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文学网 > 青丘人生 > 第六十二章:接济

第六十二章:接济


  青三笑问那邻家媳妇道:我说嫂子,你说这收入翻倍了,是你的纺纱技术高了呢,还是纺纱的速度提高了啊?

  邻家媳妇想也不想,脱口就说:自然是速度提高了啊。我那纺纱技术,可没有你青三好。

  青三笑了:嫂子,现在你这样是速度提高了吗?

  这下那邻家媳妇醒悟了一些,但仍旧有些不解,问那多出来算谁的?

  青三也不回答,只说让她自己想。丢下装小麦的袋子,让邻家媳妇告知张兴娘一声,就告辞出了门。

  有时候很简单的答案,由别人嘴里说出来,就会让人不喜。只有自己想通了,确认了,过了那自欺欺人的侥幸阶段,才会坦然接受这个事实。

  由此,青三也不由想起这几个月村子里巨大的变化,获利最大的,不是他和张兴娘,而是伯娘。伯娘家最早拥有改装成功后的织布机,又获得从晒坪镇的黄世人那里收集来的精细棉纱,已经成功的织出三匹布来,出售了二匹,换去一匹。而柳叶镇的买卖人,拿来换的麻线和少量棉线,简直是杯水车薪。现在唯一棉纱充足的,仍旧是伯娘,张兴家和树根叔家的棉纱,需要等几天,才能有棉纱可以织布。最大的瓶颈,依然是纺纱。

  可以这么说,谁家拥有源源不断的棉纱,谁就可以收获最大利润。张兴娘和青三,反而没什么事。当然,青三拥有的棉花,还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只是需要时间才能兑现。

  还好,自己提出了每匹布的收益,让张兴娘和族长们提取半成作为报酬,多少补偿了张兴娘一些,这让青三有了些安慰。

  而族长的意思,就是不要再发展了。再发展下去,弄不好落籍为商户,那就打落牙齿,只有往自个肚子里吞了。

  青三对于官府的这种做法十分的反感,但也没有办法。

  青三挂记那些棉花,那可是他赖以求学,考取秀才的希望。匆匆向向阳坡的棚屋走去,可路过村公所时,被族长叫了进去。原来,二次卖出的布匹,共计有一百五十三两银子,半成的银钱也是有七两多银钱,族长说得亏了张兴娘和青三,才有村子的今天,所以分了张兴娘二两五百文银钱。青三也是应得二两五。

  青三想不到自己也会有一份,但他现在继续银钱,也没有推辞,坦然接受了。谢过族长,青三告辞出来,进了棚屋。

  说是棚屋,仅仅是因为那墙壁不是用土砖砌成,而是把竹子破开,做了围挡,中间再灌进泥土,用水浇实做的墙,其它和房子没有什么区别。

  就着山坡,一共修了四个大房子,给围成一个四合院。只是这四合院每个房子之间都高低不同,是随山势而建的。后面三间,用来住人。前面一间,做成了厨房和公共堂屋。青三他们这次摘回的棉花,就全部给堆在了这堂屋里了。

  青三进去的时候,几十号人,正围在那棉堆边除棉籽。那龅牙菜,也赫然的坐在一把椅子上除棉籽呢。而陈生等男劳力并没有在其中,青三好奇的问旁人,这些男人去了哪里。她们老实的回答,说是有的进山捡板栗去了,还有几人去了镇子上,买粮食去了。

  那些板栗能捡回来确实是好事,起码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只是青三有些担心他们的安全。山里面不带猎狗,还是很危险的。

  这几十号人除棉籽,每人一天下来,只能加工二三斤棉花。青三看着那堆棉花,大概一算,居然要差不多二个月,才能加工完。

  等这些棉花变成布,怎么也得等到开春了。青三虽然有些急,但一时也没有办法。

  等开春布出来有了银子,青三决定离开村子,也去书院上学。那样的话,明年的秋试,把握应该大些吧。青三心里开始盘算起未来的奋斗目标了。

  考上进士,谋个一官半职,再娶到兰馨姑娘,这就是青山的人生梦想。尽管这梦想还很遥远,但青山心里充满了希望。

  青三看棉籽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去除的,自己一时也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就转身出了棚屋。

  回到老伯家,常虎也进山砍柴去没有回来,青三挑起水桶,浇园子去了。这天一直没有下雨,菜园子可是好些天没有浇水了。

  浇园子要去河里挑水,井水是不能浇园子的。而村子并没有建在河边,离那河有数十丈距离呢。但仍旧比山里的道观取水方便了很多。

  庄户人家吃的菜,全部靠自己的园子种。需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栽培不同的菜种。这样才能连续不断的每日有菜可吃。

  现在圆子里就种了菜苔子,卷心菜,韭菜还有红萝卜。收获过的耕地,也种了萝卜菜。这个季节能种的菜,几乎是都有栽种。可见老伯打理这个家,还是非常尽心的。

  等浇完园子,已是午时。

  下午,青三见没自己什么事了,就去了张兴家。难得有多余的时间,青三自然是想要多读一些书的。

  自从改造织布机一来,先是麻,然后是秋获,再就是找木棉花,接着是难民事件。整个村子,都是动了起来。直到现在,似乎有序了。而族长为了农籍不会被变更为商籍,也是有意减缓了织布的节奏,不再让人们二十四时辰的轮换织造了。村子里的人,又开始慢慢的回归到了写意的慢节奏生活当中去了。

  一大早,青三挑着一担米,一罐子油,要回道观了。伯娘坚持要常虎送青三一起去,但青山拒绝了。现在豹子虽然称根棍子,可以走二步了,但仍是干了不活,这常虎一走,谁来干重活啊?所以,青三怎么也不让常虎哥同去。再三保证不会进那受了灾的青庄后,伯娘和老伯,送了青三好远,才千叮万嘱的停住了要继续前行的脚步。

  青三这次还是决定走官道,到达青庄后,再登山回道观。这样比自己来时的山路,还是要安全很多,尽管有遇到灾民抢劫的风险。青三决定不进青庄,绕着青庄进山,问题应该不会太大的。

  现在的青三,身穿细麻袍,腰系葫芦,脚穿草鞋,头扎文士发髻,二根发带在头颈间飘洒。人又壮实,长高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有了一丝俊逸的风采。只是可惜,那相貌仍旧是非常的普通,让人看几眼,也不会记住的那种。

  整个官道,只有青三一人在行走,显得非常冷清,萧条。

  等青三赶到青山镇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从青山镇再经过青庄,进山后,就是道观,还有半日路程。而青庄也是受灾严重,据说大部分人都是逃荒外出了。

  青三找了个客栈,又仔细的向店家打听了去道观的路途后,要了个大通铺,随意选了个靠墙的铺位,就歇息了下来。说是大通铺,但一整晚也就青三一人而已,客栈生意很是萧条。

  一大早,青三就上路了。接着微微的亮光,青三发现镇子街道上,时不时的就蜷缩着一堆人影,那是逃难出来的难民。这天寒地冻的,又缺少食物,这个冬天这些难民可要怎么熬?青三有些叹息的,挑着担子,匆匆从这些人落脚的身边走过。

  路端远远的看见了一些房屋,青三估计是青庄到了。他没敢穿过青庄,而是向左一拐,走上了进山的野地。并没有路可走,青山只是看准了方向,就这么在野地里直直的闯过去。这些原是耕地,因为逃荒,现在是荒废在那里,长满了杂草。

  走了一阵,终于是走上了一条进山的小路上了,青三知道,自己没有迷路,这才放心下来。

  可青三刚放下的心,就被狠狠的吓了一跳:小路的不远处,站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小孩呢。

  起先是有一丛灌木,把那小孩给挡住了。青三这一拐上小路,才猛然的发现野地里站着一个人。这天寒地冻的,又是大清早,谁家的小孩会赤身裸体的跑到野地里站着发呆?青三这一下被吓得不轻。

  青三放下担子,走了过去。远远的发现是个小女孩,木有小鸡鸡呢。青三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小女孩几眼:瘦骨嶙峋的小身子,还是比较白皙,在野地里格外显眼。那一头像鸟窝的乱发下,是一张有些精致而显得有些呆滞的脸,已经冻的有些发乌。

  那女孩也发现了青三,没有任何表示的,仍旧站在那草丛里没有动弹。

  青三走近了,才发现,草地上还倒卧着一个妇人呢。一只筐子里,还有一些兴许是刚挖的野菜。

  青三估计,有可能是饿的,就从包袱里拿出干粮,扯了一小块,先递给了小女孩。小女孩从青山拿出饼的那一刻,眼睛瞬间就发出了绿光,让青三知道,这小女孩也是饿得不行。

  青三又扯下一小块饼,塞到那妇人嘴里,但那妇人却不知道吞咽,牙关还紧紧的闭着呢。

  青三也不避嫌了,蹲下身子,扶了妇人坐起来,把那饼硬塞进妇人嘴里,又拿出葫芦灌了一小口水下去,妇人才把小块饼给咽了下去。也许是咽了东西有了反应,青三再喂的时候,那妇人居然知道开口吞咽了。喂了十几小块,青三放下妇人,没有敢多喂。饥饿过度的人,只能慢慢的进食。

  那小女孩把那饼,早就几口咽了下去,此时,正眼巴巴的看着青三手里的饼和葫芦。青三给小女孩喝了些水,又扯了一些饼递给小女孩。小女孩接过饼就咬,青三忙让小女孩慢慢吃,不要咽着了。

  这时,那躺着的妇人动了动,是悠悠的醒了过来。

  青三见妇人醒了,就有些责怪的问,为什么让一个孩子,在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里,衣服也不让她穿就带到野地里来了?

  妇人叹息一声,在谢过了青三的救命之恩后,说出了一番话来。

  原来,自从遭了蝗灾,她公公,丈夫,就带着她十二岁的儿子,外出逃荒去了。她婆婆因为体弱多病,走动不便,留了下来。她不放心婆婆一人在家挨饿,就留了下来照顾婆婆。小女孩不肯跟她不亲的父亲,只愿意要娘陪,也是留了下来。

  遭蝗灾不光是粮食没了,连园子里的菜,也被啃了个精光,家里存粮很快就吃光了,能值点钱的,都拿去典当了,现在家里就剩下她身上穿的一件麻袍。

  因为缺少吃的,她的婆婆这几天病情更加严重,眼看是熬不过这个冬天。小女孩一个人陪她婆婆有些害怕,就不顾天寒地冻的,也要跟着出来,所以冻成这样。而她自己,因为要顾着婆婆和孩子,也是饿得晕倒了。

  青三听后默然无语,把剩下的半块饼塞给妇人,转身在麻袋里捧了一些米,放到地上的筐子里。他能做的,就只能这样了。然后默然而去。那小女孩赤裸的身子,久久的在青三脑海里呈现:那鸟窝般的头发,那精致而乌青的脸庞......

  ;


  (https://www.tywx.com/ty124172/3907331.html)


1秒记住天意文学网:www.tywx.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tywx.com