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希壤“鬼神” > 第十四章:洞箫

第十四章:洞箫


  

  太奶奶说到这里,叔伯、姑姑们似乎同时抽了口长气。太奶奶根本不去理会,接着道:‘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一切努力都毫无结果后,我再不情愿,也只能将这心思渐渐熄了。现在到了这把年纪,我也就断了还能有春风消息的念想。

  谁知天意弄人如此,半个多月前来的那位林先生说,是他父亲当年亲手埋葬的你们爷爷,春风在临去世前,还曾托他父亲给我带了消息。

  他说他父亲在十年浩劫的时候,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不得不逃入昆仑山躲避追捕。崇山峻岭、缺衣少食,他父亲在逃入昆仑山脉两个月后,已是奄奄一息。

  没想到却在这时,遇到了因病将亡的春风。他说你们爷爷用食物救了他父亲,又指点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窍门。但春风自己,却因病入膏肓、身边又无凑手的药材,故空怀超绝医术竟不能自救。

  春风临终前,将当年法租界的医院地址,和我的名字告诉了他父亲。托他父亲将一支刻有铭文的洞箫转交给我,并告知死讯。

  他父亲在一个山谷里埋葬了春风。为了感念春风的救命之恩,他父亲在坟墓周边以品字形种了三颗小树。由于没有趁手的工具,只得用小刀在每棵树的树腰位置,都刻上了顾春风三个字,以为标记。

  其后他父亲历尽千辛万苦,沿昆仑山脉进入四川、从四川取道云南、从云南潜越缅甸,自缅甸潜入越南、自越南偷渡香港,最终由香港飞赴美国。

  他父亲于六十年代末到达美国,娶妻生子。这些往事,他父亲在他小时候曾讲给他听,他只记得大概内容。等到九十年代,他有实力到国内投资时,他父亲已经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当年的一切细节均已忘却。

  好在他还记得那支洞箫和事情的梗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进入国内起,他便开始寻找、仅凭着我的名字和一个抗日战争前的医院旧址,寻找的过程极为艰难。

  直到半个多月前,他才非常偶然地得知我的住处。他说隔了这么久的岁月,他早就不报希望了,以为最多只能见到当事人的子女,此行仅仅是抱着给父亲还愿的目的。’

  太奶奶说了这么一大堆话,躺在床上喘息了良久。家中众人面对如此匪夷所思的往事,人人都不知该说些甚么才好。

  太奶奶缓过劲来,忽然紧紧盯住我说:‘十一,太奶奶知道难为你了。诺大的昆仑山脉,何止千谷万壑?四十年前用小刀刻在树上的字迹,就更是个笑话。

  可太奶奶能知道的,只是人家讲给我的这点梗概。还有就是这支洞箫,此物并非当年你太爷爷所有,上面的铭文太奶奶一个都不认识。若是能找到懂行的人,这铭文也许会是个线索,但更大的可能是毫不相干。

  不过我想,师兄万里迢迢托人送这支洞箫回来,或许是为了解释他当年为何突然失踪,为何此后三十年不见踪迹,最后又默默死在了深山里。

  可太奶奶的时间到了,这个谜,太奶奶是解不开了。我找了他大半生啊!直到生命的尽头才知道,原来他早在四十年前,就已不在人世。和你爷爷去世的日子,也就是前后脚的事。这个男人呐!抛我半世念,空我一生心!

  但太奶奶当年跟自己发过誓,这辈子只要我还活着,就绝不会放弃寻找他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当年之所以给你爷爷取名顾思归、给你大伯取名顾念祖、二伯取名顾念远、你爹取名顾念深,给你取名叫顾寻,都含着这个意思。’

  ‘十一,现在太奶奶要你在我临死前,当着众人的面答应我,只要你活着,无论多么艰难,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你太爷爷的尸骨,带他回家。把他葬在我的身边,不要让他独自在深山老林里,做个孤魂野鬼!好不好?’”

  顾寻讲述到这里,双目微微赤红。他不再盯着篝火,转头向山谷入口处望去。口中闷声道:“当时我哭着给太奶奶立了誓,夜里太奶奶便陷入了昏迷状态,再没醒过来。两天后她老人家便去世了。

  太奶奶去世后的将近一年时间里,我把课余的全部功夫,都用来找人翻译洞箫上刻着的两行铭文。

  本来我以为,与到莽莽大山里找一座孤坟比起来,翻译两行文字,无论如何都算不上很难。哪知找了上百位学者,竟没人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倒是大多数人,都对那支洞箫的材质很感兴趣。

  快到毕业的时候,我终于托人找到北京一位甲骨文研究的权威。老先生对着实物研究了两天后,对我说,这两行铭文虽然在字形上也是方块字,但其造字规则与汉字的‘六书’造字规则,即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中的任何一种都不相类。

  要知道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历经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直到最后,定型为目前普遍使用的楷书。数千年来,无论字形、字意如何变化,始终在‘六书’造字规则的范围之内。超出六书规则的汉字是不可想象的。

  可眼前的两行铭文,确实不在‘六书’规则之内。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这是某些造假之徒,胡编乱造出来唬人诈财的噱头。从洞箫的材质和铭文镌刻的精美程度来看,这种可能性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要么这就是完全不同于华夏文明,但文化积淀同样异常深厚的某一文明的遗存。鉴于物证目前仅此一例,更合理的解释是,该文明如同创造了楔形文字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与汉字完全不同的楔形文字,也同样遵循‘六书’造字规则。

  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早在像华夏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这样,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文明兴起之前,该文明已经消失。

  这个推论把老先生自己都吓了一大跳,但他还是很负责任地对我讲,即便给他几年的时间,他也没有把握翻译出这两行铭文的准确含义。就他所知,国内目前唯一比他水平更高的人,并不在学界,而是远在峨眉的空念大师。他认为,尽管空念大师能识别出这两行铭文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但如果我还不死心,大师将会是我最后的选择。

  于是我拿到毕业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包行囊,远赴峨嵋。谁知大师一见这支洞箫,便将两行铭文译了出来。并且从头到尾给我讲述了有关希壤宿梦的几段往事,告诉我这支洞箫很可能就是昆仑山中可以附梦希壤的那把关键钥匙。

  大师与我一拍即合,所以便马不停蹄地从峨眉赶到昆仑山来。大师来找那个能让人附梦的山谷;我来找那个有座孤坟的山谷。不过结果你也看见了,三年多啦,我们两个人唯一的结果,就是没结果。”

  顾寻的讲述到此结束,他这才转过头来,小心翼翼地看着陆曼曼,道:“我知道我讲的故事不够精彩,你可能不太满意。比如太爷爷顾江南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他和这支洞箫究竟有甚么渊源?为甚么他临死前一定要托人把这支洞箫带给太奶奶?其中会有甚么样的深意?甚至空念大师和我分析过,那个来给奶奶送箫的人都很可疑,他说的话未必就能够全信,其中太多巧合与遮掩。可惜这些疑点我都无从知晓,能讲给你听的只有这么一个没头没尾,我自己都感觉困惑的故事。”

  陆曼曼笑眯眯地盯着顾寻,漫声道:“大叔,这下子你可猜错了,我对你这个故事特别满意!”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顾寻意料之外,他甚至连再被叫做‘大叔’都没反应过来,顺口追问道:“为甚么?”

  陆曼曼给了个极其肯定的答案:“因为我喜欢你太奶奶。”

  这个答案显然大出顾寻的意料之外,他心里暗自纳闷,觉得女孩子真奇怪,嘴上却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陆曼曼自然不会主动跟他解释,为甚么喜欢他太奶奶之类的问题。貌似奸诈地嘿嘿乐了几声,低头整理故事记录去了。

  一时间谁都没开声,篝火旁的七个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这时,陆曼曼忽然抬起头来,对顾寻道:“整着记录才想起来,最关键的问题都没问。说了半天那两行铭文,到底翻译过来是甚么意思呀?”

  顾寻张口正要回答,陆曼曼急忙又道:“等等,等等,先别说正确答案。我能不能先看看谜面呀?引起这么多风波的关键,到底是支多特别的洞箫呀?”

  顾寻闻言一愣,转头向空念大师望去。空念老和尚淡淡一笑,道:“你自家的东西,当然由你自己做主。”

  顾寻低头想了想,抬头道:“行吧。”说罢起身向那顶陆曼曼心目中的‘杂蓝碎片帐篷’走去。不过片刻,他就双手提着个半人多高的大背囊回来,顺手往地上一放,‘咚’地一声闷响,显见份量极其沉重。

  顾寻打开背囊,双手吃力地提了一支洞箫出来。箫身纤细修长,通体牙黄色,在火光下看去,根本不像是件乐器,更像是用象牙雕刻出来的艺术品。

  陆曼曼瞧着顾寻吃力的样子,自然明白这支洞箫恐怕很重。但看看那纤巧的箫身,又不禁升起一股浓重的违和感。

  她伸出双手去接,顾寻摇摇头,意思是怕她接不住。陆曼曼道:“我要掂掂它到底有多重。”顾寻无奈,双手抓住洞箫的中部,把洞箫横过来,让陆曼曼的双手捧住箫的两端。等陆曼曼抓紧,他的双手向下一松。

  紧接着就听陆曼曼‘哎呦’一声,连人带箫冲他栽过来。幸好他早有预料,双手连忙一抬,重又抓住洞箫中部,这才止住陆曼曼的跌势。

  他抬眼间,却发现陆曼曼身后坐着的周远山、孙川等人毫无意外之色,似乎对这支洞箫异乎寻常的重量心知肚明。他见状不禁眉头微皱,心下暗自生疑。

  陆曼曼赶紧松手,双手交替揉捻着被拉伤的手腕,奇怪道:“怎么可能这么重?是用甚么材质做的?”

  顾寻摇头道:“不知道,开始我还以为是某种很重的金属,外表涂了象牙色的漆。但后来用刀刮了一下才知道不是,刀都刮卷刃了,它表皮上竟连一丝刻痕都没留下。”

  顾寻说着,将洞箫的一端紧紧抵在身旁的石头上,箫身竖起,用手扶住另一端,对陆曼曼道:“这就轻松多了。你慢慢研究,这家伙美得很,我反正是百看不厌。”

  陆曼曼依言仔细看去,发现这支洞箫除了特别沉重之外,形制也与寻常竹箫不同。首先就是没有竹节,八、九十厘米的长度,从上到下,通体笔直。箫身温润晶莹,似乎比爷爷那块传自宋朝,不知被多少代人摩挲把玩过的田黄石印章还要耐看。

  那温暖的牙黄色里,似乎浸满了岁月沧桑。让人忍不住就要去亲近、迷醉。不过想想也是理所应当,如果它就是屡次在空念大师故事里出现过的那支洞箫,那最少也有两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了。两千五百年是甚么概念?春秋战国时的一片瓦,留到现在都得是珍贵文物了,何况是这支洞箫。

  箫身的下部,指孔与底端中间的位置,阴刻着两行铭文。字体繁复,字形苍劲,四字一组,八字一行,两行总共是十六个文字。


  (https://www.tywx.com/ty130758/531403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