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凤开新元-孟丽君传奇 > 新科会元

新科会元


  

  贡院的考场,是一个个隔断的小间。为了防止作弊夹带,大元制定了比前朝更加严厉的考试规矩。除非交卷,考生不得提前离开考场。考试时间,也不再分三场,而是一场就作数——三张考卷一起发给你了,到时候你一起交上就是。一场的考试时间,却长的离奇——当然是用孟丽君这样的现代人眼光来看——吴道庵他们就认为是理所当然——连头带尾整三天!三天里,考生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在那两平方的小间内解决!这在孟丽君这样的现代人眼睛里,这简直残忍!

  幸好还行一个人道:一日三餐,考场会提供。你只要将自己的餐具准备好就是。虽然这饮食条件不怎么好,但是到底是热的。如果不提供,考生就只好自己带冷饭来吃了,不知会吃出多少个胃痛来呢。而且一日有三餐——孟丽君是吃惯了三餐的,但是她知道北方还有很多地方,一日只吃两餐呢。

  这些都是闲话。现在最重要的是——孟丽君忘记了带马桶!

  早上出门的时候,马桶是准备好了的。但是现在却不见了!一定是从病人家出来的时候,心里着急,拉下了!可是现在怎么办?

  贡院里,绝对不会给自己准备马桶!

  先拉下脸来,问守在自己附近的士兵借一个吧。但是士兵却不答话,只是摆手。才想起来,这士兵也是要守规矩的。大元有规矩,如果监考士兵随意与考生说话,不管是说什么话,一旦被人检举,那只有一个下场——杀无赦!

  看来,向他们求救,那是不可能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看题目再说!

  三张考卷,一张是诗赋。不难,在脑子里搜索了一下,前任就做过类似的题目。改头换面一下就可以了。一张是四书里的题目,而且考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做题目,也不难,还是感谢前任,读书够认真。答题的时候,孟丽君也没有忘记在里面稍稍渗透一下自己的思想。有问题的是最后一张:让考生对时局朝政发表看法,而且注明“言者无罪”。

  这可是一个难题!孟丽君绝对不怕谈论朝政,任何一个问题她都能说出一篇道理来。但是,注意,这是在考场上!

  虽然说“言者无罪”,但是谁知道试卷落入高官们的眼睛里会怎么样?谈土地制度?谈了有用吗?谈官吏任职制度?只要是当了官了,谁不愿意给自己儿子一个封荫?谈论吏治?你不想考上了么?谁知道这考官里有多少是贪污受贿的高手?

  突然想起一个内容来。这个内容,应该没有什么避忌,而且,自己绝对能够说的有理有据,让人耳目一新!

  就谈海禁政策!

  是的,为了防备倭寇骚扰,大元已经海禁二十三年。孟丽君在明州商人家里住了大半年,知道这海外贸易,是最挣钱的,所以不少商人,干冒奇险,也要走私!假如开海,可以多挣上多少银子?而且靠着贸易,可以将很多思想传到海外去——孟丽君到底是读书人,她一直梦想着这个大元,也会出现万国来朝的盛况。将所有的海外居民都变成孔圣子孙,那该是多么另人向往的情景啊。

  最重要的是——自己知道,这次考试的考官们,都是比较年轻的。当初决定海禁的时候,他们大多没有入仕。谈论海禁政策,与他们无关。唯一有关的就是主考廉大人。但是这位大人是出名的方正性子,只要自己说得有道理,他就绝对只会欣赏自己而不会留难自己!

  既然这样,自己就必须挖空心思,自圆其说!

  写了半篇后才发现,自己写的一堆东西,都是半文半白的东西。但是……内部问题急着要解决!自己绝对没有蹲在青砖地面上小便的道理!

  算了,不改了,前后风格要统一!不过字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可不能潦草了——想着,我们的主人公,又开始奋笔疾书!

  当我们的主角终于松了一口气准备交卷的时候,小肚子已经憋得生疼,手腕也酸麻得提不起来。急忙交了卷,也管不了众人的诧异目光,拎着东西就冲出了贡院大门!

  此时,距离开考不过是两个半时辰,很多考生,连笔都还没有开始动!

  贡院。

  大元的考试严格程度,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别的且不说,廉希宪等几个最重要的考官,在这贡院里,已经严严实实关了三个月。

  廉希宪还好,几个年轻人,可真真闷坏了。好不容易等到考试结束,开始批卷;虽然是一项更加累人的工作,但是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大家都是兴致高昂。

  廉希宪负责的是最后的审查。各房将自己审查到的最好的卷子都送到廉希宪地方,由他大致确定一个名次。其他考官在廉希宪确定的名次基础上进行再次阅卷,提出自己的意见,大家综合,得出一个众人都比较认可的名次。

  廉希宪放下手里的东西,揉了揉眼睛。老了,眼睛不好使了。却看见翰林院的储宪周走过来,交给他一张试卷:“相公请看这一张卷子。文字粗陋异常,但是内容却是振聋发聩。学生竟然不知如何处理。”

  “哦?”廉希宪来了兴致,又揉了揉眼睛,接过了卷子,展开阅读起来。才看了一行,心中的兴致不由全消;眼见储宪周站在自己面前,一脸热切地望着自己,不由又将要脱口而出的斥责给吞咽回肚子里去。他与梁尔明不同,如果梁尔明看见了这样的卷子,那不管递给卷子的是什么人,肯定是不假辞色的。廉希宪可知道这储宪周在翰林院颇有名望,自己即使觉得他推荐的文章不怎么样,也不能随便斥责他。当下按捺住,再往下看。没有想到,再往下看了两行,就再也移不开眼睛了!这才明白,储宪周所言,竟然是大实话!如果抛开文字的粗陋不论,这篇文章的内容,绝对是振聋发聩!

  “思想,文化,经济……”廉希宪站了起来,喃喃自语。“在这之前,我也曾认为,国家邦交,不战即和!要对付敌国,除了战争之外无良策!但是,我万万想不到……”

  要对付敌国,不单单只有战争!经济文化,样样都是制敌之策!

  当初决定海禁的时候,廉希宪也是持赞成意见的。没有想到,二十多年过去,自己才知道自己当初看法,简直简单的可笑!

  “列位都过来吧,看一下这张卷子。如果列位没有别的意见,本官就定这张卷子为会元卷,列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齐围了过来。廉希宪已经有言在先,其他人即使有反对意见也难以出口。何况,这文字虽然粗陋,却也通俗易懂,内容更是让众人都耳目一新?当下会元名分,就定了下来。

  廉希宪看众人一致通过,又想起一件事情来:“列位大人,还有一事。今日卷宗内容,却是不可外泄一字。列位可能做到?”因为,这卷子,联系到的,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对付敌国的政策!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无不凛然。

  三日后。

  铁骑才看了一眼廉希宪选上的卷子,便抛掷在一旁:“廉卿,此次科考,却受了人家多少好处?”

  这话简直是晴天霹雳,好在廉希宪不是什么好吓唬的人,当下站定,不动声色地回答:“陛下何出此言?”

  铁骑淡淡道:“此卷文字,粗疏平常。如何能够当选?传扬出去,我大元岂不给人讥笑为天下无人?”

  廉希宪看着皇帝,说出一句简直令人喷饭的回话:“臣已下令,凡是见过此卷的相关人等,都不得泄露此卷的一个字。所以,别人不会知道此卷的内容,也无从笑起。”

  铁骑真说不出话来了:“廉卿,你……好生大胆!”

  廉希宪慢慢地、稳稳地回话:“陛下,臣不敢辜负陛下知遇之恩,故冒险选了此卷。此卷文字粗疏,然内中所蕴,实是宰相见识。臣亦自愧不如。”捡起卷子,再次恭呈皇帝面前。

  铁骑听罢,才再次拿起卷子,看了下去。一口气看完,才问话:“廉卿,此子何名?何方人氏?果然是宰相之选?”

  廉希宪见皇帝已经认同,当下也偷偷松了一口气。皇帝虽然不可怕,但是这人才假如因为皇帝的不认同而流失,那才是真正可怕。恭声道:“明州人氏,郦君玉,字明堂。只不过此人来历……”

  “郦君玉!”铁骑站了起来,随即开怀大笑,“郦君玉,郦君玉!廉卿可还记得前年冬天,你曾说过的一番话?孤是要赞你有识人之明呢,还是笑话你当初……”话说不下去,伸手取初一本奏折,说道:“年前所提的‘单刀赴会’‘舌战群儒’者,亦此子也。”

  也是这个人?廉希宪躬身,道:“恭喜陛下得人!”这才知道这皇帝的一番作为,就是为了取笑一下自己。他经历得多了,也没有太在意,只是配合皇帝,脸上微微露出点苦笑而已。

  铁骑来回踱了两步,说道:“不过此子来历……虽然基本已经清楚,但是在大元到底缺少根基。”

  廉希宪虽然不知道郦君玉到底是怎样一个来历,但是后面这一句话,他却是明白的。“缺少根基”有两个意思,一是郦君玉身后没有大家族的支持,即使有才华,在仕途上也难以顺利。第二个意思,是这人只身一人,没有牵系,难以放心使用。皇帝在意的,显然不是前面一个理由,而是后面一个理由。

  一般来说,皇帝使用人才,特别是特别有才能的人才,不全是看这个人才的才能,而是要综合考虑这个人的家世背景。家族力量太大,皇帝不敢放心使用(但是皇帝对于那样的人才很多时候都没有选择的余地的);身后没有家族的支持,或者干脆是一条光棍,皇帝也不放心大用。一个人假如连“九族”都没有的话,皇帝又用什么来威胁臣子?

  如果这个郦君玉单纯只是一个宰相之才也就罢了。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郦君玉,不但是宰相之才,还是军师之才。郦君玉身边没有可以羁绊的人,到底不是很放心。

  目中精光一闪,廉希宪想起一个重要的法子来:“陛下,不知这郦君玉是否已经成婚?或者定有婚约?”

  铁骑目中也是一亮:“此子海外归来,肯定未曾有婚约。我也曾派人去明州调查,亦无有婚约消息。只是……”将这个心目中的孙子宰相变成孙子谋士,到底有些迟疑。

  廉希宪道:“昭华郡主义助郦君玉进场,此事传扬出去亦是千古佳话。何况就那日情势来看,昭华郡主也必然是愿意的。”

  “秀儿么……”铁骑眼睛眯缝起来,“等殿试结束,你再给朕推荐一个说媒的人选……”

  廉希宪他们当然料想不到,无论他们怎样密封郦君玉策论试卷,有关的小道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虽然紧要的部分别人不知其详,但是类似市井俚语的文风,却是被传得满城风雨。

  这件事情,第一个后果是:很长时间内,郦君玉都是大元士子们怀疑的对象,连带着廉希宪的人品也被人怀疑。当初听到这些传闻的时候,廉希宪也忍不住叹气。这个郦君玉,又不是不会写些精致或者高雅的文字,为什么偏偏要用俚语?

  第二个后果是:从此之后,很多投机取巧的读书人也开始效颦,开始使用俚语写作。七十年后,一个名叫罗贯中的人用俚语创作了不朽名著《三国演义》,被当时的大元皇帝列为举子必读书目,从此,俚语正式代替了传统的书面语。

  数百年后,研究中国语言史的专家们一致认定,至元二十九年,是大元书面语变革的分水岭。至元二十九年的状元郦君玉,是中国书面语言通俗化的首倡者。

  雄伟的大殿里,两百八十六名新科进士规规矩矩跪在地上,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皇帝就要出现了。面见皇帝!有多少人十年二十年寒窗苦读,等待的就是这一刻的荣耀?这是一些人好几十年内都可以夸耀的事情呢。

  但是,所有的骄傲夸耀洋洋自得都是以后的事情,而不是现在。不少人的汗水已经浸湿了内衣;不少人的两条大腿已经哆嗦发抖;有些好一点的,正强自镇定,心里默默念着礼部官员方才所教导的一切……

  但是,所有的人都料不到,至元二十九年的新科进士殿试,居然会这样开始。

  其实,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人已经知道会这样开始,因为礼部官员唱名的时候,就没有听到新科会员应答的声音,以至于进宫的时间,一推再推;但是皇帝的盛怒,还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是的,铁骑大怒,尽管是在二百多名新科进士面前,他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怒气。

  原因很简单,,自己曾经一度想要培养成孙子得力臣子的,跑了!

  临阵脱逃!

  如果是个胆小怕事的书生,因为怕见皇帝而临阵脱逃,那还没有什么。但是,这个郦君玉,却是在叛贼追杀时候尚且能够镇定自若的人物!

  所以,这个郦君玉突然在考试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绝对不是因为很无聊的原因!

  廉希宪的手心里已经全部都是汗水。他知道,皇帝已经动了杀心了。新科会员临阵脱逃,自己也免不了识人不明之过。但是,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重要的是,自己要派人迅速去寻找郦君玉,将他带到皇帝面前,任皇帝处置!

  联系起郦君玉的身份来历,廉希宪也不由打了一个寒噤!

  这个人,据说是来自海外!在他出现在湖广,出现在皇太孙殿下面前之前,没有人知道他!他甚至连大元的户籍也没有!

  如果他来自安南?来自高丽?来自蒙古?或者,是前朝流亡海外的重要人物之子孙?假如不幸,他的身份来历,竟然是这其中之一,那么……

  廉希宪甚至不敢想下去。假如这个人来自敌国……那么,他来临安呆了这么长时间,甚至与皇太孙殿下有频繁的接触,早就将大元的情况摸了个七七八八了!

  再退一步,即使这个人不是来套取情报的奸细,他临阵脱逃,不过是心血来潮想要做个隐士而已,皇上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了!自己不能用的人才,也绝对不能给别人。这不是皇帝心狠,实是帝皇必行之道!

  天下的竞争,实是人才的竞争。何况这人是谋士之才?

  廉希宪知道,至元二十九年的会元,有可能是大元历史上第一个因为不愿意参加殿试而被皇帝斩杀的会元。

  那个自己曾目为“小狐狸”的年轻书生何以会如此,廉希宪怎么也想不明白。面对这皇帝砸下来的镇纸,他甚至不敢躲闪,任凭它严严实实落在自己胳膊上,声音一如既往的恭谨平静:“臣有罪。这之前,臣已知会临安府袁大人,请他协助查找此人。从此人策论文辞来看,此人实非避世之人。或者此人自以为落第回家,亦未可知。”

  铁骑自然知道廉希宪话里是什么意思。一个劝自己要将事情往好处想,二是告诉自己,郦君玉虽然来历不明,但是不可能是奸细,因为如果是奸细,绝对没有必要写这么一份振聋发聩的策论卷子,三是在提醒自己,这事情至少表面上要轻描淡写,将它简单化。至于手底下怎么操作,那是自己的事情了。这到底是在殿试的现场,给这一群初入官场的士子一个坏印象,不值得。

  铁骑深深吸了一口气,神色平静下来:“兵部尚书刘大人。”

  刘捷出列:“臣在。”

  “速速调遣临安卫、临安卫所有人马,寻找郦君玉下落,两个时辰回报一次!”

  刘捷立时转身出去。听见这些对答,有些胆怯的新科进士的腿,差点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了。他们听得出来,虽然皇上不再大发脾气,但是这件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https://www.tywx.com/ty3642/208913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