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直播之春秋苦旅 > 第592章 孔子见齐景公

第592章 孔子见齐景公


  来的时候是春天,走的时候是夏天。

  孔子真的不想离开,可他不得不离开。他不是来齐国旅游的,也不是来齐国学乐的,他是带着秘密使命来的。

  不!他不仅仅带着秘密使命来的,他还带着梦想来的。

  他想找一个好的君王作为依靠,然后推广他的主张,推行周礼、周制。修复、维持周礼、周制,恢复大周鼎盛时期的社会风气和风貌。

  在政治上面,他是这样地主张。

  在做人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周礼、周制,修身做人。做世人的行动典范,让世人效仿自己。

  修身做人,孔子从少年时候就开始了。在孔母的教导下,他的人生就是这样:一是一二是二,绝不含糊、绝不逾越。

  孔子想:我孔丘能够做到的,世人一定也能够做到。我做不到的,世人也一样做不到。以这样地标准来衡量、修正周礼、周制中的错误和不足,维持周礼、周制。

  “祝孔兄好运!”琴师拱手相送。

  孔子还礼道:“以兄长之才,当出仕为政,推行韶乐,陶冶世人情操……”

  琴师苦笑,没有作答。

  他心里清楚,推行韶乐比推行周礼更难。乐更是没有多少人在意了,对于苦难中的人来说,听音乐还不如听一段笑话更起作用。

  离开琴师家,孔子没有再在路上徘徊了,直接去了齐国的都城。在客栈住了一个晚上,作了一切准备。第二天,去往皇宫,请求晋见齐景公。

  护卫本来懒得搭理他,可见此人彬彬有礼地样子,才把他的请求汇报给了上级领导。经过层层汇报,最后才传递到齐景公那边。

  一般没有公文、信函的人来了,护卫都是懒得搭理的。甚至!把你当成刺客、探子等人,直接驱赶。更有甚者,直接把你抓起来。

  一般办理公事的人,特别是外国人,来到之后是要先向相关部门(外交部)递交公文、信函的。

  你是不可以直接去皇宫的,去了皇宫那边,也没有人搭理你。皇宫的护卫要是什么人都搭理,那皇宫门口还乱了套了,坏人就会趁机闹事什么地。

  所以!皇宫门口的护卫,一般都是六亲不认的。

  齐景公得知孔子来了,赶紧让身边的贴身大臣出去,把孔子带了进来。

  孔子来齐国的消息,早已有人汇报过来了。只是!孔子没有来报到,他也就装着不知道。

  另外!孔子来齐国后,鲁昭公和季平子等人都派人来了齐国,打听孔子的情况。

  鲁昭公关心的是孔子有没有展露才华,有没有给他长脸?

  而季平子等人,则是想打听孔子来齐国都干了些什么?还有!这个人什么时候回去?这个讨厌鬼最好永远留在齐国,永远不回鲁国。

  让探子和齐景公等人没有想到的是:孔子来齐国后,就人间蒸发了。

  孔子住在琴师家里,整天弹琴说事,很少出来。就算出门,也只是到山岗之上,与琴师两人弹琴。两人经常把琴架在悬崖上方,一个弹奏一个吟唱,如醉如痴。

  到了内宫,齐景公亲自出来迎接。孔子行跪拜礼,齐景公非常高兴,把孔子扶起来。进入内书房,齐景公以贵宾的礼仪相待。

  孔子见齐景公如此待他,心中高兴,但也诚惶诚恐。

  一番问候之后,齐景公就开门见山,寻问起周礼的事。

  孔子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一一解释。

  “先生能否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礼乐队伍?”齐景公问道。

  “这个?”孔子当场就吃惊了。

  心想:我是来从政的,不是来当礼官的。不过!他还是答应了:“可以!孔丘愿意!”

  “好!摆酒!”齐景公当即吩咐下去,摆上酒筵,款待孔子。

  酒筵之后,齐景公以国事繁忙为由,把孔子打发去了馆驿。

  “明天!先生就过来给本公的齐国,打造一支超强的礼乐队伍……”

  孔子临走的时候,齐景公表态道。

  等待孔子走后,齐景公带着几分醉意去了后宫。后宫的妃子们见齐公来了,一个个都上前来献殷勤。

  “去去去!前个抓阄儿抓到谁了?”大监上前阻止道。

  齐景公躺到侍寝的豪华房间内,任凭抓阄儿抓到妃子的服侍着。要是妃子服侍得很好,他会跟早上出笼的公鸡那样,扑腾几下翅膀,临幸一下这个妃子。要是没有兴趣,他睡他的觉。一觉醒来,有国事就去办国事;没有国事,就与身边的大臣瞎扯着。

  孔子很不爽地来到馆驿,他对齐景公有些失望。可转而又想:自己刚刚过来,齐景公这样对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人家不知道你的政治主张,人家只知道你懂礼。

  既然这样!不如就:既来之、则安之!

  第二天,他按时来到皇宫内见齐景公。

  齐景公依然热情如旧,对他非常地好!

  在他的要求下,齐景公把他要的人数都叫来了。另外!还配了乐队。

  孔子就当起了礼官,给齐景公培训“三军仪仗队”。教完“三军仪仗队”的步伐、手势、队形、队形变化后,他又去指导乐队,演奏他安排的曲子。

  这次!他没有安排乐队演奏鲁国的曲子,也没有安排演奏大周朝规定的曲子。

  周礼上规定,诸侯国的君王按照身份等级的不同,演奏不同地乐曲的。乐曲不是随便演奏的,随便演是要杀头的。不!杀头都不至于。但是!相应的惩罚是有的。

  什么叫“礼崩乐坏”,这个“乐坏”就是演奏的曲子乱了。

  孔子就把从琴师那里学来的韶乐拿了出来,让乐队们演奏。当然!不是舜帝的韶乐,而是专门给下级官员配置的乐曲,韶乐。

  这个!孔子是不敢乱来的!

  乱来!就是乱礼!

  “韶乐?”齐景公一听,当场来了兴趣。

  孔子在皇宫内培训“三军仪仗队”,齐景公一直都在现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齐景公以及齐国的不少大臣,去鲁国的时候,都得到了最高礼遇。他们都特别地虚荣,觉得有面子。

  所以!孔子排演的时候,齐景公等人都在现场观摩的。

  “回主上!是韶乐!”孔子恭敬地答道。

  今天的孔子,改口叫齐景公为“主上”。主上!意思就是自己的主子,自己是人家的臣下、臣子。

  (本章完)


  (https://www.tywx.com/ty22065/2368680.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