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希壤“鬼神” > 第四章:无声雷 下

第四章:无声雷 下


  

  另一头妖狼眼见同类惨死,再也顾不上猎物,悲嚎一声,转头便向空地外疾窜。牛眼巨汉朗声大笑,再次吼道:“左右漫射,右一稳住!”

  猎妖弩属于“炼气符具”,威力远超普通战具。寻常兵刃甚至都很难破开低阶妖兽的毛皮防御,而猎妖弩在第一境“引气境”炼气士的操纵下,射出的猎妖矢即可以轻松将低阶妖狼射穿。

  如此强大的炼气符具,且不说每次上弦需用专门的上弦器,慢慢盘上一盏茶的时间。就说对射手的要求也很过分,一境炼气士尽全力只能射出一矢;二境炼气士不过三矢;炼气到了第三境“凝气境”是个质的飞跃,但三境炼气士最多也只能射出十七八矢。所以刚刚发射过的猎妖弩,短时间内很难再次形成战斗力。

  黑方长墙上这个季节配有猎妖弩一百一十六架,加上北峰亭角的一架,总计一百一十七架。左中右各有三十九架,减去刚刚发射过的十五架,每个方向尚余三十四架。

  牛眼巨汉下令左右漫射,右一稳住。故而朝这头妖狼射去的猎妖矢,总共六十七矢。

  六十七矢听上去相当不少,但这头妖狼远比刚刚被射死的那头更为强大凶悍。不能预先封死方位的漫射,仅是迫得这头妖狼来回闪躲,没法马上逃离罢了。

  妖兽的强大与否,要靠皮毛上后天生成的啖魂纹来区分。比如刚被射死的那头妖狼,右臀部位青色的皮毛上,浮现出一张不甚完整的扭曲人脸图案。如果走得足够近、看得足够细,便能发现这张所谓的“人脸”,其实是由许多米粒般大小的月白色色块组成的。

  故老传说,妖兽每吃一个人,便有化不尽的灵魂残余留在体内。时间久了,这点灵魂残余慢慢外显,会在其皮毛上留下一小块月色瘢痕。吃的人多了,那些瘢痕就会自然靠近聚拢,大概两三百个,便可以形成近似一张完整人脸的月白色痕迹。

  所以身上只有一张不完整“人脸”的妖兽,说明吃的人还不算太多,只能叫作“啖魂妖兽”。比如刚被射死的那头妖狼,便是一头啖魂妖狼。

  而身躯上有一张完整“人脸”的,便被叫做“百魂妖兽”。通常“百魂妖兽”要比“啖魂妖兽”强大两三倍不止,哪怕这两只妖兽是同类。

  这头正在前冲后闪、左突右避的妖狼正是名副其实的百魂妖狼。它脊背左侧那张清晰完整的“人脸”,连离得老远的亭中众人都能看清。而在它脊背右侧对应的位置,另一张“人脸”的轮廓已虚虚成形。

  黑方长墙建成三十年,历经大小兽潮十余次,杀死过的最强大妖兽,是一只腹部有五张“人脸”的金风犼。那是名副其实的“千魂妖犼”,也是北地近三十年来,杀死的唯一一只“千魂妖兽”。莫老太爷当年为此,曾特地大宴了全镇三天。

  左右漫射自然先后不一,但全部六十七矢射完,不过是眨眼间的功夫。瞧着墙上大部分弩矢射空,竟没能伤及那头百魂妖狼分毫,墙上众人都感到极为失望。

  那头妖狼见再无弩矢射来,仰头一声长嚎,似是嘲笑墙上众人的无能,随即身如一缕青烟,向山坳方向疾驰而去。

  眼看着它就要窜出墙头猎妖弩的最远射程,亭中几位少爷不禁扼腕长叹。不远处的牛眼巨汉,抬手摩挲着颌下如同短钢刺般的新生胡茬,两只铜铃大眼死死盯住妖狼的背影,沉默不语。

  就在那头百魂妖狼两只前爪跨过半月形空地边缘的瞬间,它竟突然将身一扭,斜刺里急冲了回来。众人心中的失望刚刚翻成惊讶的瞬间,妖狼已冲至早先失血昏倒的那名断臂汉子身边,巨吻一张,向他尚且完好的右肩咬落。

  原来这头百魂妖狼智慧不浅,贪心更胜。既然试出墙上弩矢等闲奈何它不得,便起了类似于贼不走空的心思。想要虚晃一记,趁机将已然到了口边的猎物多少带一个走。

  它张口下咬时,还刻意很收了几分力,怕用力太过,一旦将猎物的独臂咬断,便不好拖动了。

  哪知就在此刻,那看似昏死已久的独臂汉子,独臂忽然扬起,在狼吻接近下巴的位置死命一推。这一推没对妖狼造成任何伤害,倒将他自己推得贴地向妖狼腹下滑去。

  腹部对大多数野兽来说,都是身上防御较弱之处,妖兽也不例外。那妖狼见状惊警,四爪用力想要后跃。

  独臂汉子臀、腰、背、颈连动,贴地打挺,双腿向上急盘,箍住妖狼腰腹,独臂上攀,伸手攥住妖狼体侧的一大把长毛。眼见妖狼发力纵跃,自己断了一臂,唯恐坠不住妖狼,便侧头张口死死咬住妖狼腹部稍软的一处。这一口下去效果立竿见影,疼得妖狼嘶声咆哮。想要就地翻滚将身下之人甩开,却恐怕墙上趁机发弩,只好强忍剧痛,带着腹下之人向山坳处多跑一步算一步。

  原来那断臂汉子急切间无暇分辨,只求能咬住便好,却是一口死死咬中了妖狼的左乳。

  墙头上牛眼巨汉猛地一拍大腿,高声笑骂道:“直娘贼,真沉得住气,这邪魔崽子硬是要得!中路给俺全力集射!”

  中路剩余的三十四支猎妖矢倾巢而出,朝向妖狼的方位攒射。

  那妖狼于危急之际,反而更加激发了野性。见墙上弩矢射出,竟然不再向外逃窜。忍着腹下剧痛,还挂着一个大活人,狂啸声声中转头迎着射来的弩矢疾冲。被它一冲、一扭、一闪,中路射出的三十四支猎妖矢,除了一支带走它的右耳、一支在它头上留了道血槽外,其余尽皆射空。

  牛眼巨汉见状,猛然扭头朝着北峰亭中狂吼道:“莫方!”

  与此同时,亭中弩弦之声嗡然大作,墙头最后一支猎妖矢化作残影一闪而出。

  亭中众人间,只有姜少爷身后的那名仆役分辨得清,莫方扣动机括的那一下,比牛眼巨汉的吼声,还略微快了那么一线。

  这一矢明显比方才诸多守卫所射都要快得多,似乎也更有冲击力。炼气符纹的功效便是用于容纳激发者灌注于符具上的内息,功力愈深,则威力加成愈强。可见适才原少爷的话没说错,这位莫管事的,手底下的功夫比起嘴上功夫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墙下那头百魂妖狼当真了得,刚刚它闯过三十四支弩矢的攒射,本已耗尽了最后的潜能。面对这一矢,理应避无可避,可它还不肯放弃,依然竭力死中求活。

  耳听得远处弩弦响声迥异,它竟然两只后爪用力撑地,前爪一扬,面向弩矢人立而起。使得腹下的断臂汉子脊背先迎向这一矢。

  墙上众人只听“噗”的一声轻响,这一矢已将一人一狼都射了个对穿。弩矢先射断了独臂汉子的腰椎,紧接着又射碎了妖狼的椎骨,其势不衰,将妖狼带得肚腹朝上,仰天而倒。人、狼两个被穿作一串,牢牢钉死在地上。

  那断臂汉子口中鲜血汩汩而出,想要回头望一眼弩矢射来的方向,却发觉自己的脖子已经转不动了。他只好勉力伸出仅剩的右臂,右手哆里哆嗦地,朝身后莫方所在的方向竖了下大指。随即手型一散,就此而逝。

  墙下这场猎杀,说起来话长,实则从最初听到妖狼之嚎,到最后三人二妖尽皆惨死,前后也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那三名邪魔从属本身功夫又实在低得可怜。但几许惨烈之感,还是悄然爬上了亭中众人的心头,众人不禁默默无语。

  片刻之后,原少爷才开口打破了亭中的沉默,笑道:“莫管事如此长才,想必定是莫老太爷心腹之人。让莫管事帮忙做那等小事,是我们兄弟几个不恭了。”

  莫方脸上的谄笑从始至终都没变过,闻言赶忙点头哈腰道:“哎哟,我的原大少,瞧您这话说的。莫方是有点儿小手段不假,可那点子小手段,在莫府还真算不上甚么。再者说了,就是当下人,也不能啥本事没有白吃饭呐!真想在人前有几分体面,说到底也还得靠着老太爷青眼和几位少爷赏脸不是?”

  原少爷点头道:“呵呵,总之是说不过你这张嘴啊。你先前说这等场面三天两头常见,那些邪魔之辈都是如今日所见这般悍不畏死麽?”

  莫方闻言一愣,拿不准原少爷问这话究竟是甚么意思。事涉邪魔,说深说浅了似乎都容易出毛病。偏偏这位原少爷看起来是个心里有数的,又不大好糊弄。

  好在莫方运道不错,为难之际有人解围。就在他这么一犹豫的功夫,旁边的姜少爷沉声喝道:“就是人人悍不畏死又怎样?邪魔之辈,自然是邪僻残忍,性情不类常人。可那又如何?还不是世世代代困守荒山苟延残喘!”

  “我神州天朝自黑帝颛顼大一统以来,垂三十万年。虽屡有改朝换代,但天家镇昆仑、仙家据灵山的仙道法统始终不辍。历朝历代,但凡有灵山所在之地,邪魔外道又何曾占据过哪怕一寸土?所以原老弟于适才所见,大可不必在意,我等安心饮酒高乐便好。”

  众人闻言皆点头附和,原少爷也笑眯眯地道:“姜兄此言乃是正理,小弟受教了。”

  而此时姜少爷的心底,却有一道旁人无法听闻的仙法传音响起:“你是真这么想啊,还是说的场面话?”

  姜少爷闻言,便知是身后那名仆役所问。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恭恭敬敬地默思道:“五叔,可是侄儿的话有甚么不当之处么?”

  他身后扮作仆役那人,便是姜氏上一辈中的翘楚,少年时即因逸才卓识被选入昆仑山天家禁卫的姜家老五姜知年。

  姜知年表字大年,名字取意于“小年不知大年”一句。姜氏族中近三十年来仙长频出,于空桑山的地位愈见稳固,与这位姜五姜知年在昆仑山上,被天家赏识密不可分。

  日前姜知年自昆仑匆匆赶回空桑。与姜氏族长,也就是他的祖父,被外人称为“极北仙尊”的空桑山大山长姜易知闭门密谈了许久。而后便传出五叔要在子侄辈中挑一人,陪他同往霜枫镇的话来。

  姜离草字白石,今年二十四岁。在大山长姜易知的重孙辈中排行十二。虽然尚未得赐仙缘服用“升仙丹”,可因平素行事沉稳有度,向来得太祖父喜爱。所以才选中了他陪同五叔姜知年前来,这里边多少有些栽培历练他的意思。

  在姜离心目中,五叔乃是家族大厦的几根顶梁柱之一,又是于昆仑山那等天下巅峰之地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俊才。

  故而此番随同五叔下山,他是时时处处小心在意,言谈举止无不三思而作,唯恐给五叔留下年轻幼稚不堪大用的印象。

  方才那几句话,虽说心里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若细究起来,多少也有些刻意。想来以五叔天家禁卫的身份,自然是听不得半点儿有利于邪魔之辈的言词,就算没直说出来,含着那个意思也不成。

  当然,谁也不会傻到公然为邪魔之辈说好话。姓原的小子多半只是好奇,随口一问。但若等他把后面的话说清楚了,自己这番义正词严不就没机会说了么?所以当然要见机而作,给自己在五叔心里的好印象添上那么一分。

  虽说这番话肯定搁在哪里都没问题,但既然长辈问了,那不管有没有问题。作为晚辈,首先都要做出一副诚惶诚恐怕出问题,请长辈不吝赐教的态度。

  所以尽管只是心中默思,举止动作不能让身边的外人有所察觉。姜离还是竭力让自己做到诚心正意,心怀恭谨之思。

  姜知年似乎是听到了侄子的心中默思,继续传音道:“话是没甚么不当之处,往后还得要这么说,搁到哪儿也得这么说。不过,五叔多年在外,于家中晚辈都不熟悉。爷爷既然选了你随我同行,想必在他老人家心里,小一辈中你是得用之人。那五叔就难免有些担心,担心你真是这么想的。”

  这话说得姜离有些糊涂,连忙默思道:“五叔,侄儿愚钝,确有不解之处。这么想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麽?不知让五叔您担心的是……?”

  姜知年传音略带笑意:“呵呵,还真是这么想的呀!敢情是个实诚孩子,啧啧,那五叔回头可得跟你爹好好聊聊!姜家甚么都嫌多,就是人才不嫌多。姓姜的孩子,教给好的、教给坏的都成,就是不能教迂腐了!”

  这几句弄得姜离更是一头雾水,心想我没说甚么犯傻的话呀,怎么好端端就给五叔留下个迂腐的印象呢?还怪到我爹头上去了?

  姜知年继续传音道:“甭瞎想啦,想你也想不明白。反正眼前这一时半会的没甚么正事儿,既然你能跟着五叔出来,那就算咱爷俩儿缘分不浅,五叔就顺便给你讲讲古。”

  “这话说起来是四十八年前了,那时候五叔跟你现在差不多大。刚刚蒙昆仑天子恩典,赐下了升仙丹。因为是我们这辈里头一个登上仙籍的,又正巧赶上天子有诏,显谟阁岑无欲仙君领命代天亲征,青水以北七十三山联合会剿大荒邪魔。爷爷当时有心栽培,便为我讨了个随军记室的名分。对了,那时候你太爷爷还不是空桑大山长,只是三位副山长之一。”

  “呵呵,青水以北七十三山联合会剿啊,那真是难得的大场面!仙长上万、仙师过千,仙宗近百,连仙尊都有二十几位,还有一位仙君。当年的仙家会剿大军,就是取道这鸦狼口杀入大荒群山的。自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甚么莫老太爷,更没有霜枫镇和这黑方长墙。”

  “半年以后,仙家大军得胜还朝。显谟阁岑无欲仙君战死,仙尊还剩下七位,近百位仙宗只剩下两位,仙师剩下一百多,上万仙长活着的不到三千。空桑山除了留守的那位副山长,同行的仙宗里只有你太爷爷挣了一条命回来。”

  “当然,他心邪魔死的更多,少说也有三万来的。邪魔中的修者甚么峰、行者甚么峰、隐者甚么峰的也死了好几个。总之就算是仙家大军惨胜吧!”

  “那半年里,一场接一场的仙魔大战,不管交战的双方人多人少,每一场的场面都跟今天你看到的相差无几。最终肯投降的邪魔,十根手指都数的过来。剩下的绝大多数,就像今天这三个邪魔崽子,一言不发、奋战至死!”

  “那时候你五叔我年轻气盛,虽说半年的尸山血海厮杀过来,也觉得心力交瘁,仿佛苍老了几十年,可毕竟没甚么大碍。倒是你太爷爷,一回到空桑山便接任了大山长。在接任大山长的转天,就犯了心病。外人看不出来,可自家人都知道。爷爷他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白天周围没人的时候,还老是嘴里翻来覆去地低声嘟囔。”

  “我发现之后,总想着听清楚他说的是甚么。大半年以后,终于有一回叫我听出来了。他翻来覆去念叨的,是前人的一句古诗:‘于无声处听惊雷!’”

  “我问他为甚么老是念叨这一句。你太爷爷盯着我看了很久,说:‘天下间的凡人都是沉默着死去,而邪魔之辈则是沉默着去死!他接任了空桑大山长,空桑山是极北第一灵山,直面大荒群山的北地第一关。作为空桑大山长,他怎么能睡得着觉,又怎么敢睡得着呢?’”

  “你五叔我那时候虽然能明白他老人家的心思,却体会不深。只是觉着爷爷倒底是上了年纪,心里搁不住事儿了。也该是做小辈的替家里多担些担子的时候了。从此以后修炼愈加刻苦自励,倒是得了许多不明真相之人的赞许。”

  “直到十多年后,你太爷爷这心病才慢慢淡去,想来是因为那十多年的辛勤布置,让他老人家觉得,他对空桑山周边的防御体系,更加有把握了的缘故。”

  “你五叔我也是差不多到那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他老人家当年的话。‘沉默着死去’和‘沉默着去死’虽然只是两个字的顺序稍有变化,却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选择。自从真正想明白了那句话之后,再梦见当年的那些杀伐,我也开始睡不着喽。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五叔也开始老了?”

  “现在可以告诉你,你先前那番话错在何处了。你说‘历朝历代,但凡有灵山所在之地,邪魔外道又何曾占据过哪怕一寸土?’整天读正史,当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一点都不稀奇。所以往后还是有空多看点儿杂书吧!”

  “今儿五叔先顺便告诉你几条正史上不写的真相。就说近三万年吧,本朝太祖,早年出身邪魔!前朝太祖,早年出身邪魔!”

  “遍数自黑帝颛顼以来的三十万年,前后五十六朝,开国之君本人是邪魔出身的,占了一小半;开国之君并非邪魔出身,但在开国之际得了邪魔之助的,又占了一小半;真正在改朝换代时与邪魔关系不大的朝代,总共只有三个。”

  “五叔之所以大费口舌跟你说这些,是要告诉你,话无论搁到哪儿,还要那样说。但心里必须有数。姓姜的能不能出仙师,那要看昆仑山上天家的恩典;能不能出仙长,那要看咱们自家的运作;可无论如何,就是不能出心里头没数的蠢货!”

  姜知年这番传音直把姜离震得脸色煞白、汗透重衣。先前长墙下的猎杀虽然惨烈,但并未真正触动姜离。五叔转述的太爷爷那几句话,也没能让他感同身受。

  倒是五叔最后说的,那几条正史所不载的真相,如同连串惊雷,把姜离从小到大好不容易才形成的许多观念,炸了个片片粉碎。一时间脑海中全是毫无意义的各种残念,似乎是更明白了,又似乎更糊涂了,一会儿一变,无论如何都缓不过神儿来。


  (https://www.tywx.com/ty130758/5314028.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