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仙品春秋 > 第38章 诗书琴棋难画 五

第38章 诗书琴棋难画 五


  ??

  read336();<!--章节内容开始-->

  天宝十四年,秋。品文吧

  多事之秋。

  江都港事件后,天下皆惊。那一日大水从那噩梦般的黑雾中冲出,一日一夜,灾难漫延,大水淹没的不止是江都城的繁华,还是无数百姓的生命。

  第二天,便陆续有人高热病倒,瘟疫躲也躲不过,悍然来袭。

  而比瘟疫更恐怖的,则是城中偶尔会出现的活死人。

  所谓活死人,便是看似活着,实则已经死了的人。他们没有呼吸心跳,没有思维情感,只是遵循本能,追逐活人血肉,看似是人,其实已经是鬼怪一流。

  因为有江都港事件的前车之鉴,活死人的灾祸倒是被控制在小范围之间,并没有在江都城中大规模漫延。然而即便官府控制有力,恐慌还是以最快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江都,甚至包括江都周边地区。

  一时流言无数。

  尽管官府的说法是,有歹人作祟,捅破了江都港下的黄泉之穴,使得地府阴气侵袭人间,这才有此一劫。此为**,并非天灾,只需心有正气,自然可以消灾弭祸。

  然而活死人的存在委实太过可怖,民间多有愚夫愚妇,往往或是宣称此乃阎王发威,或是认定此为天降灾劫,神鬼之事,更非人力能决,因而任由官府说得如何天花乱坠,信的还是少,不信的自然多。

  民间信佛信道之人渐多,各种教派流派趁此机会大肆发展,很是蓬勃了一番。

  又有村童唱谣,歌谣唱说:“天日不明,蝗虫螟螟,白虎出兕,天下大明。”

  岂不是明指圣人失德,天日要换?

  类似的传言和歌谣越来越多,官府屡禁不止。

  时任宰相的杨国忠向圣人进言,认为谣言之祸足以动摇国之根本,应当从严禁止。他提出了两个方法,一是举报有奖,二是传谣连坐。

  所谓举报有奖,顾名思义,便是人人皆有监督举报此类谣传的权利。凡经查证举报属实,举报者可得一百钱至十万钱不等的赏金,而被举报传谣之人不但自身要交罚金,要赴徭役,便连三代以内的家人,除六十以上老人和六岁以下幼童外,尽皆实行连坐,视情节轻重同赴徭役。

  这便是传谣连坐。

  这两个方法一经推行,民间气氛顿时大为紧张。

  所谓举报有奖和谣传连坐,原本就规制松散,但有心术不正之人稍加利用,便能轻而易举害人无数。

  两个方法都只说了举报属实便能拿奖,却并未明文规定如果举报有误是否要罚,更未提及倘若蓄意陷害是否当罪。如此一来,自然多有错案发生。然则流言之事本就无影无形,究竟是错案还是对案又有几人能真正说得清楚?

  不过短短半月,这天下间便不知添了多少糊涂账,一时间人人自危,流言果然被禁不少。

  然则暗地里,民间却是怨忿尤盛。

  朝堂上却有人说,民间反乱歌谣中那一句“白虎出兕”,其中所谓“白虎”,指的正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安禄山。安禄山势起天西,正正对应白虎之象。他手握重兵,光只亲卫就有五万余众,其手下亲卫又人人披挂齐全,手中刀剑等物统一铸成虎头柄式,其野心昭然若揭。

  圣人因而生疑,传令安禄山进京伴架。

  安禄山人在范阳,却令下属携带诸多宝物进京赔罪,其中更有手书一篇进上圣人。信中安禄山痛哭流涕,大表忠心,只说日夜思念圣人云云,然则边关不平,其身为大将不敢擅离,唯恐稍有所误便辜负圣人,辜负家国。随信而来的诸多宝物中有一物则格外引人注目,那却是一撮被锦囊装裹的黑发!

  安禄山声称此乃其顶心之发,古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稍离,他割顶发而进圣人与太真妃,实乃视圣人为父,太真妃为母,不敢不孝,不敢不忠。且顶心之发,六阳首须,圣人持之等若持其性命在手,安禄山甘奉性命,绝无二心。

  圣人顿时感其忠心,又令天使携诸多财物赏赐前往范阳,以慰安禄山之劳苦。

  韩素一路北上,刚至洛阳时惊闻此事,险些以为自己是听错了。

  然则明旨已发,朝野皆知,此事却是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果真如此的。

  李白叹道:“圣人糊涂矣!”

  韩素难以置信:“安禄山拒不入京,反叛之心已是昭然若揭,圣人居然如此轻易便被其糊弄了过去,简直荒唐!”

  可不是荒唐?

  安禄山屯兵范阳,明目张胆,又令手下亲卫精英南下江都,网罗当初在江都港灾难中幸存而出的众多异人,这一番动作只要稍有眼见之人都能明了其义。偏偏圣人当初从女皇手中夺回政权,后且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彼时何等威风,可见绝非庸碌之人。他如今却如此糊涂,糊涂到堪称荒唐,令人实在不能不感喟。

  李白却道:“圣人是多情之人,安禄山只消对太真妃恭恭敬敬,圣人自然便欢悦无限,又哪里会再疑他?”

  韩素道:“闻听太白兄京中两年,曾与圣人饮宴,亦曾见过贵妃。敢问太白兄,贵妃如何?”

  李白哈哈一笑,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还能如何?”

  这是李白名句,他也曾在太液池旁侍奉圣人笔墨,当时传出清平乐三首,有这两句称赞贵妃之容颜姿态,令人只听诗句便已可想见那是何等的绝代风华。然而李白此刻说起,却殊无提及自身名作时的快意,反而语带讥讽,眼中颇有郁色。

  便是洒脱如诗仙,亦不能免去七情之苦,做到时刻超然。

  这半月以来,李白与韩素同路,两人时常谈剑论道,说到酣处必然是要互相拆招,比斗一番的。半月下来,韩素固然是进益极大,李白却也所获非小。两人皆是既有天赋且有灵性的修剑之人,李白胜在经验丰富,剑势强大,韩素却尤为刻苦,基本功扎实无比,每每神来一剑,亦是令人惊艳。

  因而如李白这般浪荡之人,在每日有剑比有酒喝的情况下,竟舍不得轻易与韩素分别,便也随她一路北上,来到了洛阳。

  韩素已将当日江都港内发生之事捡那能说的传扬了出去,如今江湖上无人不知百蝶,然而用意虽好,对整个天下大局而言却终归是杯水车薪。

  天宝十四年,十月末,风雨欲来。<!--章节内容结束-->


  (https://www.tywx.com/ty16794/347143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