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重回待嫁时 > 5.第五章 回家

5.第五章 回家


  孟家大宅的侧门边,孟知重有些焦虑的踱来踱去,眼睛不时望向马路的方向。眼见着阮家的马车到门口堪堪停下,才有些不解地上前。看着女儿们和夫人相继从马车上走下,才问道:“夫人,你、你这是?我家的马车呢?”

  孟夫人一听便红了眼圈,对着孟知重道:“老爷,你可不知道刚刚有多惊险,差点,妾身便见不到你了。”

  孟知重颇有些诧异,看向大女儿。

  孟含笙只笑着摇摇头,转身对着马车行了一礼,道:“今日多谢阮夫人和阮公子出手相助,小女在这里谢过了。谢礼明日将会吩咐下人送到府上,算一点小小心意。望阮夫人不要推辞。”

  马车上衣着华丽的夫人,朝着孟含笙淡淡地点了一下头,便吩咐丫鬟放下马车上的帘子。阮安怀歉意的一笑,对着孟知重郑重地行了一礼。马车哒哒地离开了。

  孟含笙随后才转身对孟知重说:“父亲,先进去拜见祖母吧,这事后面再说。”晚上自然有孟夫人解释,她也不必多费唇舌了。

  孟知重点了点头,扶着孟夫人迈进了院子。孟含笛和孟含筝各自由丫鬟簇拥着,跟在两人身后。

  孟家各房的主子们早已在堂屋里等着了。孟含笙一跨进堂屋,对着主位上的老太太跪下去顿首,道:“孙女笙儿给祖母请安。”孟含笛和孟含筝也随着孟含笙一起跪下去。

  孟家老太太喜不自胜,连忙扶起孟含笙道:“好好好,到了就好。”转头却对孟知重笑骂道:“你也不醒事,孩子们一路过来都累了,便是明天再来请安也无妨,看把我孙女儿憔悴的。”

  老太太右边一个妇人便笑道:“老夫人体恤侄女儿们是好事,可在江南无所谓,这大老远地回了家,拜见长辈的礼数也该捡起来了。”

  老太太闻言脸色便有些不好,也不扭头去看说话的妇人,只瞪了一旁喝茶的大老爷一眼。

  孟含笙不必抬头,一听便知道是孟家大房的大夫人,最是吝啬小气的一个人,转而对大夫人道:“是含笙失礼了,只拜见了祖母,还没来得及见过各位伯娘。”

  孟家有四房,大房、三房和四房都是老太太所生,唯有二房不是。孟含笙的父亲孟知重行三,为了欢迎三房回来,四房的人今天都是齐聚。

  孟含笙随即对着几位夫人挨个行礼道:“大伯,大伯娘好。”那说话的妇人倒也皮笑肉不笑地回应了一声,从袖口中掏出一只普普通通的玉镯子,塞到孟含笙手里,道:“大伯娘也没什么好东西,权当这个是见面礼吧”

  剩下两位夫人也给了并不贵重的见面礼,轮到孟含笛和孟含筝拜见完长辈。老太太才笑脸吟吟地让丫鬟端上三副头面,中间那一副尤其好,是用整个的红宝石打出来,旁边两套虽是点翠的也价值不菲,到底没有红宝石那般耀眼。

  大夫人脸上又是心疼又是尴尬,她可只给了一只普普通通的镯子,谁知道婆婆竟然如此大手笔,一出手就是三套头面。这心疼可不是假的,想到三套头面要费去多少银子,大夫人手里的帕子就快扭坏了。

  就是孟含笛和孟含筝也瞪大了眼,眼巴巴地望着。然而,孟含笙毕竟是嫡出的女儿,两人情知旁边点翠的头面才是她们的,尽管也算大手笔了,可孟含笙能拿红宝石头面,她们却只能拿着次一等的东西,两人脸色都不好看。

  孟含笙亲手接过头面,才转交给明月捧着,笑着对老太太道:“祖母疼爱笙儿,笙儿无以为报,也只好每天多陪陪祖母,尽尽孝道了。”

  老太太心里高兴,刚刚的不悦也不见了。眯着眼,拉过孟含笙坐在身边,拍着孟含笙的手道:“我就指望着你们多陪陪我呢,有人说说话,也是好事。”

  老太太又抬头对着孟夫人说道:“既然从江南回来了,也该多调养调养身子,三房的子嗣也太少了点。”

  孟夫人讷讷地应下。

  可不是吗?孟含笙看着这满屋子的人,三房的人确实太少了,只有三个女儿,父亲连个儿子都没有。她出嫁后,大夫人不止一次动过想过继庶子的心思。

  大房如今是子嗣最多的,两个嫡子一个庶子,还有一嫡一庶两个女儿。大夫人拉着亲生女儿的手,笑道:“策哥儿和等哥儿上学不在家,日后有的机会见,今天也只好让箫姐儿陪陪你们说说话。”

  孟含箫是姊妹中的老大,对着孟含笙一笑:“笙妹妹好。”孟含笙也笑着招呼明玉捧上早已备好的绢花,道:“这是给姐妹们准备的,希望箫姐姐不要嫌弃。”孟含箫旁边是大房的庶女孟含箩,她默默地站在一旁,也不说话。

  二房平日里便事事不与大房争先,教育的两子两女也是如此,孟含筑领着尚在牙牙学语的妹妹,和孟含笙三姐妹互相问了好,就缩回二夫人身边了。

  四房的四夫人最年轻气盛,也最喜欢和大房对着干,她推出自己一双双胞胎女儿,含箜和含篌,笑道:“含笙以后只管到婶娘这里来,让箜儿和篌儿陪着你,她们两平时古灵精怪的,花样多着呢。你弟弟倒是太皮实了些,只怕惹了你不高兴,平日里离得远些就是。”

  见过一众亲戚,又按照四房几个姐妹的大小,重新为三姐妹序了齿。孟含笙目前行三,含笛和含筝分别行五和行八。折腾了许久之后,三房的人才搬进屋子,收拾下来。

  孟含笙摸着祖母才赐下来的头面,想起了前世的事。前世的老太太同样赐了头面,大夫人心里不舒服,第二日特地派人传话说老太太早饭要求孟夫人去伺候。

  老太太孀居已久,早饭时分总在念佛,纪念去世的孟老太爷。不明所以的孟夫人一进老太太院子,就被训斥一番,孟夫人羞得没脸见人,卧病在床躺了一个月,后来身体就一日日地垮了下去。

  孟含笙对着明玉招了招手,道:“你去娘亲院子里,找明晨,告诉她,明日早饭有老太太或者大夫人院里来人的,一律不报给娘亲。听到了吗?”

  明玉有些犹豫:“小姐,咱们这刚进府的,若是传出了,您和夫人指不定被说成什么样呢!”

  孟含笙想了想,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对,这样吧,明日早点叫我,我去陪着娘亲用膳。”

  明玉应声要走,孟含笙又念道:“给阮家的谢礼送过去了吗?还有给忠勇伯府的拜帖。”

  明月笑着回道:“阮家的谢礼,咱们刚到我就吩咐人准备送去了。忠勇伯府的拜帖倒是还没写,小姐毕竟是姑娘,还是陪着夫人登门的好。”

  孟含笙看了看明月,心里思量着,明月毕竟只是前世那般逃了,这一世一直小心翼翼地伺候她,总念着没发生的事情介怀,到底还是不好。

  这样一想,孟含笙倒也开心了几分,对着明月赞许一笑。

  另一边,齐正初刚回了康王府,就吩咐属下道:“给忠勇伯府送封信,说孟家到了。”康王妃匆匆地赶过来,听见问道:“怎么突然给薛家送信吗?”

  齐正初挥挥手,示意属下下去,扶着康王妃道:“母妃怎么过来了?我请二舅舅帮我办了一件事,问问他结果而已。”

  康王妃狐疑地说:“我可听见什么孟家了,儿莫不是看上了孟家的丫头?这可不行啊,皇后殿下和我为你的新娘就是想破了脑袋,也不许一个身份低微进康王府来。”

  齐正初哭笑不得:“我看母妃和皇后殿下是对我的婚事太上心了些。今年我不过十五,还没想着成亲呢,总要等两年再说。母妃过来就是说这个?”

  康王妃打量了一下齐正初,确实神情自然,才道:“倒也不是,我听说你在码头遇到刺杀了?受伤了没?可查清楚是什么人下的手吗?”

  齐正初转了个身,笑道:“母妃看,可曾有半点受伤?只有一个人,已经被抓起来了。说道这事,我还得进宫找找太子殿下。”

  康王妃听了这话沉默一阵,道:“我儿,母妃知道,你和太子殿下是亲兄弟,感情好。可你要知道,同样是你亲哥哥,二皇子跟太子殿下,也不敢这么交心的。君是君臣是臣,让你过继到康王府来,是委屈你了。你要把握分寸。”

  齐正初抿着嘴唇,半天才回道:“儿臣明白了。”

  康王妃担忧地离开了。齐正初却摔了一地的东西。他一直停留在前世的记忆里。他还以为太子是前世的太子,那个对他无比放心的太子。

  太子、二皇兄跟他都是皇后所出,太子早早地被立为储君,二皇兄生有哑疾,而他被过继给了康王。太子对他们一向很放心。

  齐正初冷静下来才明白,这一世重生,为了让太子不再遇到刺杀,他费了很大的心力去调查,也许从太子的角度看,就是他这个过继出去的弟弟,不再安分了。

  “来人,”齐正初唤道。

  “世子请吩咐。”近侍隋安赶紧上前。

  “派人打点,明日我陪母妃去护国寺烧香。”齐正初嘲讽地笑道。

  隋安愣了愣,没有问明日本来安排进东宫的世子怎么改主意了,连忙下去准备了。


  (https://www.tywx.com/ty196254/431091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