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将军长安 > 第六十五章 全胜

第六十五章 全胜


  顾长安从没遇见过这么不像样的守城战,几乎没什么抵抗就让他们的前锋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邺城军碍于“京城到底是自己家的京城”,所以进攻的时候大伙都还是本着一不让自己被打死,二不把同胞兄弟给打死的原则,保证对方身受重伤倒地不起就行,彼此都没肆无忌惮地下黑手。

  这么一来,邺城军的进攻就显得很有趣了,一方疏于抵抗,一方又不赶尽杀绝,就像一场演练般,爬上城墙的邺城军很快就下了城楼,三下五除二打倒了守城的卒子,把沉重的城门最大幅度地向左右打开。

  而谢源此人也正像宋明远所说,功夫的确不弱,他带领着十数人在邺城军的包围下左突右冲,竟让他杀出一条“血路”来,直冲到顾长安面前。

  谢源觉得方才顾长安放出的那句狠话着实让他颜面扫地,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个禁军统领,怎能容一个女子对他叫嚣。

  顾长安和刘珩一路杀进来,正碰上早红了眼的谢源。

  谢源的手下跟他也颇有默契,十二三人将刘珩团团围住,将他和顾长安从中隔开。这边,谢源劈手一刀便向着顾长安砍去。

  顾长安后撤一步抬手格挡,怒视着谢源。他方才被顾长安一箭把盔帽射下,如今发髻散乱,面目狰狞,与当日到凤涞县去请刘珩时的风度翩翩已判若两人。

  “纳命来!”谢源不给顾长安丝毫喘息的机会,反手挥刀欺上,同时左腿扫出,上下齐攻。

  顾长安横刀接下谢源劈来的凌厉势头,一顿后猛然向后跃去,谢源提刀再攻,一柄宽刀锋芒毕现。

  顾长安暗暗心惊,她之所长并不在武艺,所练刀法身法适合于战场,却不适合跟人拼功夫套路。而谢源显然与她不同,他一招一式间所展现皆是“武学正宗”,要打败她,只是个早晚的差别。

  一念至死,顾长安手中招式一变,一改大开大合的身法,长刀忽如缠绕的藤蔓般将谢源的刀“黏住”。这还是顾长安偷闲时候向决明请教的,决明说她的刀法优势在快准狠,缺陷在没有完整的套路,一旦碰上个行家里手就要完蛋,所以当时就教了她这么一路“绕指柔”,没什么杀伤力,但暂时牵制住敌人给自己寻条退路是绰绰有余了。

  谢源与顾长安过了几招后便看出她的用意,他眼中凶光一闪而过——既然交上了手,又岂有让她全身而退的道理?

  谢源顿时发了狠劲,顾长安一下子就从勉强招架变成了险象环生。但越是危急时刻越没有着急的道理,顾长安此时倒平静下来,凝神在谢源愈发加快的招式上,想找出一招破敌的办法。

  但她到底还是对谢源估计不足,就在谢源一柄宽刀舞得让人眼花缭乱时,他左手中忽然寒光一闪,一柄软不溜丢的剑陡然崩直了刺向顾长安左胸。

  顾长安大感意外的同时,要抽刀去挡却已来不及。与此同时,旁边一道黑影蓦地插到顾长安和谢源中间,这人进来的角度十分刁钻,多一分便要被谢源宽刀剁上,少一分又要被顾长安手里长刀戳个透心凉。

  刘珩格开谢源致命一剑,将顾长安护在身后,反手一剑自下而上劈出,逼得谢源后退自保,然而刘珩却未给他变招的机会,以快且诡异的身法忽然晃到了谢源近旁,横剑挥出,谢源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凌厉的剑锋,一时间竟无法抵挡。

  转瞬间,谢源便人头落地。

  顾长安提刀看着刘珩,眉心微蹙,她虽对武学无甚研究,但就凭刘珩方才那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招式,她也能知道这非是一朝一夕便能练就的,那么……他这些年韬光养晦,除了她看见的这些,到底还隐藏了什么?

  顾长安一时怔忡,握刀的指尖微微发凉。

  谢源一死,禁军立刻“树倒猢狲散”,几乎放弃了抵抗,不少人干脆缴械投降,把□□一扔,蹲到街边去了。

  邺城军这边自然士气大涨,原本心里还有点嘀咕的将士们,一看端王简直所向披靡,那点对“造反”的疑虑又被往下压了压,举着刀就往宫城冲去。

  康王在东华门严阵以待,重重禁军将宫门挡得严严实实。

  刘珩在东华门与康王正面对阵,而一直与他形影不离的顾长安此时却不知去向。

  “七弟,我劝你还是早点投降,或许还能有条活路。”康王全幅铠甲坐于马上,如不是他身宽体胖,看去倒也有几分威严。

  刘珩微微一笑,“我只是想见父皇一面,四哥却百般阻挠,我也是不得已才请了几位朋友同来。”

  “你应该也知道,最后花落谁家还是要看父皇意思,可你现在剑指宫城,成了叛党……岂不是把机会拱手相让了?”康王眯起眼看着刘珩,又看看他身后的黄久泰和众将士,“你们跟着他‘造反’,就不怕株连九族么?”

  刘珩身后鸦雀无声,任谁也听得出这康王色厉内荏,不过是在最后时刻给自己找点站得住脚的勇气罢了。

  刘珩嘴角微翘,看着康王像个跳梁小丑滔滔不绝,而康王也是越说越说不下去,总觉得刘珩眼中的嘲讽让他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恨不得一刀砍过去把这个弟弟砍死了事。

  然而还不等他下令动手,刘珩那边的将士已经杀气腾腾冲了过来。康王恨恨看了眼停在原地的刘珩,拔剑加入了混乱的战局。

  顾长安和宋明远带着戴天磊率一队人马直接攻破了西华门,但这并非是因顾长安等人神兵无敌,而是提前被安□□宫城的萧山和知行加上齐王的人里应外合,又因禁军的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东华门牵制刘珩大军,所以西华门这边虽大门紧闭,可防守却薄弱得让人汗颜。

  顾长安与萧山、知行一汇合,便以最快速度向着含章殿冲去,这边西华门被破,等康王收到消息再派人去支援已来不及,只能追着顾长安他们屁股后面打。

  就这样边打边跑,顾长安等人很快就到了含章殿外。

  如同他们所料,含章殿才是真正的严防死守。有趣的是,他们并未遇上那些胭脂堂的高手,这些武林人士好像一夜间就撤出了宫城,不知去向。

  守着含章殿的是康王亲兵和一批禁军,有萧山和知行在,扫倒他们这些花拳绣腿的已不在话下,再有顾长安等人配合,还没等康王调集人马过来,顾长安就已经一脚踹开含章殿厚重的殿门,迈了进去。

  殿门吱呀怪叫着向两边弹开,里面的太监总管福禄既惊讶又无奈地看着提刀闯进来的顾长安,笑道:“百年来敢踹这含章殿门的,顾小将军怕还是头一个呢。”

  顾长安被他一说,面上禁不住一红。

  好在福禄只是打趣这么一句,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将军请跟咱家进来吧,皇上在里头等着您呐。”

  顾长安将长刀一收,暗想,恐怕敢提着凶器进含章殿的,她也是百年来的第一人。

  皇上在龙床上倚着,背后竖了五六个软垫,手肘边也垫了两个,看去精神尚可,只是人消瘦的厉害,双眼浮肿,眼袋沉甸甸在双眼下挂着。

  “臣顾长安救驾来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顾长安一身铠甲在皇帝面前跪下,金甲摩擦之声在空旷的寝室里尤其响亮,她手里的长刀虽已入鞘却也仍散发着让人不敢逼近的寒意。

  “倒从未见过你如此扮相,是有几分巾帼英雄的意思,”皇帝微微一笑,两撇胡子也跟着往上翘了翘,“行了,起来吧。”

  顾长安起身,垂手提刀站在一旁,腰板绷得直溜溜的。

  “你们还算及时,要再晚个几日,就来给朕收尸得了。”皇帝老孩子似的瞥了顾长安一眼,全然不复从前威严的模样,“朕没什么力气,就跟你长话短说了。”

  顾长安老老实实听着,也不吭气。

  皇帝没好气地看看她,“听说你跟老七那还挺能说的,怎么到朕这就成个句嘴葫芦了?罢了罢了,朕问你,你当真想嫁给老七?”

  顾长安诧异又纳闷地看了皇帝一眼,犹豫了片刻,才很谨慎地点了下头。

  “起初朕并不同意这桩婚事,一来是你的出身,二来是老七对你用情太深,这对一个将为帝王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事。”皇帝叹了口气,“可朕却实在拗不过这个孩子,他为了你,江山社稷都能不要了,嘿,还真不知道这个没出息劲像谁。朕对老四也不是没抱过期望,但终究……许是老天对朕的惩罚吧,儿子们个个都不如意,朕只能矬子里拔将军了呗。”

  顾长安暗自哂笑,原来刘珩是从矬子里□□的。

  “你多年来征战沙场,胸襟和视野比很多男人都要宽广,性情也坚韧坚毅,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可生活在后宫之中,丫头啊,那可是与战场全然不同的境况。你的本领和才能就要在此间埋没,陷入后宫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你可甘心甘愿?”

  皇帝自问登基这数十年来,从未对谁说过这么掏心窝的话,尤其是对着顾长安这种手握重兵之人。也许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皇帝算计了一生,此时只觉得满心疲惫,对着这个为了他的江山他的儿子能豁上性命,扔下全副身家的姑娘,那些违心又狠心的话,是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顾长安的眉心又一次紧蹙起来,这些年,她的双眉间已有了浅浅的痕迹,可见是有过多少左右为难的抉择。

  皇帝的话,她曾隐隐约约想到过,可当有人把这些话真正说出来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感受。

  一时间,她压根答不上来。

  “再有一事,是关于那静慧的,”皇帝试探地看看顾长安,“朕想将她许给老七,如果你还愿嫁给珩儿,那她与你同为正妃,如何?”

  顾长安抬头,看着皇帝露出进殿来第一个笑容,这个问题可比上一个容易得多。

  “南燕野心勃勃,两国再交战是迟早之事。如果陛下有心将社稷交于端王,那么日后一旦起兵,静慧公主难保不恨上端王。王爷夫妻不睦,间接所影响便是大齐朝廷,臣斗胆请问,这可是陛下所期待的?既然静慧公主非得嫁一王孙皇子,那么寿王殿下也不失为一人选。殿下年纪与公主相当,又饱读诗书,是个知情知趣之人,断不会委屈了公主。”

  “你……”皇帝看着顾长安,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心思转了几转,最终还是道,“假如朕坚持如此,你待怎样?”

  “皇上,”顾长安再度跪下,将虎符置于掌中,“依大齐国法,调兵遣将认符不认人。虎符还在臣手中,陛下当真不考虑臣中肯的建议么?”

  说罢,顾长安抬眸,眼中凌厉之色一闪而过,皇帝手掌微不可察的一动,怒火自胸肺间熊熊燃烧。

  他颤抖着指尖指着跪在他面前毫不退让的人,“顾长安,你敢!”

  顾长安伏地叩首,“臣恳请陛下三思。”

  话到此处,已不必多说,顾长安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我嫁不嫁那是我考虑的事,但你不能让静慧嫁,你要是不如我的意,那我就彻底把你大齐搅翻一回。

  而皇帝之所以没就此让顾长安滚蛋,是因为他知道她敢、她能,甚至她可以拖到他咽气再把静慧处理给寿王……也许,现在的局势真的不在他掌握之中了。

  静慧嫁与寿王?哼,顾长安倒打的一手好算盘,这么联姻,谁也蹦不出半个屁来,他还真是小看这丫头了,看来半年倒长进不少。

  皇帝的怒火渐渐被理智浇熄,他不得不承认顾长安的话十分在理,已站在生命尽头的老人疲惫地一摆手,“就按你说的办吧。朕累了,想歇着了。”

  顾长安再规规矩矩叩首,起身退了出去。

  皇帝此时视物已是模糊不清,他含糊地看着顾长安的背影,有那么一瞬间,他竟有点点几乎察觉不到的奇异的钦佩感。


  (https://www.tywx.com/ty145174/674721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