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闲女当嫁 > 22 梁大夫

22 梁大夫


  因为要找郎中,商队冒雨赶路,等到了能找到坐馆郎中的刘家镇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还好老天可怜,赵大牛的伤情没有恶化,只在路上吐了一些黑色的血,并没有发烧。郁小闲在路上把剩下的食物全部拿出来了,除了蛐蛐和黄有才吃了个半饱,其余不干活的人全部饿着,把吃的全部交给了方六爷分给冒雨赶车的人。

  到了刘家镇上的客栈,大家都如释重负,赶紧驻店,安置好牲口就进去换衣服了。方六爷特意给郁小闲家开了两间上等房,郁小闲推辞不过,执意只要了两间在一楼的中等房。来了这么多人住店吃饭,客栈的老板赶紧把歇下的伙计全都叫起来做饭,伺候牲口。

  方六爷身边的管事才换了衣服就急着出门去请郎中给赵大牛看病,郁小闲走到方六爷身边说到:“六爷,小妇人有些提议请方六爷参详。今天大家冒雨走了这么久的路,自然身上会染上风寒,要喝些热热的姜糖水驱寒,如果有人不适,就应该先吃些藿香正气丸预防时疫。我以为照顾牲口也应该如此,请六爷让店家也熬一些姜汤给骡子,马喝,再让人用干布把牲口身上的水略微擦干,拢上一堆火让它们暖和些。马料要干货,最好里面放些大青叶之类的中药给牲口防病。另外,给骡马的饮水也最好是用明矾沉淀过的干净水或是白开水。我们的车子一路上全靠这些牲口了,照料好了它们,路上也省些麻烦。”

  方六爷没想到郁小闲能提出这么实用的建议,欣喜之余,立刻安排人去做了,然后他邀请郁小闲安置完了行李就来楼下和大家一起用饭,郁小闲当然不会拒绝。郁小闲带着家人安置了车子,换了衣裳,就准备下去吃饭。大家的肚子都饿得要命,她也不例外。

  刘家镇上的客栈就属他们住的运盛客栈规模最大,平日里也卖酒菜给住店的客人。这半夜里,这客栈里也没有多余的菜储备,二十几个商队的伙计,加上郁小闲一家都坐在大堂的桌子上等饭吃。最先上来的是大盆阳春面和几碟子萝卜干之类的小菜。大家吃起来是如狼似虎,还没等到大钵子的饭端上来,所有的碗就已经干净得像洗过一样。郁小闲虽然饿,她还保持着淑女的样子,先帮孩子和锦娘盛面条,等轮到自己就只吃到了小半碗。

  饭来的时候,这些人的熊样子好多了,有了面条打底,吃饭就没有刚才的样子。郁小闲刚想装上一碗,突然想到,怎么没看见方六爷呢?刚想四处张望一下,就有人从二楼上下来了,是方六爷身边的李四平。他对着郁小闲行了个礼,然后说到:“黄大奶奶,我们六爷请您过去坐。”

  郁小闲和锦娘打了一个招呼,让她看好孩子和黄有才,就跟着李四平去了二楼雅间,那里布置了一个席面,桌上摆着酒菜,有鸡也有鱼,那香味对于一个饿着的人,绝对是一种诱惑。方六爷还没有动筷子,显然是在等人,郁小闲对他福了福,问到:“六爷可是在等救治赵大牛的郎中一起用饭吗?”

  方六爷点头说到:“是啊,这个梁大夫是隐居在这个镇子的名医,祖上曾经出过御医,我们大半夜的把人请来,自然要懂礼数。将来见面也好有个人情面目。我瞧黄大奶奶很有大家的气度,我刚才在楼上看见了你吃面的样子,即便是饿极了,也还知道讲礼仪谦让,看来黄大奶奶也不是一般的人。请您来坐席吃饭绝无让您陪席的意思,我是正经请您吃饭,一来是谢谢您路上对商队的帮助,二是替赵大牛谢你的救命之恩。三是请您和梁大夫见个面,他一定会有事问您。”

  从昨天叫自己黄家娘子,到今天称呼自己黄大奶奶,用上尊陈“您”这个字,看来方六爷是越来越看得起自己了。郁小闲本来是为了报答方六爷的恩情才拿出了食物,拿出乌金丹帮助赵大牛也是出于真诚的悲悯之心,如今得到方六爷的尊敬,她也是很坦然。

  郁小闲从前的个性就是喜欢交朋友,只要心情好,遇到石头也能说上几句话。方六爷的脾气是她喜欢的,她一个初次在明朝混的小女子,能和这样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聊天,真是求之不得。郁小闲把方六爷当成叔叔辈的朋友,开始进行了试探性的问话。泾县在她脑海里,就是一个离黄山景区很近的地方,应该还是宣纸的主产地,可具体哪里的人物风俗,还有那里的人靠什么谋生,自然要问问清楚。

  方六爷和郁小闲拉开了话匣子,聊了十五分钟,甚为投机,这时雅间的门被打开了,一个白胡子的老头被李四平客客气气地请了进来。郁小闲知道这人肯定是方六爷口中的梁大夫,于是立刻离席行礼说到:“黄郁氏见过梁大夫。”

  方六爷没想到郁小闲的反应这么快,也立刻笑呵呵地对来人说到:“梁大夫,劳烦你了,这位就是拿出乌金丹救人的黄家大奶奶。她也仰慕先生的医术,所以在下就让她跟着见先生一面。”

  梁大夫打量了郁小闲几眼,有些轻蔑地说到:“黄大奶奶今年还没到十六吧,是北方人?祖上不是汉人吧?”

  郁小闲迎着梁大夫的目光说到:“小妇人不论年纪多少,都是黄家的当家太太,丈夫虽说病着,但还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人。小妇人的异族血统瞒不了人,但小妇人的礼仪道德合乎汉家礼仪,是汉家的媳妇,先生认为有何不妥。”

  梁大夫听完郁小闲的话愣住了,这个年轻的黄大奶奶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呀,也难怪,刚才自己是有些怪方六爷让一个胡女坐席。看见冷场了,方六爷赶紧安排倒酒,让大家先吃喝上,好缓解一下气氛。

  郁小闲现在也不客气了,大大方方吃菜,只是不沾酒,很快梁大夫把事情谈到正题上了,他问郁小闲说到:“黄夫人,你给伤者用的乌金丹是从哪里的来的?这种药比较难配制,就算是南京的达官贵人府上都不一定能有。倒是军中有些以往宫中赏赐的。若是你手中还有,老夫愿意以二十两一枚的价格全收过来。”

  郁小闲没想到梁大夫开口就是想买走乌金丹,还出了二十两银子的高价,可他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郁小闲以为乱世之中,保命最要紧,乌金丹的疗效,她亲眼见到了,怎么会舍得把可以保住几条命的乌金丹以百两银子卖掉。想到这里,郁小闲对梁大夫说到:“先生既然知道乌金丹难得,我也给先生交个底。这药是买给我相公治病的,他摔了一觉,有血淤在脑子里,变成了白痴。我家为了救他的命,寻了一丸来,一个老先生说,用不了,这才留下来,这次可巧救了赵大牛一命。先生要买,还需慢慢到军士中寻。”

  梁大夫听后叹了口气说到:“老夫也觉得此药颇为难得,你这样的人家能得到一丸,就已经不易了。难得你心地良善,还舍得拿出来救人。老夫有些东西奖赏于你,你一定要收下。”

  郁小闲没想到这个梁大夫如此古怪,不喜欢自己,却还愿意拿出东西奖赏自己的善心,虽然说,为善不图报,可郁小闲还是很好奇,老头子到底要奖励自己什么呢?

  在所有目光的注视下,梁大夫从自己随身带的药箱里取出两本书,说到:“这是我家姑母浏览闲书,收集的一些花草入药的养颜方子,还有熏香之类的方子。她守望门寡,一生未嫁,嘱咐我把这两本手抄本送给有缘人。我看你心地善良,把方子送你,你也可以依着方子做些熏香卖钱度日。”

  郁小闲一听,喜出望外,医家女的验方必是严谨可用的,等到了山里好生研习,说不定就是太平盛世的一门赚钱的好生意。她谢过梁大夫,方六爷也很为她高兴。酒桌上的气氛好了起来,郁小闲看的杂书多,和梁大夫聊起来,不由说出了一些现代的医学理念,老头子一听就来劲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郁小闲也是半桶子水,凭记忆是言无不尽,请老人家验证,并且把自己知道的都归功于不知道什么时候看的书。

  酒席到天明才散去,梁大夫过去中过举人,颇有些自傲,现在因为聊得投机和郁小闲交上了朋友。郁小闲把一些现代急救的知识教给了他,他全部认真记下来,还说日后要是郁小闲有什么困难就到刘家镇来找他,他一定尽力帮忙。郁小闲谢过了梁大夫,他老人家才坐着轿子回去。

  方六爷送走梁大夫之后,颇为赞许的说到:“黄大奶奶的学识和为人真是让人佩服,若是有空方某还要讨教一二。”

  --求收藏,推荐,要是打赏就更好了。

  ;


  (https://www.tywx.com/ty148770/4688207.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