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三国之枭臣 > 第五十五章 一人退万军

第五十五章 一人退万军


  曹操意态闲暇,令旗一舞,身后将士便即噤声。曹操笑容可掬,面有得色,捻须不语。

  刘备定了定神,道:“看来丞相一意孤行,欲恃强用武了?”

  曹操笑道:“三军既已到此,若无一战,如何遂退?岂不为天下笑。”

  刘备笑道:“哈哈,全三军而退,如何会为天下笑?可笑乃是不明形势,妄自尊大,一味用武,却惨遭败迹的愚蠢之徒。”

  这几句话争锋相对,曹操空费唇舌,讫今为止,没占到半丝便宜。

  不禁有些气恼,欲下令攻城,却心疑城中有埋伏,不敢妄动。有心撤退,却恐为天下人所笑。

  如此进退两难,不由低头沉思,刘备见其不答,笑道:“呵呵,丞相踌躇满志,亲率大军到此,定欲一战啰?”

  曹操点头道:“即便我答应退兵,三军将士也未必肯答应!”

  刘备大声道:“历来两国交兵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伤损都是三军将士。此事因我而起,我不愿双方将士因我而亡……”

  曹操知他在收买人心,嗤地一声,道:“你一句空话,便欲令五十万大军退兵么,你也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吧。”

  刘备昂挺胸,视死如归,大声说道:“事由我而起,我一人当之。”说罢背转身形,走下城楼。

  曹操不明所以,大声问道:“玄德意欲何往?”

  此语虽响,城楼之上却无人应答,再看贾敬业与貂婵时,却也不知去向,想是刚才趁二人对话之时,走下城去了。

  如此一来,城上空无一人,城门处唯有数位老卒扫地。

  曹操一时不知徐庶、贾敬业在玩什么花样,不敢冒然进兵,牵着马在原地来回打转。

  郭嘉道:“明公若疑有埋伏,这里可做些准备,我方人多,便有些小计策也是不惧。”

  曹操若有所思,片时之后,面有惧色。

  显是想起了濮阳之战时,误入城内,中伏被火烧得狼狈不堪的情景,低头沉吟道:“不急,看看再……”

  正说话间,忽觉城上有动静,忙抬头看去,只见刘备又回转城上,双手捧着一方大印,莹然有光,正是心中祈盼已久的传国玉玺。

  心道:刘备耍什么花样,难不成是怕了我了,欲将玉玺出献?

  想到此问道:“玄德手中可是传国玉玺?”

  刘备点了点头道:“正是!”

  曹操问道:“玄德执玺意欲何为?”

  刘备大声喊道:“前方三军将士听着,曹操拖名汉相,实为汉贼!董国舅等人奉皇上衣带诏诛贼,不幸事败就义。五家老小七百余口何罪,竟一朝被戮,曹操可谓残毒之极。”

  “我乃汉室末胄,看不惯奸相作为,亦奉诏讨贼。曹贼因此不放过我,如今牵涉诸位来此厮杀,诸位若有伤损,我心何忍。再者曹贼入徐州之后,杀戮之残,亦不下于许都也。”

  “我虽愚笨之人,却也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之理,我宁为汉室之鬼,亦不为曹氏之民矣。我手中乃汉家数百年相传之传国重宝,焉能归于国贼!”

  “事情由我而起,我不忍大家为我而死。为今之计唯有先毁此玉玺,再谢罪自尽,上消曹贼之恨,下救满城百姓,及城外的三军将士之命!”

  这番话义正辞严,加之刘备言语悲切,声泪俱下,闻者无不动容。

  城下二十万曹军大半听得清清楚楚,均觉得十分有理,己方攻徐州道理上确实说不通,想到此气势上便馁了不少,已非初来之时那般意气风发了。

  话音甫落,刘备高举玉玺过顶,大声叫道:“曹贼,你要玉玺,这就拿去吧!”便欲掷于城下。

  曹操于马上听得这番言语,气得牙关紧咬,格格直响。

  头上隐隐作痛,风疾又有复之势。手举令旗,便欲下令弓箭齐,将刘备乱箭射死。

  忽见刘备欲掷玺于地,忙道:“且慢!玄德何必出此下策,先将手放下来,有事好商量。”

  刘备怒冲冠,眉毛倒竖,怒气勃勃,手仍高高举着,道:“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商量的。难道凭我一言便能说得丞相退兵么?”

  说完便又作势欲掷。

  曹操不忍玉玺被毁,连声叫道:“我退兵!我退兵!”

  说着举起令旗向后挥舞,曹军将士闻令即行,齐齐背转身形,后队作前队,缓缓而撤。

  队伍井然有序,何者前锋,何者殿后,何者游弋两旁为左右翼,皆有成法,不须吩咐。

  撤退过程有条不紊,丝毫不乱,至始至终,无一人大惊小怪,胡乱喧哗。

  不片时,曹操大军便退了个干净,曹操又望了望城楼,方恋恋不舍地回转马头,率着近卫撤离。

  刘备始终高举玉玺,怒容满面,看着曹军撤退。

  待曹军退尽,曹操远去,方收回双手。适才身处险境,心神集中,虽面对二十万曹军,却也不感害怕,反而有一丝兴奋。

  如今强敌即退,心头一松,恐惧之感随之袭来。

  只觉得全身颤,双腿抽筋,双膝一软,跌坐于地。双手一抖,玉玺险些脱手而出。

  忙攥紧玉玺,挣扎地意欲站起,怎耐手足皆感无力,怎么也站不起来。

  关公、张飞于城下见之,忙抢上前来,扶他站起。

  刘备顺手将玉玺交与关公,以手抚胸。

  长长舒了口气,道:“呼,总算退了。敬业啊,你的主意太高明了,片言只语便令数十万曹军尽退。可我太也差劲,在如此阵仗面前,吓得手脚无力,全身发抖,瘫坐于地。”

  徐庶走上城来,恭敬地道:“明公太谦,一人面对数十万敌军,焉能不怵?明公大智大勇,随机应变,方能成此大功。”

  “明公独立小沛城头,痛骂曹操,喝退曹军之事,不久便会传遍天下,明公也会因此名扬四海。”

  刘备笑道:“呵呵,元直啊,你也太会拍马屁了,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他听了这一通马屁,心中甚喜,但甫脱大难,仍有余悸,说话之声仍略带颤抖。

  贾敬业笑道:“明公太谦了,我刚只在城上弹回琴,便吓得满头是汗,尿都要流出来了。明公立于城头,威风八面,怒叱曹操,义正辞严,闻者动容,怎能说差劲?”

  “同是抗曹,明公神武,袁绍懦弱,两相比较,谁更差劲,一目了然。我看袁绍的讨贼盟主是当到头了,日后这位子一定是非明公莫属。”

  若论马屁功,怕是普天之下,谁也没有贾敬业厉害。

  他终日游走于网络之间,吸取前人数千年的积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再经现实之中的残酷磨练,方始有今日功力。

  刘备听起来大为受用,捻须微笑,不住摇头,直道:“不敢当!不敢当!”

  张飞喝道:“不就这点小事么,有什么好怕的。不是我吹,别说只是拿着块玉玺在城头晃来晃去,便是匹马立于数十万曹军之前,我也不怵!一样能杀他个七进七出,于军中一矛将曹贼的级拿下!”

  刘备闻得马屁,正飘飘然陶醉于其中,听到这番舔不知耻的言语。

  不禁眉头一掀,喝道:“你啊,只知道杀。还不好好像二位军师学习学习。这次要是听了你的狗屁主意,我军怕是片甲不回了。如何能像这般轻轻松松,不伤一人便退了曹操大军。”

  刘备等人又在城上注视良久,不见曹军动静,知其真退,便感放心。

  徐庶道:“切莫大意,曹操善于用兵,狡计不断,其退不可信。我方应遣细作,详加打探。”

  刘备点头道:“元直之言甚是,细作之事就由元直办理。”

  贾敬业道:“明公,曹操已退,暂时不会有什么大事生。我家那婆娘的从未经过这阵势,胆已给吓破了,脸色白得吓人,我担心她有事,想扶她回去好好休息。”

  刘备道:“既是如此,敬业且回。夫人不碍事吧?要不要我请名医诊治。”

  贾敬业笑道:“没事的,回去灌点马尿就好!”

  刘备知他说话不着边际,不可穷究,摇了摇头。

  貂婵白了他一眼,走上前来,道:“知道我受惊了,还不过来相扶,有你这般做丈夫的么!”

  贾敬业赶忙上前相扶,道:“得令!现在大功告成,咱先波一个,然后夫妻双双把家还吧。”

  貂婵俏脸一沉,瞪了他一眼,嗔道:“死鬼!”

  二人回至府中,曹静已在门前苦候多时,见二人到来大喜迎上。

  想询问其父安危,又不知如何开口,过了半晌,方期期艾艾的说道:“我爹爹……我爹爹……”

  贾敬业知其心意,闻言脸现愁容,叹了口气,道:“唉!曹公…唉!曹公…”

  曹静关心则乱,脸色惶急,急道:“我爹爹怎么样了?”

  贾敬业仰天长叹,道:“曹公!唉…唉…唉…”

  曹静泪水于眼眶内直打转,哽咽道:“快说!”

  貂婵笑道:“呵呵,曹静,别理他,他癔症呢。曹公没事,已然率大军退走了。此次未交一战,曹公便退,双方均未损兵折将。”

  曹静呸地一声,道:“你这人!”

  贾敬业尴尬一笑。

  曹静道:“真不知道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我爹爹率数十万大军来攻徐州,志在必得。没想到战都没打,爹爹便已退走了,定是你这厮又使了什么诡计了吧?”

  贾敬业正色道:“我是正人君子,从不使诡计。主要是我长得帅,加上琴弹的好,琴声中蕴含无边佛法。曹公听了我的琴音之后,受我的佛法感化,认识到此次攻徐州乃是一个大大的错误。”

  “当着三军的面,于城下做了深刻检讨,声泪俱下,感人肺腑。检讨完毕便即率军撤退,言称永不再犯。”

  曹静格格娇笑,问道:“貂婵姐姐,他说的是真的吗?”

  貂婵似笑非笑,反问道:“你说呢?”

  曹静笑道:“呵呵,我知道了。”

  贾敬业喝道:“知道,知道。你成天就会说知道,你到底知道什么啊?”

  曹静笑道:“呵呵,你说呢?”

  贾敬业无言以对,心道:唉,完了,原来就一貂婵就已经不好对付了,现在再摊上一个曹静,我是彻底地没有活路了。


  (https://www.tywx.com/ty138335/10586786.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