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神话演绎 >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崂山派 即金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崂山派 即金山派


  【崂山派】

  崂山派,是全真龙门派的支派,由崂山道士孙玄清(公元1517—1569)于嘉靖(公元1522—1565)年间所创立,因孙玄清字金山,故又名“金山派”。该派是较早融合斋醮祈禳等正一符箓法术的全真龙门道派之一。

  【传承与影响】

  孙玄清本为龙门第四代,初师崂山明霞洞道士李显陀,后于铁霞山云光洞遇通源子授与天门升降运筹之法,复遇斗篷张真人授修真诀,一时颇具声望。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曾至白云观坐钵堂一载,祈雨有验。

  孙玄清是嘉靖全真道士中最显贵者,《全真须知》中列有金山派派目。

  【所属支派】

  龙门派

  全真龙门派是王重阳开创的全真七派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教派,由北七真之一丘处机所传,邱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山东登州栖霞人,大定六年[1166年],时年十九岁,他悟世空华,弃家学道,潜居昆仑山,次年,得知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全真庵,便前往拜师求道,待重阳祖师仙化,又守墓三年后,先到陕西蟠溪苦修六年,后至龙门修道七载,道功日增。贞祐二年[1214年],请命招安山东杨安儿起义军,因他修行明道,说服力强,固招安获得成功,同时,亦显示了他和全真道在群众中具有相当大的号召力,这不仅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而且亦引起当时金、南宋、蒙古三方统治者的注意,都竟相派谴使臣前往召请,各自欲为其所用。

  【历史发展】

  崂山派的道士擅长于驱鬼捉妖,镇压僵尸,诅咒解咒,传统中医,地脉风水,内家功夫等,其中地脉风水与传统功夫两法分流到山贼组织,形成了卸岭力士一派。曾经辉煌一时的绿林军中多有崂山门下。唐末义军领袖黄巢就传说学过崂山之术,并曾经在陕西挖过多处唐墓以充军饷。而崂山派内部这些本领却逐渐失去传承。

  崂山道士也有人为富豪官宦服务,对付他的敌人。崂山弟子素来以不分正邪,行事胆大妄为著称,号称只尊天命,不理人情,弟子中颇多和四大门派合作盗掘古墓牟利之人。四大门派中回避僵尸的法器药物,也多为崂山弟子所创。与茅山为宿仇。结仇原因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难以追溯。实际上后人多是因为谋生过程中产生冲突。崂山道人惯于破坏墓葬取利,茅山弟子则要费尽心思研究如何不让人掘丘破运,一来二往两派中人死在对方手下不计其数,数千年岁月下来,仇恨之深,集合江海也不可洗清。

  到了近代,尤其是*时期,崂山派被极力打压,几近失传,开放后,随政策的放宽,又逐渐兴盛起来,但声势大不如当初。不过在港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华语文化影响范围内,崂山派依然颇有影响力。

  【武术】

  派气功

  崂山气功

  一)外动

  起始姿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挺胸收腹,目视前方。双手掌心向前推出,五指稍开微曲,意守内劳宫(手心)。吸气。缓缓上抬双臂,指尖平鬓角。翻掌,掌心向下,呼气同时放双臂至大腿两侧。两手五指向对,掌心向上,双手配合吸气从腹前提至胸口;后双手向天推出,眼向上看,同时呼气。然后将手臂放下来至大腿两侧。慢慢站立,自然收功。

  二)内养

  盘膝而坐,含胸拔背,双手握大拇指成拳。置于丹田/小腹两侧。轻闭目,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随呼吸聚气丹田,养丹。

  武术传承

  崂山派自匡常修道长就以习武方式来弘扬崂山道教武术文化。匡道长以武当内家功法为主,中国传统武术为辅,开创了武当崂山拳系,包括“崂山玄功拳”、“崂山龙华拳”、“崂山龙华剑”等拳术套路及刀、枪、棍等器械套路,并悉心传授给弟子,他主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精益求精。为发展崂山道教武术做出了贡献,培养了大批文武双全的道士。

  崂山派的太极拳源于武当山,为张三丰祖师所创,是武当武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武当三丰太极拳,内合其气,外合其形,形气相合,身形具秒,容无数养生于一体,是一种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需合道,修炼精,气,神,人身三宝的道家静态功法,其功效是通经活络,延年益寿,亦能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强身健体的武当武术的密宗。三丰祖师是崂山派拳术武当派之祖,开创了习武修道之行,他一生三次来崂山派,经其辛勤和艰苦卓越的努力,把在武当山练成的拳术、剑法、气功、点穴术等逐一传给崂山派的道士,并创立新的全真道派,其教义是练武健身、炼丹医病、道财兼施、济善于世、不畏强权、见义勇为、对老者要孝、对国家要忠、要有牺牲精神,从此为崂山派及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

  崂山派音乐,崂山派道教音乐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派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中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乐。

  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邱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由于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崂山地区民间吹奏乐的蓬勃发展。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致使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传流至今。

  【崂山派创始人】

  孙玄清,号紫阳,又号金山子、海岳山人,明代寿光(今山东省寿光市)人。生于明代弘治九年(1496年)八月二十二日(一说为弘治十七年),幼年双目失明,出家为僧。嘉靖初年,孙玄清辗转来到崂山明霞洞,弃释修道,20多年后,目疾不治而愈,名声大噪。当时,正值朝廷差官诏取天下玄文秘录,同洽并参。孙玄清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应诏到京师,功事完毕,赴白云观坐钵堂一年,注《灵宝秘诀玉皇心印经》、《太上清净经》、《皇经始末元奥》等,又造释门宗卷八部六册,由阁老翟銮和少卿龚中佩为主进呈御览,敕封为“护国天师府左赞教”,掌管真人府事。明代隆庆三年(1569年)六月二十六日,孙玄清逝于崂山上清宫,年73岁(一说为65岁,待考)。文渊阁大学士、太傅翟銮曾为之题诗吊唁,诗刻于明霞洞处。

  孙玄清在上清宫和明霞洞共修行50余年,“大悟千百遍,小悟不可以计数”。他创立了道教全真金山派,并以明霞洞为金山派的祖庭。明霞洞左侧镌刻有《孙真人紫阳疏》成篇石刻,又称《海岳修真记》,该刻石占明霞洞巨石之大半,字尚可扪读,疏中述孙玄清事迹甚详。又据记载,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崂山道士王生本在白云洞立有白云洞历代碑,内述其金山派祖师海岳山人之功果,惜碑文已佚。

  【金山派】

  全真道龙门派支派。因发源于山东崂山,又称崂山派。由龙门第四代孙玄清所创。据《玄门必读》等载,孙玄清,字元玉,号金山,又号海岳山人。山东莱州府即墨县崂山人(或谓青州府寿光县人)。自幼在崂山明霞洞出家,礼李显陀为师。后游铁茶山云光洞,遇通源予授以升降天门运筹之法(内丹法)。年十九,即墨县太和真人携住黄石宫,苦炼二十余年,颇有成就。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至北京白云观坐钵一载,大著灵异。赐号“护国师左赞教主紫阳真人”。卒于降庆三年(1569),寿七十三。1926年北京白云观抄藏之《诸真宗派总簿》记有该派传代派字。传承与活动情况未见记载。

  ;


  (https://www.tywx.com/ty372526/6142473.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