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古代生活二 > 15.晋江首发

15.晋江首发


  萧言生几人吃完饭回到租的小院,收拾完东西退了房,几人一起坐马车往回走。

  因今天先是等榜,后来又吃饭出发的晚了,在加上人多车速也慢,黄昏时分才到林东县,几人在那住了一晚,第二日吃过早饭后出发,午时才到家。

  萧三郎和言氏这几天在家里,哪里也没去,院试期间县学放假,县学的学子大半都去参考院试了,这课自然没法上。

  萧三郎对儿子能考上秀才,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提前买了鞭炮等,等报喜的小吏来了好放鞭炮。

  放榜第二日一早,萧三郎就坐在前院堂屋里等着,虽然对儿子有信心,但还是会有些紧张。

  言氏看了不由好笑,也理解夫君的心情。

  只好转移话题道:“生哥考中是要去府学读书吗,怎么才能去国子监读书呢。”

  王家来的信夫君给她看了,自然知道王希淮想让儿子进京去国子监读书。

  有此一问也不知儿子能不能去上,毕竟国子监连夫君都没去过。

  连她这个妇道人家都知,只要进了国子监读书,以后在科考上的帮助非常大。

  萧三郎闻言笑道:“看这次长案排名吧,如果生哥能考中案首,优贡名额自会有他一名,如果不是案首名次在前十的话,取得廪生资格要在府学学习一段时日,到时经过府学岁末考试成绩优异,也可有去国子监读书的机会。”

  去国子监进学,像他们这样的普通人家,只能走优贡和岁贡这两条路。

  王希淮来信说只要能考中前十,他会打点好必然是要让生哥去国子监进学的。

  对此他心里很感激,他这个父亲以后能帮上儿子的地方不多,生哥以后还是要倚仗王希淮提点了。

  两人是多年至交好友,以后更是会成为亲家,很多地方也不会跟他客气,他就这么一个儿子,自然是希望他在科举这条路上走的顺当些。

  在说两家孩子年岁也到了,是要商议下成亲事宜。

  想着儿子说成亲的事他来张罗,心里都好笑,知道这小子最近几年没少攒钱。

  对于这点他是特别服气,儿子赚钱的能力跟王希淮有的一比了。

  作为父母他和夫人也给生哥攒了些,虽然不能跟生哥自己赚的比。

  当初他们的想法是成亲房子家里有,主要是置办东西和聘礼等物,这些他们自然会早早准备好,不能让瑜姐委屈了。

  但现在看王希淮的意思,是想把儿子以后留在京里读书,成亲在京里肯定要有自己的房子,京里的房子贵想着要不卖几幅字画吧。

  这般想着就把这想法跟夫人说了。

  言氏闻言不由笑道:“只要老爷舍得就好。”

  说完看夫君一脸不舍的样子一阵好笑,两人说笑了会,等到报喜的小吏来,听到自家儿子考中了头名案首,夫妇俩高兴自不用说。

  言氏忙给了报喜之人赏钱,萧三郎亲自把鞭炮点上,一时邻里之间还有听到信的萧家亲戚,纷纷前来祝贺。

  萧言生到家前喜报就到了,回家时正好赶上邻居和一些认识的人,及萧家的其他人来祝贺。

  自然免不了要跟大家应酬一番,后来看人越来越多,因不喜欢故作高兴说违心的话,加上还没吃午饭,所以寻了个借口出来。

  他的借口很冠冕堂皇,说和同窗约好去县衙办些手续,中了秀才功名要到户籍地的衙门登记,向他这样考了长案第一名的,可以直接把成为廪生的手续一并办了。

  先在小摊上吃了碗馄饨,期间还被人给认了出来,示意他别嚷嚷,跟他寒暄了会才起身告辞去县衙。

  走在路上露出一丝笑意,怎么感觉有点像明星似的呢。

  到了县衙先去拜见了县令大人,这是基本礼节,本县考中秀才功名的人,都要走这个程序。

  本县县令是举人出身,本身就有意巴结王叔叔,他是王叔叔的未来女婿,又是本次院试案首,前途一片光明,言谈之间很是客气。

  跟县令大人寒暄了一会,才去办理一切相关事宜。

  萧言生在家停留了十日,期间拜谢老师跟同窗聚会,爹娘宴请家人好友等,他均要出席陪同,这些天竟然觉的比院试时都累。

  走前的前一晚收拾好衣物,把自己现有的小金库用油纸包好,放在贴身衣物的口袋里。

  这次去府学一切顺利的话,他会直接进京暂时先不回来,等他在京里安顿好了,在给爹娘捎信让他们进京过年。

  明年他十七小丫头也十五了,两家要商量下成亲事宜。

  对于成亲他不排斥,虽然这具身体才十七,但是他前后年龄加起来也老大不小了。

  从心里上讲还真的想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至于爱情啥的,他现在都没明白爱情是什么。

  上辈子没谈过,这辈子早早被定下了。

  在说古代可不像现代能自由恋爱,这里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亲前很多进了洞房,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相比这样他不是很幸运了吗,早早就知道未来媳妇的长相,想到小丫头心里一暖。

  他知道这辈子跟王慕瑜纠缠定了,爱情是什么他现在不知道。

  但是他知道责任,知道他不会像这里的男人似的,弄什么三妻四妾,他向往的始终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他和小丫头的路还长着呢,怎么就不会拥有爱情呢,嗯,大不了先结婚后恋爱呗,生活过成什么样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翌日拜别爹娘带着阿贵踏上了去府学的路。

  朝廷规定秀才出类拔萃者方能入监出贡,他会在府学读多久,关键还是要看本府学政什么时候给他报送国子监名额。

  他想尽快去国子监读书,走优贡这条路是最快的。

  每年府城都有几个优贡报送国子监的名额,优贡顾名思义就是要足够优秀。

  以他的成绩按说这名额肯定有他一个,剩下的会在其他廪生里选取。


  (https://www.tywx.com/ty89556/2801204.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