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三国之任务系统 > 第一章 出征前的安排

第一章 出征前的安排


  等韩变与赵云急匆匆地返回政厅,才发现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该到的人几乎已经全部到齐了。

  沮授、田丰、辛毗、张郃、郝昭等人,早已按照位次做好。

  三个文士到底沉稳一些,不动声色,从表情上看不出什么。

  倒是张郃和郝昭还有潘凤这几个武将,都是马上将,凭借军功才能证明自己,即便是沉稳如张郃与郝昭,一个个都面露兴奋之色,更不用说潘凤了。

  但是韩变也发现,这几人除了兴奋之外,神情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凝重。

  韩变径直坐上了主位,赵云也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小团体中最重要的几个人,便已经到齐了。

  沮授轻咳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如今在冀州,文臣之中以沮授地位最高,他跟随韩馥父子最久,又与韩变关系密切,即便田丰的能力比沮授还要略胜一筹,一时之间也无法动摇他的地位。

  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之后,沮授方才开口对韩变说道:“主公,适才探子传来消息,袁绍已经从渤海起兵,对我军宣战了。”

  终于是来了!

  韩变的高兴地笑了。

  他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惊讶,因为他知道,如今袁绍正处于一个怎样的困境之中。

  在四处出击失败之后,袁绍的势力就陷入了一个停滞不前的窘境。

  而且,他还错过了休养生息的黄金时期。

  偏偏,袁绍本身所处的位置,也不是那么优渥。

  在他的北面是盘踞幽州的公孙瓒,原本两人是半盟友半对手的关系,在原来的历史上这种关系一直到袁绍全取冀州,公孙瓒的从弟战死之后才得以改变,可自从他利用公孙瓒的诡计被识破,荀谌张导这两个说客也被送到公孙瓒那里去之后,这种关系自然提前宣告破裂。

  更不必说之前袁绍曾经出过一次昏招。试图侵占幽州的地盘,结果被公孙瓒给揍了回去。

  如今的公孙瓒对袁绍来说,是敌非友。

  西面就是占据了剩下一部分冀州的韩变,不用说。死敌,自从袁绍宣布起兵讨伐韩馥开始,两家的关系就注定不会得到缓和。

  情况稍微好一点的是南面,那里是青州,不过如今青州黄巾死灰复燃。闹得正厉害,袁绍也是避之不及。

  唯一没有敌人的就是东面了,问题是渤海郡的东方就是茫茫的大海……

  可以说如今渤海郡四面受敌,唯有奋力一战,方才能有生机。

  至于与谁交战,这自然不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问题。

  袁绍想要吞并韩变,而韩变他们也以袁绍为假想敌准备了许久,如今粮草充盈,士兵也经过了良好的训练,正是决战之时。

  想到之前几人脸上的凝重之色。韩变问道:“公与先生,袁绍点起了多少兵马?”

  这种重要的问题,韩变就算是不问,沮授也会提出来的,他的脸上也挂起了几分凝重之色:“根据探子的报告,袁绍此次起兵,有马步军约八万有余,其中马军差不多一万,诈称二十万,于三日之前起兵。”

  “什么?袁绍这厮难道疯了不成?”韩变忍不住大叫道。

  不只是他。沮授等人早已知道这个消息,倒是没多大反应,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还有赵云,他闻言也是吃惊地张大了嘴。

  在座的除了潘凤之外。都是很会动脑子的人,即便是马上将军,也多是智将,他们会思考打打杀杀之外的问题,马步军八万,这样一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哪怕是潘凤,也不是全然不知。

  袁绍如今占据了冀州的四个郡国,其中有比较富裕的渤海郡,但是相对于整个冀州的,规模而言,他不过拥有小半个冀州,人口尤甚。

  如今整个天下还不像几十年之后,打打杀杀了许久,人口十不存一,想要招兵买马都会陷入无人可招募的尴尬境地,无论是袁绍还是韩变,如果说想的话,别说是八万兵马,就算是要招募十八万兵马,也未必就办不到。

  可是,如今韩变占据大半个冀州,麾下军马却不过六万出头而已,这还要算上那些守备在各地维持治安和基本的守卫职责的驻军,真正能抽调出去的,也就五万人的规模。

  明明能招募许多兵马,为何韩变吃饱了撑的只招了这点人?

  那是因为,绝大多数时候,要招募兵马从来都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真正困难、麻烦的事情,是招募好军队之后的工作。

  刚刚招募好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可言的,这样的军队上了战场除了凑人数,看上去厉害一点是没有任何作用的,打起仗来没准倒会给己方扯后腿。

  要让他们形成战斗力,达到上战场的要求,就必须要经过训练,这一方面,韩变这边还比较有优势,因为他手下的将领,特别擅长训练的就有张郃、郝昭和赵云三人。

  除了训练之外,还要给军队补充装备,要供给他们吃穿,要发军饷……

  当然,你也可以不做这些,但那样的话,你也不要太指望部队的战斗力。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掣肘,韩变并没有大规模地扩充军队,而是一直很小心地让军队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准上面。

  以韩变的地盘,扩军一万人以上,便会感到吃力。

  袁绍的地盘尚且不如韩变,他却直接出兵八万,这怎能让人不感到惊讶?

  须知道,袁绍的八万兵马可不是说他总共只有八万兵马,袁绍肯定也有一定数量无法调动的兵力,负责守备各地,他不可能把这些人统统抽调走,也就是说,袁绍的总兵力,恐怕在九万以上。

  如此多的兵马,显然已经算得上穷兵黩武了。

  赵云也忍不住说道:“这么多兵马,袁绍怎么养得起?他又是如何训练的?”

  沮授这时发出了一声苦笑,道:“袁家在暗地里出手了。”

  韩变和赵云顿时了然,一起哦了一声。

  虽说袁家上下在讨董之时。被董卓杀了不少,动了筋骨,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依然有着不少残存的力量。这股力量不足以战胜一个强势的诸侯,却能够改变两个差距不太大的诸侯之间的强弱关系。

  如果有谁以为,偌大的一个袁家,如今只剩下虚名,那他就错得太离谱了。

  如今袁家最后的希望便是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兄弟。而袁术的性格和能力又比袁绍差了不少,在袁绍不得不奋力一搏的时候,袁家会如何做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韩变也是知道为何张郃等人会一脸的凝重之色了。

  八万大军,光是想想这个数字,就会觉得头皮发麻了。

  袁绍的拼死一搏,果然是不同凡响。

  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韩变觉得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于是他轻笑了一声,道:“袁家真是脑袋发昏了,居然把本钱下在了袁绍的身上,他们难道不知道。这样会使袁家血本无归吗?”

  沮授、田丰一干文臣不动声色,一干武将却忍不住抬头看向了韩变,他们想知道,韩变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让他能说出这样的话。

  韩变见这些人疑惑的目光,继续说道:“难道不是吗?袁家能出钱,能出粮,有号召力,能够让袁绍养得起这么多军队,但是八万多兵马。袁家能够让他们全部都变成精兵吗?”

  不等武将们回答,韩变就自己说出了答案:“显然不能,因此,袁绍的手下虽然人数众多。却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袁家不是血本无归还是什么?”

  说到最后,韩变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说起来袁家这么做,还真是便宜了军中的兄弟们了,杀一个袁军可就是一份功劳。”

  韩变话一说完,张郃等人的眼睛顿时一亮。

  他们原本在听说袁绍的兵马足足有八万有余。号称二十万大军的时候,心里头除了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兴奋之余,也是有些沉重的。

  毕竟袁绍那边是实打实的八万兵马,而己方真正能出动的,不过是五万出头的数量。

  更不要说邺城这等重镇,还要留有相当数量的兵力来防守。

  迎战袁绍的兵马,恐怕连五万都凑不出来。

  以寡敌众,他们不害怕,但数量相差到比较悬殊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是会有些没谱。

  可韩变的一席话,却让他们的顾虑全都消失了。

  没错,袁绍的兵马是很多,但是他仓促招募那么多兵马,真正训练有素的又有多少?

  一群乌合之众,上了战场,也不过是给我军增添功勋的点缀而已。

  沮授看着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这是他看好韩变的地方,也是韩变比韩馥更强一些的地方。

  如果换成韩馥,面对这种情形,保证会无比慌乱。

  将军们本身只是心里没底,如果主君都慌了神,说不定他们就彻底没了战胜对手的信心。

  身为主君,未战先怯,对大军而言,是一种非常大的伤害。

  韩变则不像是韩馥,他面对这种情形会惊讶,但不会太慌乱,他反而会想方设法卸下将士们的思想包袱。

  当然,他在见不到希望的时候,也确实会慌神,毕竟他只是一个寻常人。

  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足够了。

  最起码这一次,韩变做得足够好。

  这样的道理,其实沮授、田丰他们都清楚,可是这番话他们终究没有说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身为主君的韩变说出口,才会最有效果。

  接下来,就是对如何出兵做出安排。

  张郃身为冀州第一大将,自然在出兵之列。

  田丰身居高位,却缺少证明自己的功劳,因此也作为智囊随军出征。

  这种大战,赵云、潘凤自然也不能排除,前者是骑兵统帅,能在战场上一锤定音,后者是骨灰级好战分子,如果把他排除掉,说不定晚上就敢拿石头砸韩变家窗户去。

  辛毗需要向韩变证明他的忠心(他当然不知道,韩变根本无需他证明),也强烈要求随军出征。

  这些安排都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接下来的安排,则是充满了争议。

  已经参与了数场大战,韩变这次也不希望例外,尤其是这种一决生死的大战,他当然希望能亲自出马了。

  三国时期最出名的几场大规模战役,官渡、赤壁、猇亭,哪一场没有主君参战?

  也就是猇亭之战,吴国君主孙权没有出马指挥战斗,那也是因为孙权实在不擅长这个,若是孙十万亲自出马,没准那场战争的胜负就会颠倒过来。

  可是,韩变将这个想法说出口之后,就遭到了一众文臣的强力反对。

  田丰的反对最为激烈,上一次的经历他还历历在目,如果可以的话,他是绝不想让韩变再上战场了。

  就连不喜欢和韩变拗着干的沮授也表示了反对,因为如今冀州良将辈出,哪里需要主君亲自出马。

  他们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如今冀州四面环敌,尤其是邺城,有许多人虎视眈眈,怎么着也要有一个有分量的人坐镇,像上次那样的教训,是不能再重演的。

  “不是还有我父亲吗?”韩变脱口而出。

  等看到众人都不说话,尤其是沮授那充满怨念的神情之后,韩变才知道,他提出了一个多么不靠谱的提议。

  韩馥如今都已经淡出了众人的视线,且不说他还有没有足够的威望,就算他的威望仍在,由他坐镇邺城,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非常的不靠谱。

  “伯道善守,不如让他坐镇邺城。”韩变继续说道。

  这一次,怨念的换成了郝昭了。

  他善于守城不假,可不代表他就愿意守城。

  在邺城守备,很有可能什么仗都打不到,而去前线,则肯定有仗打,傻子都知道选哪边好。

  田丰则是淡淡地回答道:“伯道虽然善于守城,可是他的威望不足,不能震慑宵小,主公,这等重任,你还是不要推辞了。”

  郝昭感激地看向田丰,虽然被田丰否定了威望,他却没有半点不满。

  韩变还想再说些什么,田丰狠狠地拍了拍桌子道:“主公,莫非你忘了上次答应过某什么事情?若是主公不听忠言,又要我这把老骨头有什么用?还请主公放我这把老骨头回乡,颐养天年。”

  田丰这么一说,韩变总算是焉了。

  他毕竟不是袁绍,不能明知道对方是忠言,却因为听起来不中听,而偏偏拒之不纳。(未完待续。)


  (https://www.tywx.com/ty125313/391174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