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圣武仙尊 > 第五十五章易颜珠

第五十五章易颜珠


  

  提着昏迷中的大汉,李哲变换了一个方向,又向前飞了约五十里。

  估计大汉的同伙应该找不到自己了,李哲寻了一处荒山,降落到山头上,把大汉扔在地上。

  经此一摔,大汉苏醒过来。

  睁开眼睛,映入大汉眼帘的是李哲皮笑肉不笑的脸,吓得他一激灵,就想坐起身来。

  无奈,全身被李哲下了禁制,动弹不得,只得嘴上连连求饶。

  李哲一拍大汉的脑袋,解除了他上半身的禁制,凶恶地说:“想要活命,就要看你会不会做人了?有个问题要问你,要是你的回答能让本少爷满意,也不是不能考虑放你条生路。”大汉已经被吓得魂不附体,哪敢反抗,小鸡啄米般地连连点头。

  “你先说说,你的幻化之术有什么特殊之处。本少爷居然一点破绽,都没看出来。”李哲不想多费事,直奔主题。

  大汉定了定神,回答道:“我可以把这个秘密告诉你。不过你必须先保证,知道了这个秘密后,要放我一条生路。否则,我宁死也不说。”

  说完,大汉闭上眼睛再也不看李哲,显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大汉心中明白,这个秘密是他唯一的筹码,也是他求生的最后机会。没得到李哲的保证之前,他是不会轻易说出来。

  对这些心狠手辣的修真强盗,李哲心中极为痛恨,根本没想过要放这名大汉一条生路。

  听了大汉的要求,李哲也不生气,反而呵呵一笑,说道:“你看看你,这样的回答怎么能本少爷满意了。你自己选条死路走,就不要怪别人了。”

  大汉闻言大惊,声色内荏地威胁道:“要是杀了我,你就永远不会知道这个秘密了。”

  李哲掐着大汉的脖子,讥笑着说:“是嘛,我不相信。我有信心能说服你,让你在临死之前把秘密告诉我。”

  听出了李哲根本没有放他一马的意思,大汉睁开眼睛,惊恐地看着李哲。

  在大汉惊恐的目光中,李哲不紧不慢地取出苍炎令。

  晃晃手中的苍炎令,李哲对大汉说道:“怎么样?要不要改变主意,现在说出来还能少受点苦楚。否则,你会后悔莫及的。”

  大汉脸色铁青,紧咬嘴唇,一脸坚决之色,看来是准备死撑到底了。

  李哲一驱法力,腾的一声,苍炎令上面冒出一股强劲的银色火焰。

  狂暴的噬神怒炎一出现,周围的空间的温度明显的上升了许多。暴虐的火焰内部也不稳定,不停发生着微型爆炸。随着爆炸,强大的威压向四周喷发。

  苍炎令中的噬神怒炎,李哲虽然还不能完全收服,但是简单地驱使还是没问题的。

  感应到噬神怒炎的狂暴,大汉本能地想向后缩。

  李哲毫不怜悯地抓起大汉的右手,伸入火焰之中。

  **和元神一起被焚烧的双重痛苦,让大汉立刻发出杀猪般的惨叫,身体痛苦地扭曲成虾米状,全身急剧颤抖,汗出如浆。

  不过五息,大汉就支持不住了,开口求饶。

  收回苍炎令,李哲冷笑着说:“怎么样,想通了就说吧。”

  此时的大汉心中别无他念,只求速死,把心中的秘密尽数吐露。

  原来,大汉的幻化之术并没有奇异之处,能产生让李哲不能识破的效果,都是借助于一件特殊的秘宝。

  大汉的脖子上挂着的一颗白色小珠子,唤做易颜珠。

  只要向易颜珠中注入法力,珠子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白光,溶入修士的身体内。

  吸收了白光的修士,在两个时辰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大大强化幻化术的效果,可以骗过神识比施法者更高的修士。

  不过,幻化时修为的变化要受到限制,不能伪装出比修士本身修为更高的状况。

  也就是说,利用易颜珠扮猪吃虎可以,想虚张声势就不行了。

  易颜珠使用后,要间隔十个时辰才能再次使用,基本上是一天只能使用一回。

  李哲一把扯下大汉脖子上的项链,上面果然串着一颗白色的小珠子。

  把玩着白色小珠子,李哲追问道:“易颜珠你是怎么得到的?”

  到了这一步,大汉也不隐瞒,全部都坦白了。

  三年前,大汉认识了一个初入修真界的散修。就是大汉幻化的青年男子,名字真的叫李俊。

  这个李俊是一个修真家族的后人,这颗珠子是他的传家之宝。

  很久之前,李家就败落了。李俊降生后,无意间发现了家中遗留下来的筑基功法。

  凭着过人的悟性,李哲独自摸索着修炼,居然也略有小成,成功地走进了修真界。

  可惜,他运气不佳,直接碰上了大汉这个败类。

  略施手段,大汉就让这个涉世未深的散修将,他的秘密全部告之。结果,自然是被大汉杀人越货了。

  知道了易颜珠的由来,李哲勃然大怒,对大汉说:“这么说来你是死有余辜了,那就放心去吧。”说完,抓住大汉的脖子用力一扭。

  大汉吐出最后一口气,终于解脱了。

  看着手上的白珠子,李哲自言自语地说:“李俊兄弟,我们也不是外人。说不定。五百年前还是一家人。今天我帮你报了仇,这颗易颜珠就当是,帮你报仇的酬劳吧。”

  李哲将易颜珠挂在自己脖子上,环顾了周围,没有异常,扬长而去。

  不久,李哲在一处悬崖上发现了一个天然的山洞。

  确定了洞中没有别的生灵之后,李哲飞入洞中。

  山洞并不太大,而且乱石丛生,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当然,这些难不倒李哲。他挥动两只金色的手掌,很快洞中开出一块平坦的石台。

  整理出石台,李哲从储物袋中将炼丹炉――祥龙吐瑞取了出来,摆放在石台上。

  整理好地方,李哲在炉前盘腿坐下,准备开始第一次炼丹。

  先取出养灵丹的丹方,研究一下。

  养灵丹一共需要用到十二种药材,其中四种主料,八种辅料。作为一种给引灵期修士服用的初级丹药,养灵丹所用到的药材都是些极普通的货色。

  对药材的生长年限要求也低,基本上十年左右的,就可以入药了。

  用量较多,在药力中占主要地位的药材,被称为主料。炼丹过程中,比配料重要的多。

  在炼制过程中,炼丹师会尽量迁就主料的提纯时间,辅料只要不出大的问题,对成丹影响不大。

  但是,以炼制入品养灵丹为目的,情况就不同了。

  基本上,没有主料和辅料之分了,都要控制到最佳,才有机会成功。

  通过丹方中的记录的每种药材的入炉时间,以及火力的大小,李哲大略推算出每种药材的提纯时间。

  静心将苍炎炼丹术与养灵丹的丹方在脑海中过了数遍,李哲觉得万无一失了,决定正式动手炼丹。

  先取出三块下品灵石,分别插入祥龙吐瑞炉的三足上的小洞中,作为驱动离火法阵的动力。

  然后,李哲抓起龙首大力将炉盖掀开,再运起太乙分魂术,驱动十二道神识,将十二种药材分别包裹起来,投入炉中,并悬浮在炉内空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龙首盖上后,李哲朝祥龙吐瑞炉一指。

  一声轻响,三条青色炉足中间的空中,凭空中出现一团红色的火焰。这就是祥龙吐瑞炉自带的离火法阵,催生出来的灵火。

  李哲再分出十二道神识,分别抓起一团灵火,透过炉底进入炉中,对悬在空中的十二种药材分别进行提纯。

  养灵丹所使用的药材中,最耐火的药材是石龟果,以离火法阵的火力,需要近六个时辰才能完成提纯。这就决定了炼制养灵丹的时间,至少要六个时辰。

  耐火性最低的药材有两种,青叶草和苓茎,都是不到三个时辰。

  要让耐火性差距如此之大的药材,提纯时间能同步起来,火力的控制就是重中之重了。

  提纯每种药材的火力大小,李哲早就计算好了。

  炼制养灵丹只要出动二十四道神识,远没有达到李哲分裂三十二道神识的极限。

  强大的神识配合着火灵体,让李哲将十二道灵火,控制得随心所欲,精妙入微。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成功好像触手可及,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的。

  初次炼丹,李哲也不敢大意,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药材的变化。

  时间过去了五个多时辰,一直观察着药材提纯进度的李哲,突然发现青叶草和苓茎两种药材,慢慢开始溶化,显然马上就要提纯成功了。

  再看石龟果,依然坚硬如石,毫无变化。

  难道是计算错了,将提纯石龟果的火力放小了,李哲心中不禁有点怀疑。

  既然石龟果的进度明显落后了,李哲就加大了提纯石龟果的火力。

  过了一会,石龟果明显开始软化,李哲心中一喜,看来做对了。

  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与青叶草和苓茎不紧不慢地液化不同,软化后的石龟果,状态急剧变化,数息间就完成了液化,灵药液出现了。

  李哲暗叫一声,不好。他连忙加大别的药材的火力,想加速提纯。

  情急之下,火力控制稍微不稳。耐火性最差的青叶草和苓茎,化着两道青烟,消失了。

  眨眼间,炼丹就完全失败了,李哲甚至都没反应过来。

  努力了近六个时辰,就得到这么个结果,李哲心中非常失望。

  愣了半晌,李哲才从失望中回过神来。

  失败并不是不可接受,李哲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什么绝代天骄,修炼奇才。心中也没存着第一次炼制就成功的想法。

  如此失望的原因,是因为这次失败基本没为他累积什么经验,完全只是浪费了一炉材料。

  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

  自己只是一只炼丹菜鸟,以前连一次实际操作都没有过,甚至连看别人实际炼丹的经验都没有。有的只是完美的理论知识。

  事实再次证明,理论大师到了动手时,往往是不靠谱的。

  根椐丹方的记载,李哲计算出提纯各种药材的火力大小。

  但是,李哲的丹方只是普通丹方,准确性本来就要大打折扣。再加上计算的误差,最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偏差就更大了。

  本来,通过实时的观察药材的提纯进度,随时更改火力大小,可以对这个偏差进行修正。

  可是最糟糕的是,李哲完全没有提纯药材的经验。看到药材的状态,他根本判断不出提纯进度的快慢,更谈不上准确的调节火力大小了。

  李哲空有一身极强的控火能力,却完全派不上用场。没学会走,就直接想跑,炼丹当然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了。

  (本章完)

  ...


  (https://www.tywx.com/ty102219/527281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