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神话演绎 > 阿摩罗识 第九感,第九识 七转识

阿摩罗识 第九感,第九识 七转识


  【阿摩罗识(第九感,第九识)】

  “阿摩罗识”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或称真如心、自性清净心、净菩提心(菩提即觉悟之意)、实相心、佛性等。

  阿摩罗识又称第九感,众神的意识。

  梵语amala-vijn~a^na。即第九识。又作阿末罗识、庵摩罗识、唵摩罗识、庵摩罗识。意译无垢识、清净识、如来识。此识为真谛系之摄论宗所立。人心之本来面目乃远离迷惑而本自清净,故摄论宗认为转阿赖耶识之迷而回归觉悟之清净阶位,即阿摩罗识。

  【学识中的阿摩罗识】

  据三无性论卷上载,唯阿摩罗识无颠倒、变异,故谓之如如。转识论则谓,实性即阿摩罗识。又据十八空论载,阿摩罗识乃自性清净心,然为客尘所染,而谓之不净。据金刚三昧经载,众生一切之情识皆转入庵摩罗。至于阿摩罗识之体性,据圆测之解深密经疏卷三及四分律疏饰宗义记卷三本等所说,真谛三藏以真如与真如智为阿摩罗识之体性。然唐代福成寺之道基于摄论章(华严孔目章发悟记卷十五之引文)驳斥真谛之主张,谓阿摩罗识仅以如如之理法为体性。

  在唯识学中,六识之外尚有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并称八识;摄论宗又在八识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采此说者。而玄奘系统则认为第八识即已包括清净之一面,故不另立第九识。又宋译楞伽经卷一所说之真识,即第九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四、入楞伽经卷二、大乘玄论卷五、梁译摄大乘论卷中、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法华经玄义卷五下]

  藏传佛教噶举派“大手印”的修持,须经四次灌顶(瓶灌、密灌、慧灌、胜义灌)和四瑜伽(专一瑜伽、离戏瑜伽、一味瑜伽、无修瑜伽)的修持,则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转为“意识”,意识再转为“末那识”,末那识继转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又转为“阿摩罗识”,直到阿摩罗识破而转为“法界体性智”,便完成了“转识成智”的心灵修持程序,这个程序在内丹学中称作“炼神还虚”。“法界体性智”即是道教内丹学中所称万劫不坏的一点“灵明性体”,也是佛学的“真如佛性”。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在佛典中多将阿摩罗识归入阿赖耶识之内,不作分别,但和丹经比较发现仅有阿摩罗识和丹经中之元神相当)在佛学中称作“去后来先作主公”的“轮回种子”,在尚未“转识成智”之前由它作主,但既转识成智之后,不受轮回,即由佛性(法界体性智)作主了。阿摩罗识转为法界体性智之后,其他各识亦随之而转,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皆为“法界体性智”之妙用。

  【阿摩罗识之九识】

  【九识】

  (名数)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

  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

  金刚三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心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

  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大乘密严经卷中曰:‘心有八种,或复九种。’是也。

  说阿摩罗识者,大佛顶首楞严经第四曰:‘如果位中,菩提、涅盘、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是七种名,称谓离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此外见金刚三昧经,密严经,转识论等。

  其如前所举,以阿摩罗识为第九,总立之为九识者,似至真谛三藏,始见其说。

  圆测之解深密经疏第三曰:‘真谛三藏依决定藏论,立九识义,九识品如说。言九识者,眼等六识,大同识论。第七阿陀那,此云执持,执持第八为我我所。唯烦恼障而无法执,定不成佛。第八阿梨耶识,自有三种:一者解性梨耶,成佛之义。二者果报梨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云:尘根我及识,本识生似彼。依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者染污阿梨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依安慧宗,作如是说。

  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者所缘之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者能缘之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

  具如九识章,引决定藏论九识品中说。’据此可知真谛唯以阿阤那为烦恼障我执,又阿梨耶有解性(即觉)与染污法执(即不觉)之义。

  又大乘义章第三末曰:‘亦得说九,故楞伽经总品中云:八九种识,如水中波。其状如何?分别有二:一者真实分别,以说九种。妄中分七,谓六事识及妄识。真中分二,谓阿摩罗及阿梨耶。义如上辩。以此通前,故合有九。

  二者真妄离合,以说九种。独真为一,所谓本净阿摩罗识。真妄和合,共为八种。义如上辩。共本识与阿阤那识及起六识,通前为九。’

  其中前真妄分别之义,约于阿梨耶不失真而摄之于真,后真妄离合之义,为阿梨耶等真妄和合故,以之对于阿摩罗之唯真离妄而分别者也。

  又金光明经玄义卷上曰:‘庵摩罗识,是第九不动识。若分别之,即是佛识。阿梨耶识,即是第八无没识,犹有随眠烦恼与无明合,别而分之,是菩萨识。

  大论云:在菩萨心,名为般若,即其义也。阿陀那识,是第七分别识。诃恶生死,欣羡涅盘。别而分之,是二乘识。’

  法华玄义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可见陈隋之间,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诤难。又据此可知九识为真谛一派之摄论家所立。玄奘门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识,说阿摩罗无垢识,兼第八阿赖耶之识性,或谓为取第八之净分而名之者,非识体有九也。且破真谛以阿陀耶为第七(法相宗谓阿陀耶为阿赖耶之异名),唯以为烦恼障,又弹斥阿赖耶起法执,并缘十八界之说。彼十住心论第十所谓‘他缘觉心而教,但示八心,一道极无,但知九识。’虽由法华玄义第五上等,谓庵摩罗为第九识,以之为道后之真如而论。

  然天台等必非属于九识家也。又出于维摩经玄疏五,成唯识论述记一,法苑义林章一等。

  【七转识】

  唯识宗用语。

  指依止阿赖耶识而生灭转变的七识。亦即八识中之前七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识。略称七转、转识或转心。《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三云(大正30·651b)︰‘略有二识,一者阿赖耶识,二者转识。阿赖耶识是所依,转识是能依。此复七种,所谓眼识乃至意识。譬如水浪依止瀑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镜。’《成唯识论》卷二(大正31·9c):‘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

  此中,前五识又名五转识,缘阿赖耶识所变色等五境,行相粗动,转外门,了别现在之境。第六意识缘过未等一切境,转内外门,审慎了别境相,通善等三性,与六位心所相应。第七末那识,名为意或意根;缘阿赖耶识见分,有覆无记性,与舍受相应,又与无明等四根本烦恼相应,恒思量我相,微细任运相续。

  ;


  (https://www.tywx.com/ty372526/614280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