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神话演绎 > 火狱 天园 封印先知 先知

火狱 天园 封印先知 先知


  【火狱】

  【别名】

  (Jahannam)

  【来源】

  伊斯兰教信仰的后世惩罚处所。亦译“炼狱”。阿拉伯语“哲罕南”的意译。中国穆斯林多沿用波斯语Duozakh一词的译音,称作“垛子海”,或谐音译意为“多罪海”。在阿拉伯语中,用于指称火狱并见之于《古兰经》的词汇还有哲希姆(al—Jahim)、侯泰迈(al-Hutamah)、“纳尔”(Nar)、“塞伊尔”(al-Sa‘ir)、“塞盖尔”(Saqar)等。与“天园”相对,同为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一——信后世的重要内容,被视作刑罚严酷、阴森恐怖的地方,为拒不信奉伊斯兰教并作恶多端者复生后的永久归宿。

  【推测描述】

  【一、关于火狱的阴森恐怖情景】

  《古兰经》中描绘火狱的经文,在数量上与描述天园的经文大体相等,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照。被罚下火狱者将永世受刑,其惨状令人恐惧。据《古兰经》载,火狱共分7层,“有七道门”,每道门内将收容“被派定的一部分人”(15:44),层层充满了燃烧的烈火(39:16),其燃料是人和石头,“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神”(66:6)。被戴上枷锁投入火狱的人,被“穿在一条七十臂长的链子上”(69:30~32),生活在“毒风和沸水中”,处于“黑烟的阴影下”(56:42~43);他们穿着用沥青制作的衬衣(14:50),“垫火褥”,“盖火被”(7:41);他们以荆棘和花篦似魔头的攒槽木果实充饥,食下后腹中像油锅和开水一样沸腾(37:*~66,44:43~46,88:6);他们不能睡眠,得不到饮料,喝的只有难以下咽的“沸水和脓汁”(14:16~17,78:24~25)。被投进火狱者将遭受各种酷刑,如用沸水浇头,以致“内脏和皮肤将被沸水所溶化(22:19~20,44:48);用铁鞭抽打(22:21);用被火烧红的金银烙前额、肋下和脊背(9:35);烧焦一层皮肤后另换一层再烧(4:56),等等。身陷火狱者悔恨和求饶均将无济于事(23:104~108,35:36~37,40:47~50,67:8~11),他们将永居其中,无法逃出(33:*~65,22:22)。圣训对火狱中的情景亦有诸多描述,如说:“现在世人所用的火,只是火狱热力的七十分之一”,“火狱里最轻的刑罚,是火鞋。足穿火鞋,脑子沸滚”。

  【二、关于什么人将堕入火狱】

  《古兰经》明确指出以下几种人将永居火狱:(1)不信真主及其使者的人。这方面的经文很多,如:“不信真主和使者的人,我确已为他们这等不信者预设火狱了”(48:13),“不信道,而且否认我的迹象的人们,是火狱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那归宿真恶劣”(*:10)。(2)多神崇拜者。如:“火狱将被陈列在邪恶者的面前。将要向他们说:‘你们以前舍真主而崇拜的,如今在哪里呢?他们能助你们呢?还是他们能自助呢”(26:91~93)。(3)贪恋今世的人。如:“悖逆而且选择今世生活的人,火狱必为他的归宿”(79:37~38)。(4)犯罪、作恶的人。如:“犯罪者的确在迷误和烈火中。他们匍匐着被拖入火狱之日,将对他们说:‘你们尝试火狱的烧灼吧”(54:47~48),“作恶者每作一恶,必受同样的恶报”,“这些人是火狱的居民,将永居其中”(10:27)。(5)伪信者(Munafiq,即穆纳菲格)。如:“伪信者必堕入火狱的最下层,你绝不能为他们发现任何援助者”(4:145)。

  【推测的结论】

  综合以上经文,伊斯兰教认为:凡未真正做到认主独一,没有坚定的伊玛尼(iman,指以认主独一为核心的六大信仰),并且作恶多端的人,经过末日审判后,必将受到安拉极其严厉的惩罚:被投入火狱备受酷刑之苦,而永无逃出之日。伊斯兰教还认为:穆斯林如在履行教规方面有欠缺或者犯有罪行,亦将根据其情节轻重,先入火狱受刑一定时期以示惩罚。但因其认主独一的信仰没有动摇,故刑满后仍可获赦而进入天园。

  【影响】

  在伊斯兰教义中,令人恐惧的火狱作为一种警告,无疑在穆斯林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起到维系其信仰,规范并约束其行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与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天园,对于穆斯林具有同等教育意义,即旨在劝诫他们要坚定信仰,恪守教规,行善戒恶。

  【天园】

  天园(Jannat)

  伊斯兰教信仰的后世极乐境界。又译“天堂”、“乐园”。阿拉伯语复数词“占纳特”的意译,其单数词为“占奈”(Jannah)。与“火狱”相对,同为伊斯兰教六大信仰之一——信后世的重要内容。被视作令人神往和追求的无限美好的地方,为虔诚信奉伊斯兰教并履行善功者复生后的永久归宿。“天园”一词为《古兰经》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之一,多达140余次,关于天园的经文多达300余节。圣训关于天园亦有较多描述。根据经训明文并结合经注学家的解释,伊斯兰教关于天园有如下阐述:

  (1)关于天园的美好幸福情景。《古兰经》中描述天园情景的经文颇多,文字生动,令人神往。有幸永居其中者可尽情享受安拉所赏赐的物质和精神的恩泽。那里环境优美,恬静:滨临清泉(44:52,77:41),诸河交汇(2:25,4:27),有长年不断的“漫漫的树荫”、“泛泛的流水”和采摘不绝的“丰富的水果”(13:35,56:30~33);有质纯不腐的水河、味美不变的乳河、饮者称快的酒河和质地纯洁的蜜河(47:15),气候宜人,“不觉炎热,也不觉严寒”(76:13)。进入天园的人在物质上可享受他们所要求的一切(41:31),穿的是绫罗绸缎,“戴的是金镯和珍珠”(18:31,35:33),吃着“他们所嗜好的水果和肉食”(52:22),睡在“珠宝镶成的床榻上”(56:15),身边有“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们的伴侣”(52:20),宛如珍珠一样纯洁、晶莹的童仆“轮流着服侍他们”(52:24)。进入天园者在精神上可享受极大的快慰:他们再也听不到人世间的恶言、谎话和闲谈,听到的只是众天使和同伴们的“祝寿和祝安”(19:62,26:75,56:25~26,78:35);彼此再无怨恨,相处亲如弟兄(15:47);大家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毫不辛苦,毫不疲倦”(35:34~35)。圣训对天园的情景亦有诸多描述,如说:“天园弹丸之地,胜似普世界的一切”,天园里“有珠楼、玉阁、琼亭、瑶池”,“天园以金砖、银础、麝泥、珍珠铺地,红花涂饰。进天园者,只享福,而不受罪,永生而不死,年青而不老,衣新而不旧”,等等。

  (2)关于天园的种类和等级。伊斯兰教认为,天园坐落在7层天体之上,共有8层,即由低到高,分为8个等级。不同品级的人将分别居住在不同层次的天园里,品级愈高尚者,其所住天园的层次愈高,距离真主亦愈近。穆斯林在举行葬礼时,常把“求真主提高某亡人在天园中的品级”这句话作为祈祷词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原因即在于此。根据经注学家的解释,《古兰经》中述及天园的各种不同称谓,即代表不同的等级。八层天园由低到高,分别是:1.达尔·杰拉勒(Daral—Jalal),意为荣乐园,指入园者将享有人世间所得不到的尊贵和荣耀。此为天园的最低层,大多数穆斯林均可入之。2.达尔·色兰(Daral-Salam),意为安宅、和平园。《古兰经》指出:凡有觉悟的虔诚穆斯林将以其善行入此园(6:125~127)。3.占奈·麦厄瓦(Jannahal-Ma’wa),意为归宿园。《古兰经》称它“在极境的酸枣树旁”(53:14~15),“信道而且行善者”将以其完美的功修获此报酬(32:19)。4.占奈·胡勒德(Jannahal-Khuld),意为永住园,敬畏真主者将永居其中(25:15)。5.占奈·奈伊姆(Jannahal-Na‘im),译作幸福园、恩泽的乐词等。该称谓在《古兰经》中出现次数较多,是敬畏真主的“最先行善者”将进入的乐园(68:34,56:10~12)。6.达尔·盖拉尔(Daral-Qarar),意为安宅,被认为是达到“吾里”、“谢赫”品级的人方可进入的极乐境界。7.占纳特·阿德恩(Jannat‘Adn),意为永久园、常住的乐园。为《古兰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天园名称,被认为是天园中“最高的品级”(20:75~76)之一,只有深受真主喜爱的敬畏者方可进入(98:7~8)。8.占纳特·斐尔道斯(Jannatal-Firdaws),意为极乐园。为天园的最高层,是所有进入天园者最为仰慕的地方,先知穆罕默德将在那里祈求真主恩准其教民陆续升入之。

  (3)关于进入天园必须具备的条件。《古兰经》明确指出以下几种人将永居天园:1.信教、行善的人。这方面的经文很多,如:“信道而且行善者,必将享受极乐园,而永居其中。这是真主的真实的应许,他确是万能的,确是至睿的”(3l:8~9)。2.敬畏安拉的人。如:“敬畏主的人享有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这是从真主那里发出的款待”(3:198)。3.为安拉之道而战的人。如:“谁为主道而战,以致杀身成仁,或杀敌致果,我将赏赐谁重大的报酬”(4:74)。即死后进入天园,“真主确已用乐园换取信士们的生命和财产”(9:111)。4.恪守教规的人。《古兰经)应许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保持贞操、实践约言的信士为天园的继承者,并将永居其中(23:1~11)。综合以上经文,伊斯兰教认为进入天园最根本的条件是:1.虔信伊斯兰教。即具有坚定的伊玛尼(Iman)——以认主独一为核心的六大信仰。这是敬畏真主、恪守教规、为真主之道而战等一切自觉行动的基础和动力。2.履行善功。扬善抑恶是伊斯兰教三大基本教理之一。《古兰经》中每讲到信教,必言及行善,说明了善功在伊斯兰教义中的重要地位。

  伊斯兰教认为,只有具备信教和行善这两个最根本的条件者,经过末日审判后,方能荣获真主的嘉赏,顺利通过架设在火狱之上的一座细如发丝、利如刀刃的天桥,进入无限美好的天园而永居其中。根据伊斯兰教义,人们要想永久摆脱诸如干燥、酷热等自然压迫的痛苦和人世间的烦恼与苦难,就必须在生前准备好前往后世的旅费,即努力创造条件,坚定以认主独一为核心的六大信仰,在行动上恪守念、礼、斋、课、朝“五功”,遵守教规,并多做善功。只有这样,死后才有望进入令人神往的天园。此即伊斯兰教经训典籍以大量篇幅阐述天园的主旨和意义之所在。

  【封印先知】

  伊斯兰教对众多先知中最后一位的特称,专指穆罕默德。《古兰经》称:“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男人的父亲,而是真主的使者,和众先知的封印”(33:40)。伊斯兰教认为,安拉在派遣穆罕默德后不再派遣使者或先知。在近代,仍有自称或他称“先知”者出现。如阿赫默底亚教派承认本教派奠基人为“先知”,从而受到其他派别的谴责。

  【先知】

  【伊斯兰教的先知】

  默罕默德他的童年很苦,从小就得自谋生路。他当过放牧人,后来又跟随伯父经商,到过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和许多地区。在经商期间,穆罕默德增长了见识,对阿拉伯人民的各种痛苦也有了很深的了解。在随伯父在巴勒斯坦经商期间,他又研究了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教义,知道了许多神话传说,同时也了解了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另外,他还学会了观测天气、预测风沙和治病的本领。这一切都为他以后创立伊斯兰教打下了基础。

  但是他太穷了,他的抱负没有金钱和地位的保证,无法得到施展。在25岁时,穆罕默德和一个比他年龄大许多,名字叫赫蒂彻的麦加富商的遗孀结了婚。从此,他在经济上一下子有了保障,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

  穆罕默德的才干逐渐显露出来。一次,克尔白神庙由于年久失修倒塌了。古庙修复后,却发生了由谁来把黑色陨石再放回原处的争执。麦加的一些大贵族都争着由自己把陨石放回原处,借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大家谁也不肯谦让,在庙里便大吵起来。这时穆罕默德走了出来,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铺在地上,再把陨石放在上面,然后请争执的人各派一个代表,分别提起上衣的一角,一起把陨石放回原处。争执平息了,大家都说穆罕默德真是一个聪明和识大体的人。此后,穆罕默德的声望和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


  (https://www.tywx.com/ty372526/6142835.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