隋堪忧呐。”

        李渊停下脚步,轻声对着李世民说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再给你细说。”

        李靖从牙帐出来,肚子饿得直咕噜咕噜叫,索性在大利城寻得一家酒肆,叫了两斤牛肉和一斤奶酒,以填饥饿。此时,酒肆外一阵喧哗,众人吵吵嚷嚷,引起了李靖的注意。他透过垛墙的洞窗看过去,一个突厥人正牵着三五个奴隶在叫卖,奴隶们都穿着汉服,看样子是被抓来的。

        在突厥,汉人的身份自然要低人一等,出售和贩卖奴隶早已经司空见惯。李靖从盆里抓起一块牛肉送进嘴里,又灌了一口奶酒,酒香融进牛肉里,简直是人间美味呀。他从洞窗看去,那突厥人正对着奴隶们拳打脚踢,引得一旁的路人几度喝彩。


  (https://www.tywx.com/ty39152567/4254685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