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三国之枭臣 > 第六十八章 袁曹正峰

第六十八章 袁曹正峰


  官渡大战!这场改变河北乃至整个中国命运的大战,马上就要打响了。

  这场前前后后打了数次,持续尽一年的大战终于以袁绍的败北,曹操的大胜而告终。

  刘大大又要再次挥他的长项,奔窜逃往汝南,再逃襄阳,投靠刘表,等待卧龙出渊。历史真得可以改变么?

  我这个无关轻重的小人物,真的能助刘备改变历史么,如今刘备出镇平原,和历史上完全不同了,难道凭着这个小小的平原,就能兴风作浪么?

  想到此心情颇为沮丧,微微地叹了口气,转念一想:娘的,咱就是要兴风作浪,不狠狠的赌上一把,算白来三国了。

  谁说小人物就不能改变历史,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点着了巴尔干火药桶,冲击全世界,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

  放枪的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物,换作平常在大街上随便乱走都不会有人留意的,谁又能想道他这一枪下去杀死了无数的人,使许多国家一厥不振,恶劣的后果甚至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如今就是要做这样的小人物,让那些瞧不起我这个疯疯癫癫的小人物的人,付出血的代价!

  想到此便又精神翼翼,两眼放光,似是病也好了不少。

  刘备当然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道:“不出元直所料,袁绍得玺之后果有称帝之心。除袁尚外,他的几个儿子都劝他称帝,其中最卖力的就是袁熙了……”

  贾敬业笑道:“呵呵,袁熙又无份继位,他那么热情做什么?”

  刘备道:“袁绍喜欢袁尚,要把江山传与他,那是路人皆知的事。袁熙当然知道,如今他和袁尚走得很近,两人似结成联盟,同抗他大哥袁谭。”

  贾敬业点了点头,没再多说,刘备顿了顿,又道:“袁谭、袁熙极力主张袁绍称帝,袁尚却出言反对,更让袁绍对他另眼相看,看来这河北四郡到时都是袁尚的了。”

  “袁绍将称帝之事与文武大臣商议,田丰、沮授、审配等人这次居然意见一致,出言反对。袁绍知此事难成,便想要做一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出来,增加声望。这次他叫我去,便是商议出兵伐曹。”

  贾敬业心想历史被他改来改去,都改成这样了,居然还能绕回原点,不禁暗自苦笑,明知故问道:“商议结果如何?”

  刘备道:“在我去之前,他们曾商议过一次,田丰谏道:‘前次曹操攻徐州,许都空虚,不及此时进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锐,未可轻敌。不如以久持之,待其有隙而后可动也。’”

  “袁绍犹疑未决,便来问我,我道:‘曹操欺君之贼,明公若不讨之,恐失大义于天下。’袁绍赞同我的主张,便决意出兵。田丰强谏,袁绍大怒,若非我力劝,当时便要斩了,如今下于狱中。”

  “袁绍现已决定出兵,命颜良为前部先锋先取白马。我不日也要随同袁绍一起出征了。”

  贾敬业道:“看来袁绍始终心疑明公,放心不下。”

  刘备点了点头,道:“我过几日便随同袁绍南征曹操,此间大事我已交给元直打理。敬业不可过于操劳,好好养病,以神医妙手,我想不几日便可痊愈的。”

  贾敬业见刘备对其十分关怀,心中感激,天机便又脱口而出:“明公此次南征,必能见到云长。”

  刘备闻言大喜,双眸生辉,忙问道:“果真?”

  贾敬业道:“云长在曹操处,如此大战,曹操岂有不派他出战的道理。”

  刘备听关公在曹操处,不禁长眉一轩,问道:“敬业从何得知云长在曹操处?”

  贾敬业老脸一红,道:“咳咳,我生病前曾遇到许都的一个街坊,他来此做买卖。是他告诉我,云长为保全明公二夫人安全,不得已投降。”

  “事前曾于土山约三事:‘一,降汉不降曹;二,善待皇叔二夫人;三,得知皇叔下落,虽千万里也要追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曹操均已答应。曹操待他不薄,上马金下马银,外带美女十二人,都不能打动他的心,他仍是心念明公。”

  “我刚收到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告诉明公,便一病不起了。”

  心道:每次都要编些理由来搪塞,还好我脑子转得快,不难就死得很难看了。

  我总不能告诉刘大大,是《三国演义》里写的,罗大大告诉我的吧,这样刘大大就要怀疑我是不是病还没好,在说糊话了。

  刘备身躯微颤,虎目含泪,颤声道:“云长当真义薄云天!如此实在太委屈他了,我这便休书唤他前来!”

  贾敬业道:“且慢,明公莫急,云长可不必那么急着唤回。”

  刘备一脸茫然,问道:“哦,却是为何?”

  贾敬业道:“明公这次随袁出征,是打算帮袁绍打天下呢,还是想寻求良机,趁时割据?”

  刘备哼地一声,道:“袁绍关我何事?帮他打天下做什么,我当然打算趁时割据。”

  贾敬业艰难举起右手,手指嘴唇,目视曹静。

  曹静会意,端过水来,服侍他饮了一口。

  贾敬业微微一笑,有气无力地道:“袁绍蠢笨之徒,竟将颜良这种只能做侍卫头子的肌肉男,当成大将之材,委与先锋大任。若颜良与云长于战阵之中相遇,明公认为二人孰胜?”

  刘备沉思半晌,方道:“颜良亦是勇将,他与二弟从未交过手,不知谁强谁弱。”

  贾敬业又喝了一口水,道:“我闻云长曾于汜水关前,温酒斩了华雄,不知可有此事?”

  刘备闻言心驰神往,似是遥想当年,继而微微一笑,面有喜色,点了点头,道:“确有此事。”

  贾敬业道:“华雄一时勇将,当时连斩数员大将,自谓无人可敌,却被云长片时斩之。颜良武艺难道胜华雄数倍?且颜良自谓河北名将,不把天下人放在眼中。”

  “常言道:‘骄兵必败。’此次去不能有功,只是自取其祸,我料颜良必被云长一刀斩之。”

  顿了顿,又道:“袁绍就靠颜良、文丑混饭吃,若颜良一死,袁绍去一臂助矣。若是文丑再亡,那袁绍就只有吐血的份了。明公若是想帮袁绍打天下,就将云长唤来,让颜良捡条命回来,继续为袁绍办事,攻下曹操的白马,好让袁绍登基称帝。”

  “若是明公想趁时割据,那就不忙叫回云长,先让他做曹操手中之刀,杀几个袁绍上将,削弱袁绍实力。明公好混水摸鱼,坐观双方成败。”

  说完目视曹静,又指了指干裂地嘴唇。

  曹静虽白了他一眼,轻轻地拧了他一下,却还是乖乖地扶他坐好,递上碗去,侍候他喝水。

  贾敬业心道:现在这个‘曹静’牌自动饮水机也挺好用的,都不用出声,只要看她一下,水就自动送将上来,爽!

  刘备点了点头,道:“就依敬业,云长且不忙唤回。袁绍手下猛将无数,给敬业说得好象只有颜良、文丑二人而已,除了颜良、文丑袁绍手下当真没有人才?”

  贾敬业道:“当然有,据我所知,就有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在袁绍处,只不过袁绍不会用罢了。”

  刘备十分留心访贤,闻言忙问道:“是谁?”

  贾敬业道:“张郃!”

  刘备似是对张郃其人不甚熟悉,闻言愣了片刻,方道:“张郃之名倒有听过,不过对其功迹不甚了然,不知此人如何?”

  贾敬业心想:乖乖龙个东,没想到连荐个贤也这么难,我咋知道三国前期张郃做过什么屁事啊,我只知道连诸葛大大都十分忌惮这个人,为杀他还专门用了一条计谋。

  想到此便道:“张郃这人武艺了得,也颇有智谋,实是难得人才,只可惜明珠暗投,落在不会用人的袁绍处,其名不显而已。明公若是信得过我,便加意结纳此人,若能得其心,将来对明公定大有好处。”

  刘备问道:“他比颜良、文丑如何?”

  贾敬业哑然失笑,道:“一个天下一个地下,不能比的。颜良、文丑不过是跳梁小丑,他可是大将之材。”

  刘备点了点头,道:“既是敬业如此说,我会留心此人的。好了,敬业你才刚好,不可说太多话,费太多神,我告辞了。你要多多保重,好好将养身子,今后饭菜饮食可得小心在意,不可再让贼子有可趁之机。”

  贾敬业道:“谢谢明公关心,我会注意的。曹静,替我送明公出去。”

  曹静起身应道:“是!”

  刘备道:“不用了,我自己出去便成。”

  说完转身便走,走出数步,似又想到什么事,回转过来,道:“敬业啊,袁熙这小子已给我支到幽州去了,想加害你我也是不成的了,呵呵。”

  贾敬业闻言大喜,问道:“不知明公是如何办到的?”

  刘备微微一笑,道:“那日袁绍找我去商议伐曹之事,面有忧色。我问他因何愁。他说如今正与曹操为敌,可北方蛮胡屡有异动,加之辽东公孙康为之侧应,不好对付。”

  “我逆料他不放心将北方重镇交给旁人镇守,便劝他说:‘幽州乃北方重镇,非族人亲信不能守。’他也说欲将此重镇交给袁氏族人镇守,不知谁合适。”

  “我就趁机赞了袁熙一番,说曾和他同来平原,见他大是不凡,将他举荐了出去,果然袁绍大为高兴。过数日袁绍便任命袁熙为幽州刺史,让他镇守幽州。”

  “如今他正在向甄姑娘求婚,袁绍答应缓上数日,估计婚后便会让他立即上任。”

  贾敬业闻言不由心中暗笑,心道:没想到袁熙出为幽州刺史,这中间居然还有刘备的功劳,刘大大果然不是一点点的高。

  就因他的一句话,袁熙看似升官,实际上是给流放了。你小子啥人不好得罪,得罪刘大大。

  这下子让你娶到老婆没得泡,乖乖地给我滚到幽州去喝西北风去。哈哈!

  想到此便由衷赞道:“高,实在是高!明公神算无人可及!”

  刘备哈哈一笑,道:“你马屁少拍,不多说了,我走了。”


  (https://www.tywx.com/ty138335/10586799.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